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哲学了没

今天学哲学了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你相信三小时读通哲学的鬼话吗?
  你有闲工夫花一个月读一本哲学课本吗?
  认识哲学,一週时间恰恰好!

  随选随读的开放式课程,一本读通一生必备的知识入门

  特色一 超越时空限制,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特色二 打破知识藩篱,专业学门一看就懂
  特色三 一週读一科目,系统化学习好吸收
  特色四 用得到的哲学,实际解决人生困难

  什么是哲学?这个问题看起来好像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哲学很抽象,也很具体。哲学思考起源于人类的好奇心。我们对自己、对生命,还有整个世界充满疑问,但我们不知从何处寻找解答。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找出这些问题的可能答案。

  为满足上班族的个人兴趣与进修需求,以及学生们的课业与考试准备,本书以一週时间为安排,规画简而精要的学习内容,让读者逐一认识经济学的起源、发展、理论及学科分支。每日规画 3 分钟重点回顾单元,随时复习,进步毫无负担。特别设计用哲学看世界、锻鍊哲学思考五大工具单元,将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切身感受哲学对生活的影响。即便只有零碎时间,或是考前临时抱佛脚,阅读本书能够迅速掌握哲学梗概。速成、速效、有趣、易吸收!同时激发你的创新思维!

  OpenCourse 一週读完,同系列尚有今天学经济学了没、今天学心理学了没,系列特点包括:

  1. 一週读一科目,不躁进,不累赘
  2. 系统性学习,按部就班最有效率
  3. 开放式课程概念,超越时空限制
  4. 每日重点回顾,复习迅速不间断
  5. 放下书实践所学,Q & A 解决疑难
  6. 专有名词小词典,把握重要概念
  7. 大师语录随页附,指引人生方向

作者简介

张智皓

  国立中正大学哲学系、经济学系双学士,现就读于中正大学哲学研究所,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应用伦理学。曾主办「中正清华哲学研究生论文发表会」,也曾在「首尔哲学研究生研讨会」发表论文。热中哲学教育,关注社会议题。与研究所同学合组「简单哲学实验室」,多次担任哲学营队与讲座之讲师,致力于用简单清晰的语言谈论哲学议题,推广哲学教育。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星期一 导论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定义、主题及探讨方法
-- 原始定义:热爱智慧的人
-- 六大主题:终极真理、知识的来源与条件、伦理与道德规范、宗教现象与神、心灵现象与自我、人与政府之关系
-- 两大方法:演绎论证、归纳论证
-- 西方哲学三大基本问题:形上学、知识论、伦理学
3 分钟重点回顾

星期二 起源与发展脉络
哲学有哪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哲学的起源与发展
-- 苏格拉底之前:西洋哲学的宇宙论时期
-- 雅典与三位哲人
-- 希腊化时期:西洋哲学的人事论时期
-- 中世纪哲学:哲学与神学并行
-- 近代哲学
-- 当代哲学
3 分钟重点回顾

星期三 重要人物与理论
哪些人物对哲学做出重大贡献?重要哲学家及理论
-- 西方的孔子:苏格拉底﹝469-399 B.C.﹞
-- 哲学家皇帝:柏拉图﹝427-347 B.C.﹞
-- 科学之父:亚里斯多德﹝384-322 B.C.﹞
-- 基督教教父:奥古斯丁﹝354-430﹞
-- 神学泰斗:阿奎纳﹝1225-1274﹞
-- 近代哲学之父:笛卡儿﹝1596-1650﹞
-- 哲学界的牛顿:洛克﹝1632-1704﹞
-- 彻底的怀疑者:休谟﹝1711-1776﹞
-- 哲学界的哥白尼:康德﹝1724-1804﹞
-- 矛盾的协调者:黑格尔﹝1770-1831﹞
-- 分析哲学的典范:罗素﹝1872-1970﹞
-- 最难懂的哲学家:维根斯坦﹝1889-1951﹞
-- 哲学爵士:波普﹝1902-1994﹞
-- 正义的代言人:罗尔斯﹝1921-2002﹞
-- 哲学家的哲学家:蒯因﹝1908-2000﹞
3 分钟重点回顾

星期四 学科分支
哲学与其他学科激盪出了哪些火花?哲学的分支
-- 政治哲学
-- 心灵哲学
-- 宗教哲学
-- 语言哲学
-- 科学哲学
3 分钟重点回顾

星期五 用哲学看世界
哪些哲学议题与现代人生活息息相关?用哲学看世界
-- 我们可不可以吃肉?
-- 国家有权利设立死刑吗?
-- 公众人物感情出轨,为什么要跟大家道歉?
-- 机器人可不可以有人权啊?
-- 恐龙法官真的很恐龙吗?
-- 人可不可以自杀?
-- 堕胎有没有不道德?
-- 媒体中立性真的很重要吗?
-- 有不违背道德的战争吗?
-- 我所存在的世界是真实的吗?
-- 恶法算是法律吗?
3 分钟重点回顾

週末 放下书,实践哲学
锻鍊哲学思考五大工具
-- 透过询问确认问题
-- 类比法的善用
-- 归谬法的善用
-- 思想实验的善用
-- 简单性原则及最佳说明推论原则
3 分钟重点回顾

图书序言

Day 04星期四学科分支

政治哲学

哲学家其实可以非常入世,而政治哲学正是哲学家入世的代表。「政治」涉及公众之事,既然是跟公众有关,所有人当然都有一定程度的发言权,也因此,政治生活遍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影响着许多人,也被许多人影响着。

政治哲学研究的问题,不同于一般人对于「政治」两个字的理解。现代基于各种人性与权力之间的角力,使得许多人认为政治是一池浑水,少碰为妙。同样地,对许多人来说,政治生活充满了各种斗争与权谋,政治参与者很少有人可以全身而退,更多的是一起沉沦于政治泥淖。但是哲学家讨论的政治哲学却不是这一类的问题,哲学家将政治拉到哲学层面时,许多讨论涉及的是「正当性」,或者说「合理性」。为什么我们要接受国家的统治?我们应该用什么方式决定国家的未来?国家可以如何影响我们的财产?

(一)国家统治的正当性
世界上被联合国承认的国家大约有两百个,这两百个国家的领导人大都宣称自己是合法政府,拥有主权,也拥有统治国家人民的权利。我们可能都曾思考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国家可以合法统治我们?」「为什么我们的行为要受到国家的约束?」当我们思考这些问题时,我们真正想问的是:「国家的正当性来源为何?」这个问题可能还是有点难理解,如果用更一般的语气询问,我们想问的是:「是什么原因,让国家统治人民的行为具有正当性?」

举例来说,当我们在学校念书时,学校老师可能会要求我们服从某些指令。老师会要求我们准时交作业、考期末考、打扫环境等等,而多数人会服从老师的指示,认为那些确实是我们该做的事。但是,如果今天随便换一个路人,从校外跑进来,站在讲台上要求我们这么做,大概很少人会认为我们应该服从这个路人的指示。为什么第一种情况我们认为应该服从,而第二种情况我们不这么认为呢?显然,两种情况有一些差异,就是这种差异使我们产生不同的想法。这种差异就是「正当性的有无」。

在第一种情况下,我们会认为老师的指令具有正当性,因此我们应该服从;在第二种情况下,我们不认为路人的指令具有正当性,因此我们可以拒绝服从。如此一来,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正当性的有无,对于我们是否该服从一个主体来说十分重要。除非一个指示或命令具有正当性,否则看起来似乎没有服从此指示或命令的义务。那么,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如果有人主张我们有服从国家的义务,这些人就必须能够说明国家具有正当性。

(二)政治体制的正当性
确立了国家的正当性之后,并不代表问题就结束了,我们接着将面对下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採取哪种政治体制?哪种政治体制才具有正当性?对我们来说,大概可以说出下列两种政治体制:君主专制与民主政治。那么,究竟哪种体制才是我们应该採取的制度呢?

或许对许多人来说,这个问题很轻易就可以回答,因为君主专制看起来似乎不那么具有吸引力。顾名思义,君主专制的核心概念,就是主张有个集所有大权于一身的君王,这个君王透过自己的判断,决定国家的方向及未来。在历史上,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君主专制带来的不良后果,残暴昏庸的君王导致整个国家的衰亡等等。但是,这种制度真的如许多人认为的那样不值得採取吗?事实上,对某些哲学家来说,君主专制反而是一种真正值得我们採用的制度。

(三)财富分配的正当性
如何分配财富,一直是一个政府需要面临的问题。政府可以透过改变税制来重新分配财富,但怎么样的税制才具有正当性呢?许多人直觉地认为,只有在能够公平分配财富的情况下,财富的分配才具有正当性。但是,怎样才算是「公平分配」呢?不同的理解可能因此产生南辕北辙的赋税制度。

心灵哲学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科学时常被用来解释许多现象,上至宇宙起源,下至微生物活动,都是科学研究的议题。许多东西一开始让人觉得神祕,但是透过科学层层抽丝剥茧之后,最终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答案,神祕的面纱也因此掀开。但是,对许多人来说,世界上最神祕的东西,莫过于人类的心灵了。

心灵是个怎样的东西?这个问题一直都是哲学家的大哉问,从来没有人可以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早期心灵哲学只能透过心灵现象研究什么是心灵,到了近代,开始引入心理学研究、脑神经科学研究。这些新的研究资源到目前为止,虽然帮助心灵哲学前进了很长一段路,却也衍生出更多新的问题。到底心灵与世界的关系是什么?心灵是否会决定我是谁呢?又或者,我们能否了解他人的心灵?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