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书是道家代表性鉅着之一,而庄周梦蝴蝶亦是家喻户晓的故事。有人以为庄周是消极遁世的,其实不然,《庄子》卓越地表现了中国文化精萃的中道思想。
在西学以强功压势吞灭中学的今日,天道道场为硕果仅存的中流砥柱,数十年来阐扬中道思想不遗余力。而《庄子》正是道场中所极重视的课题之一,也盼望有文化觉醒的知识份子,共同来探索庄子的世界。
〈再版序〉 1
〈序〉逍遥自在的修道人生 3
〈第一篇〉逍遥游 1
逍遥游略 2
展翅高飞的大鹏鸟 5
彭祖八百岁 15
列子乘风遨游 23
尧将天下让给许由 32
遥远的姑射山 35
越人断发纹身 42
有用的大葫芦 45
〈第二篇〉齐物论 54
齐物论略 55
形如藁木心如死灰 57
地籁人籁与天籁 60
梦时同交欢醒后互争斗 67
苦短人生何处觅源 74
真宰何处寻 77
心能生万法 83
返观自照 92
马非马指非指 98
朝三暮四 108
道的成与亏 112
宇宙于无始 119
天地与我为一 123
道不在辩 126
止于无所知境地 131
以大德照于四方 138
怀抱宇宙的圣人 149
浮生是梦 156
忘失生死寄于无尽 162
庄周梦蝴蝶 170
〈第三篇〉养生主 173
养生主略 174
生命有穷知识无穷 176
养生之道 181
人人共有独一灵性 199
宁为野鸡不为帝王 202
老子之死 205
传不尽的薪火 213
再版序
「庄子的秘密」是民国七十年出版的,出版以后有两极化的反应,有人觉很有价值,有人不喜欢这种一问一答的形式。初版以后经过十年没有再版。
这几年一直有道亲在找这本书,因此将它重新整理出版,在校对过程中,重读了两三次,发现这本书和郭明义其他的书籍非常的不一样,这本书他所出版的道书中唯一一本不是演讲整理,完全用写的一本着作,这本书出版以后,郭明义先生也因四处讲课而没有时间再写作,所以这本书也是目前他唯一亲笔写的书。
刚开始看这本书,觉得每个一问一答之中,都没有很完整的架构,似乎答得不够具有说服力,但继续看下去,却发现他用整本书在破除一般人通常有的许多我执。
如果大多数的人,人生像一座盖得歪歪斜斜的危楼,这本书的一问一答就像在一砖一瓦的拆除这个危楼,而当看完时,整栋危楼也都夷为平地,心中的一切我执在不知不觉中都放下了,而这正是「庄子」这本书对人类最大意义所在。
不禁联想到希腊的古哲苏格拉底曾留下一部「对话录」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将之整理成书,里面的内容也是一问一答。如果你只抽出其中几个问答来看,会觉毫无价值,但若看完整部「对话录」就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传达真理的旷世鉅着,当然「庄子的秘密」并没有对话录这么伟大的思想,而只是一本论修行的书,但读这本书却有和「对话录」异曲同工的感觉。
所以这本书如果你只是随便翻一翻,你可能会觉得它不是一本好书,但若有耐性看完整本书,你会对它有不同的评价,它确实是本值得细细品赏的书。我想这可能是这本书当初出版时两极化反应的原因。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有一种古朴而又神秘的感觉,深邃的蓝色背景,几笔写意的云纹,中央是一个抽象的山形图案,仿佛蕴藏着无尽的哲思。还没翻开,就好像已经进入了一个超然脱俗的世界。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引导人思考人生意义、探寻内心平静的读物情有独钟,而《庄子的秘密》恰恰满足了我这样的期待。它不是那种需要你绞尽脑汁去理解的艰涩文本,反而像一股清泉,缓缓流淌进你的心灵,带来一种洗涤和启迪。我常常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捧着它,让那些看似简单的故事和譬喻,在脑海中慢慢发酵,带来意想不到的感悟。它教会我用一种更辽阔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中的得失,去理解那些看似荒谬的现象背后,或许隐藏着更深层的智慧。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物化”的论述,它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被太多的外在事物所束缚,而忽略了内心最真实的呼唤?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遇到了一位智者,他并不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用一种温和而又深刻的方式,引领你去发现属于自己的答案。
评分初读这本书,我被它独特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它不像传统的说教类书籍,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将深刻的道理巧妙地融入其中。那些动物的寓言,那些奇幻的场景,都充满了想象力,让人不禁拍案叫绝。读到“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的时候,我仿佛也感受到了那种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磅礴力量。这本书也让我认识到,很多时候,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是受到自身局限的,所谓的“对”与“错”,“有用”与“无用”,或许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而已。它鼓励我去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去拥抱变化,去适应环境。其中关于“齐物论”的阐述,更是让我受益匪浅。它让我明白,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必过于执着于自身的标准去评判他人。这种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在当今社会尤为可贵。每当我感到迷茫或者焦虑的时候,翻开这本书,总能从中找到一丝慰藉和力量,重新找回内心的平静。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是那种让你读完立刻就能改变什么的书,而更像是一颗种子,埋藏在心底,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生根发芽。我发现,我开始更加关注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表面的现象。我学会了在面对困境时,不再一味地抱怨,而是去思考,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式。书中关于“梦蝶”的篇章,更是让我开始质疑现实的真实性,从而更加珍惜当下的每一刻。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往往是有限的,与其执着于眼前的得失,不如放宽心怀,拥抱未知。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在于,真正的智慧,并非来源于知识的堆积,而是来源于对生命本源的深刻理解。它让我看到,很多时候,我们所追求的幸福,其实就蕴藏在我们自身之中,只是我们常常被外界的纷扰所蒙蔽。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惊喜,在于它所传递的一种“无为而无不为”的生活哲学。起初,我对“无为”二字有些误解,认为它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态度。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领悟到,真正的“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一种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妄为的智慧。它告诉我,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感到疲惫和挣扎,正是因为我们过于执着于改变那些不符合我们期望的事物。这本书就像一剂良药,帮助我卸下内心的包袱,学会以一种更加轻松自在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我开始尝试在工作中更加注重过程而非结果,在人际关系中更加注重理解而非评判。这种转变,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喜悦。书中的许多比喻都极具启发性,例如“庖丁解牛”,让我看到精湛技艺的背后,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娴熟运用。这本书并非提供一套具体的行动指南,而是提供一种思考方式,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特别,它不像现代文学那样华丽辞藻,也没有古文的晦涩难懂,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带着一种悠远而又亲切的韵味。读起来,仿佛能听到一位智者在耳边低语,将那些深邃的道理娓娓道来。书中关于“逍遥游”的描绘,更是让我对生命的自由有了全新的理解。它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自由,更是心灵上的超脱。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自由,是能够不受外在物欲的羁绊,不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活出自己的本真。我喜欢它那种不受拘束的想象力,那些神话般的叙事,虽然离现实生活看似遥远,却能触及到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和思考。每当我阅读这本书,都会有一种置身于山林之间的感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着生命的律动。它提醒我,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不要忘记停下来,去感受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