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虚」与「无」的大智慧,
圣经之外,全球译着销售量最大的书。
老子的着作、思想早已成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宝贵财富。欧洲早从十九世纪初就开始了对老子《道德经》的研究,包括着名哲学家黑格尔、尼采与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等世界着名学者,都对《道德经》有深入的研究,并有专着或专论问世,直至今日,老子热也仍未退烧,可见老子思想之深刻、实用,古今中西皆同。
道德经》虽是一部涵盖人生大智慧的经典着作,但其思想属于对整体、对「道」的概括,而非人们现实生活的指导规条。本书试图对《道德经》中的文化精华加以解读,来帮助读者面对具体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人际、社会问题,以从生活与情感的困惑中得到解脱。
作者简介
老子
姓李名耳(约西元前571~前471年),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为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人尊称其为老子。其着作存有《道德经》,其内涵充满对立辩证的思想,主张无为而治。
编者简介
司马志
喜好钻研中国「古典文学」,一位娴熟的中国历史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性喜比较与综合中西文化的异同,并从其中归结出宜于当今所用的「现代精神」,常于报章杂志发文立论,是一位热爱中西文学、历史和科学,并不忘关怀、回馈社会的优质作家,编有《鬼谷子全书》、《庄子全书》。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原文】
道(1)可道(2),非常(3)道。名(4)可名(5),非常名。无(6),名天地之始。有(7),名万物之母。故常(8)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9)。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10)。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注释】
(1)道: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2)道:道白。
(3)常:常规的,一般的。
(4)名:事物的变现形式。
(5)名:说明。
(6)无:没有形的。
(7)有:有形的。
(8)常:经常、常常。
(9)徼:边际,轨迹。
(10)玄:幽深,奥妙,高深莫测。
【名家点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纯阳子评:道,由也。道,言也。道本人所共由。然非常说所能尽也。名,称也。道以名显。故可指名。然非常称所可泥也。
黄元吉评:朱子云:「道犹路也,人之所共同也」。其实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理,故谓之道。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悬于太空;天地既辟以后,此道寄诸天壤。是道也,何道也?先天地而长存,后天地而不敝。生于天地之先,混于虚无之内,无可见亦无可闻。
李函虚评:道也者,内以治身,外以治世,日用常行之道也。道之费隐不可道,道之发见则可道。统发见于费隐之中,至广至微,故道为非常之道也。名在无极不可名,名在太极则可名。生太极于无极之内,能静能动,故名为非常之名也。人所共由则曰道。可道者,可述也。非常之道,斯为大道也。欲着其状则曰名。可名者,可拟也。非常之名,斯无定名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