本书集结了傅佩荣教授精彩的一系列庄子思想演讲,抛开了以往人们对于古代哲学思想只能从硬梆梆又古板的理解方式,傅教授转而以生动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读者了解到庄子的哲学不只是玄而难懂的道家思想,相反的,它不仅解释了二千多年前的社会与人们的思维方式,在二十一世纪的今日,仍然对照出人类共通的迷惘执着。
庄子的智慧扣紧了时间的命题,他从宏观的角度俯视人世间的种种,对比了时间的无垠涯以及人生命的短暂,这是一种近乎宗教的超脱,也是庄子哲学里最重要的主题。经过了傅教授巧妙的牵引,庄子宏深的哲理穿过时空,飞到现代与当代思潮结合,我们发现,一代圣哲的伟大不只存于当下,它通过了时间的考验,也能让现代人从中反思出一些启示,而这就是哲学能带给人的最重要价值,让庸碌生活的我们能偶尔停下脚步,不再盲目追求稍纵即逝的物慾,而能放宽眼界深唿吸,重新检视在广大宇宙中身为一个渺小生命的新意义。
傅佩荣教授在深厚的中西哲学基础下,不断精研儒、道二家的哲学,获得许多读者深刻热烈的共鸣。而现在这本书,对读者而言更是一本最佳理解庄子思想的书籍,以傅教授自己的话说:「我捧读庄子最深的领悟一篇篇形诸笔墨,希望读友们也能透过我的心得随着年龄与阅历而一再深化及昇华,直到我们能如庄子一般,终于领悟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作者简介
傅佩荣
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曾任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长,现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所教授。着有《儒家哲学新论》、《中西十大哲学家》、《西方心灵的品味》、《不同季节的读书方法》、《为自己解惑》、《人生问卷》、《四书小品》、《文化的视野》(立绪文化)等数十部,并重新解读中国经典《论语》、《庄子》、《老子》、《易经》、《孟子》(立绪文化)。
导论
辑一:人生的真实与无奈
•1. 算命不如修养
•2. 福与祸之间
•3. 别相信算命
•4. 人心的奇妙
•5. 从困境中觉悟
•6. 利益与危险
•7. 辩论不必要
•8. 权力的倾斜
•9. 蜗角之争的序曲
•10. 蜗角之争的寓言
•11. 纷乱的世间
•12. 修练入门
•13. 何去何从
•14. 再谈何去何从
•15. 虚幻人生
•16. 沉思死亡
•17. 面对死亡
辑二:在乱世中寻找方向
•1. 双面儒者
•2. 食古不化
•3. 逆耳忠言
•4. 松柏之姿
•5. 君子固穷
•6. 穷困之至
•7. 浑沌的寓言
•8. 书本只是糟粕
•9. 孝顺的阶段
•10. 避免双重伤害
•11. 不受拖累
•12. 养护生命
•13. 保存真我
•14. 真实与真诚
•15. 层次的差距
•16. 无用之用
•17. 朝三暮四
辑三:悟道的智慧与境界
•1. 从容的风度
•2. 大鹏的寓言
•3. 梦中的蝴蝶
•4. 鱼的快乐
•5. 承蜩与捶钩
•6. 游刃有余
•7. 放下的妙用
•8. 龙的传说
•9. 外化而内不化
•10. 精神最可贵
•11. 天人合一
•12. 无所不在的道
•13. 最高的智慧
•14. 天地之大美
•15. 超凡的意境
•16. 无限的向往
序
向庄子请益
念书是一件好事,奈何人生苦短,念什么书就须谨慎选择了。我曾在〈四季读书法〉一文中,推荐大家:春天读《论语》、夏天读《庄子》、秋天读《老子》、冬天读《孟子》。现在我要针对《庄子》,说明我们在炎炎夏日,推而至于在人生的劳苦困顿阶段,可别忘了一品智慧的清泉,享受旷古以来极为难得的心灵之旅。
首先,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与老子合称「老庄」。谈起道家,最难懂的当然是这个「道」字。道并不是我们可以客观加以界定的对象,而是包含一切客观与主观之物的「整体」。整体是唯一的,我们身在其中,又怎能看清它的庐山真面目呢?我们面对任何事物,只要走出自我中心的狭隘范围,那么随着观点的提升与扩大,眼界与心胸也将不同凡响。如果抵达「道」的境界,亦即可以从道的角度来观察万物,则将觉悟「一切都很好」。
人生的种种切切,无论悲喜顺逆,最后难免都是「船过水无痕」。这时是只能低叹三声无奈呢,还是可以放旷慧眼、穿透表象,直观道之本体,见出一切变化都是道的姿态,若有苦乐,则纯属人为造作呢?庄子由此入手,以令人惊羡的「达观」心态,把人生的烦恼与痛苦一一点化,成为连绵无尽的美好风光。
在庄子笔下,我们看到他如何梦见蝴蝶、欣赏鱼乐、曳尾于涂、笑傲江湖。他口中的比喻,有如连环之珠,晶莹剔透而闪耀慑人,能使听者驻足沉思、若有所悟,甚至自觉惭愧、若负平生。他擅长描写平凡人的不凡,如庖丁解牛、痀偻丈人承蜩、大马捶钩之绝技、梓庆鬼斧神工、轮扁得心应手等等。任何一样小技艺,只要长期专注去做,心无旁骛而乐此不疲,最后皆可登至化境,如有神助,甚至形同通灵一般奇妙,可以自娱娱人。
庄子对于人间的竞争、斗争与战争,总是以批评嘲讽的语气,指出其中的执着、盲点与愚昧。世人所向往的富贵功名以及浮华享乐,无不让人付出自我遗忘或自我遗弃的惨重代价,实在得不偿失。相对于此,庄子认为人的生命除了身与心之外,还有灵性的层次。问题是:灵性的呈现需要修行的功夫。在老子看来,功夫在于「虚」与「静」;庄子接受此一观点,再以「心斋」一词画龙点睛,亦即以心之斋戒为阶梯,以求向上悟道。「精神生于道」一语,显示人在悟道之时,才能展现灵性的光辉。这样的精神一旦出现,则「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就不再是梦呓之语了。
我学习庄子,尚离此一美境甚远,但是至少已经明白「不得已」三字的奥妙了。所谓不得已,并无勉强、委屈、无奈、被迫之意,而是在判断各种条件成熟的时候,我就顺势而行,亦即「行其所当行,止于其所不得不止」。于是,重点转而成为:如何判断各种条件是否成熟?能够做到这一步,则是「转识成智」的开始。
《庄子》一书,被金圣叹推崇为「六大才子书」之首,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古老,更是因为其中蕴涵的才华。我说「夏天读《庄子》」,只是为了在四季分配四本书的考量,而事实上呢?无论任何季节,年过三十的人捧读庄子必有收获,并且这种收获会随着年龄与阅历而一再深化及昇华,直到我们能如庄子一般,终于领悟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阅读《庄子》,不是一件易事。许多怪字难念也难懂,必须翻查各家注解;即使字词都明白了,还是不知道他究竟为何这么说。他的中心思想体系,才是我们真正要学的目标所在。为了完整呈现庄子的思想体系,我特地于二○○七年开春,写了五十篇文章加以介绍。这些文章分为三辑,依序题为:一、人生的真实与无奈;二、在乱世中寻找方向;三、悟道的智慧与境界。书名定为《向庄子请益》(二○一三年再版更改书名为《傅佩荣庄子经典50讲》),是因为本书充分引述庄子原文的精华部分,再以浅显方式阐述之。引述部分以不同字体附在文后,便于读者品读及查阅。至于白话译文,则以立绪版的《庄子解读》(已于二○一¬二年修订新版)为准。我曾在这本《庄子解读》的自序中说:「今日得以解读《庄子》,实为人生一大乐事。」现在我可以补充说一句:「请大家借由本书,分享我的快乐,并且一起向庄子请益吧!」
这本书我真是等了很久,终于到手了!傅佩荣老师讲解《庄子》的内容,一直是我非常期待的。我之前就看过他其他的作品,对于他那种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的讲解方式非常欣赏。庄子哲学虽然深邃,但很多人望而却步,总觉得晦涩难懂。但傅老师的书,总能把那些看似遥远的智慧,用贴近生活的语言和丰富的例子解释清楚。这本书的标题“在生命的转弯处”,就充满了哲学意味,让人不禁去思考人生的起伏和转折。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更深入地理解庄子关于逍遥、齐物、应帝王等核心思想,并且学到如何在面对人生困境和迷茫时,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我尤其期待的是,傅老师会如何结合现代人的生活体验来阐释这些古代的智慧,让它们不仅仅停留在书本上,而是真正能够指导我们的实践。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给我带来新的启发和力量,帮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转弯”,都能从容应对,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天空。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代哲学充满兴趣,尤其对《庄子》这部著作心生向往。然而,由于其内容的独特和语言的古奥,往往难以深入理解。傅佩荣老师的这本《傅佩荣庄子经典50讲:在生命的转弯处》便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我与庄子智慧的距离。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独特,它并非生硬地罗列概念,而是将庄子的思想融入到对人生境遇的细腻观察之中。每一讲都像是在探讨一个具体的生活场景,然后从庄子的视角去分析如何应对。例如,书中对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理解,让我明白了在不确定性面前,坚持和努力的意义;而对“物化”的阐释,则让我看到了人生中无数种可能性,以及如何保持内心的稳定。傅老师的文字语言流畅,逻辑清晰,即使是对哲学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跟随他的思路,领略庄子思想的精髓。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庄子并非仅仅是古代的哲人,他的思想在当下依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首先被它的装帧设计所吸引,简洁而富有艺术感。翻开书页,傅佩荣老师的文字扑面而来,依旧是那么的亲切和充满智慧。我一直认为,庄子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但它的光芒常常被一些刻板的解读所掩盖。傅老师的书,则如同拨开迷雾的阳光,让我们看到了庄子思想的真正魅力。书中对“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等观念的阐释,让我对生命有了更宏大的视角。我开始反思自己与自然、与他人的关系,不再局限于个人的得失,而是尝试用一种更广阔、更包容的心态去感受世界。书中对于“得意忘形”、“鼓盆而歌”等故事的解读,更是让我体会到一种超脱生死、笑看人生的豁达。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精神的滋养,它帮助我修剪掉生命中不必要的枝蔓,让心灵得以更加自由地生长。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一次心灵的漫游。傅佩荣老师用他一贯的温和而富有洞察力的笔触,带领我们穿越了庄子那充满想象力和哲思的奇妙世界。这本书不仅仅是对《庄子》经典篇章的解读,更是一次关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探讨。我尤其被书中关于“顺应自然”和“无为而治”的观点所吸引。在当今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我们常常被各种欲望和目标所驱使,忘记了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傅老师通过解读庄子,提醒我们放慢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学会接受生命中的不确定性,并且在看似无为的状态下,发现一种更深层次的自由和力量。书中的很多段落,都让我反复咀嚼,每一次阅读都有新的感悟。它不像一本纯粹的学术著作,更像是一位智者与你促膝长谈,用最朴素却最深刻的道理,为你点亮前行的道路。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恰好解决了我在人生的某个“转弯处”所产生的困惑。我一直觉得,生活就像是一条河流,时而平静,时而湍急,而我们常常会在不经意间被卷入那些意想不到的漩涡。傅佩荣老师通过对庄子思想的解读,为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和应对生活挑战的视角。书中关于“达生”的论述,让我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认识生命,接纳生命中的无常,并且在顺境和逆境中都保持一份内心的安宁。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道”的阐释,它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流淌在万物中的生命力量。傅老师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道”的玄妙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阅读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不再是孤立无援的个体,而是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获得了更加强大的精神支持。它教会我如何看待得失,如何与自己和解,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