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5
学术的讲求,可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道、是体;一部分是术、是用。孔子云:「下学而上达。」下学乃治学的方法,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子入太庙,每事问」、「发愤忘食」等是也。本书之作,在以国学为范围,提供治学方法,期能由术得道,由用显体。
本书包括七章:从开宗明义,讲治学的一般概念,到读书与治学、资料蒐集与图书文物利用、思维术与治学、治学的基本方法、学术论文写作、工具书的分类介绍等。
读书乃治学之基础,治学必由读书以知晓学术流变。前辈学人治学方法的借鉴、研究资料的搜集与图书文物的利用以及治学的思维诸方面,都于国学治学关系甚大,本书在这些方面皆论列详备,而尤能提纲挈领,不陷于冗累,可谓国学入门的上佳读物,循此可一窥国学治学之门径。
作者简介
杜松柏
文学博士。台湾中兴大学中文系教授、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
学历:
政工干校专科
淡江大学文学士
台师大文学硕士
国家文学博士
经历:
淡江副教授
中兴大学教授
东吴政战学校等兼任教授
专栏作者等
主要着作:
《禅学与唐宋诗学》
《禅是一盏灯》
《智慧的禅公案》
《诗与诗学》
《知止斋古稀学术论文自选集》
《国学治学方法》等
陈 序∕陈立夫 (3)
自 序 (5)
第一章 概 论 1
第一节 治学应具备的基本概念 3
一、立志 乐道 好学 游艺 成技 3
二、审己 才情 性向 好恶 7
三、明势 学以为利禄 学以求用 学以求真 治学境界 10
四、虚静 14
五、有恆与耐苦 16
第二节 治学当明学术范围 17
一、由人类的官能活动分 感性知识 理性知识 自性知识
实践知识 18
二、由学术的性质分 哲学 科学 文学 19
三、由学术研究的对象分 人统 事统 学统 19
四、国学的范围 考据之学 义理之学 经世之学 词章之学
国学的研究法 20
第三节 治学之二要与三事 23
一、二要 功夫 智悟 23
二、三事 学 问 思 27
第四节 治学之十要目及其程序 30
一、治学十要目 发现新理论,建立新体系 发现新方法,树立
新型范 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解决 整理旧资料,构成新
系统 编辑旧资料,便利研究者 利用旧资料,撰作工具
书 发现新资料,提出新研究 解决新问题,研究旧资料
精选论评,校勘注译 根据纯推理,得出新成果 30
二、治学之程序 学习 明理 怀疑 蒐证 思辨 创获 表达 47
第二章 读书与治学 51
第一节 中国典籍之亡佚概况及其影响 52
一、我国典籍沦亡的原因及概况 政治上的摧残 遭兵匪而丧失
人为的过失 藏书家之斲丧 外人的攘取 52
二、古籍沦丧后的影响 亡 残 伪 误 64
第二节 知书、藏书及读书之程序 71
一、读书宜知书及书之作者 由史志众目以知书之撰作及流传
由提要以知书之内容大要 明版本以知一书之优劣 由
作者以知书之时代意义及价值 71
二、购藏时宜分书之类别 基本书 工具书 专精书 博览书 77
三、读书宜知读一书之程序 由书名作者以知书之性质 由序跋
目录以知一书之大要 由提要论评以知一书之优劣及价值
翻阅附录、附註以明一书之专博旁通 明训诂 辨章句 考
故实 稽旨趣 得精要 80
第三节 一般读书方法的介绍 89
一、读书态度之辨正 89
二、古人读书的方法 闲读 略读 精读 摘读 抄读 校读 点
读 朗读 温读 分读 合读 深求读书法 立课程读 92
三、读书时如何发挥官能功效 109
第四节 经史子集之研读法 110
一、经部研读法 明历代经学迁变之大势 读经在通大义 读经
在考圣王之制作 读经宜从传注着手 专守一经一家,以
立根基,然后旁通其他经其他家 110
二、史部研读法 读史宜考制度与事实 知豪杰之谋议 考明治
乱兴衰之故 读史宜明时代精神 设身处地与史中人物相
化 读史应以地理书、舆图相配合 纵横联系,由史传入
手 旁求侧证,深入研究 118
三、子部研读法 读子宜知流别 明各子的异同 讲明各家的
迁变 明各子书的精要 127
四、集部研读法 先读总集 读一家之专业 究文体之源流而
得法式 论篇章之法式 因声求气 131
第三章 资料蒐集与图书文物利用 143
第一节 资料蒐集与引证 144
一、理证相资的四种关系 144
二、资料蒐集与利用的原则 蒐集之资料愈周全,愈有助于治学
所获资料愈直接,所得结论愈与事实相接近 所获资料愈
正确,所得结果愈接近正确 对资料之了解愈深刻,愈有
助于研究 对资料愈熟习,愈有助于研究 145
三、引证的种类 直接证据 间接证据 内证与外证 言证
事证 理证 物证 无证据处求证 以实验观察,创
获证据 147
第二节 图书资料之蒐集与利用 149
一、图书馆之性质 149
二、国内图书馆简介 149
三、图书馆之利用 一般性图书之利用 期刊室之利用 特藏
资料及善本书之利用 微卷之利用 丛书之利用 类书
之利用 方志之利用 谱牒 笔记小说 152
四、图书馆外之资料蒐集法 154
第三节 电脑科技对图书馆的大变革 155
一、电脑简介 155
二、「云端」科技和网际网路 157
三、电子书的出版与应用 158
四、图像照片等的储存备用 159
五、电脑对传统图书馆的改变 159
第四节 文物资料的蒐集与利用 160
一、古器物之重要 160
二、二重证据与治学 163
三、文物资料述略 甲骨文 金文 石刻 玺印 钱币 陶文
简册 大内档案 165
第五节 资料的登录及管理 175
一、资料登录之方式 175
第六节 资料之考证 180
一、资料的考证 180
二、辨伪与资料考证的关系 182
三、校勘与资料考证 214
四、考证资料之态度 218
第四章 思维术与治学 241
第一节 构成思想的要素 243
一、构成思想的要素 本能 记忆 经验 联想 情绪与态度
语言文字 概念 243
二、思想形成的时期 预备期 潜蕴期 启发期 证验期 247
三、思维术的发展述略 传统逻辑与治学 数理论理学与治学
实验论理学与治学 辩证法与治学 形象思维法与治学
宏观法、微观法与治学 251
第二节 思维术的建立 271
一、分类 分类的重要 类的种类 分类的法则 271
二、性质 同一性 常存性 变易性 274
三、范围 依时空而划定范围 依研究的问题而划定范围
依所研究之事物而划定范围 276
四、关系 因果关系 对立关系 涵摄关系 明暗关系 278
五、系统 分类清楚 涵盖无余 体用兼备 原委分明 286
第三节 分析、综合与推谕 288
一、分析 何时 何地 何人 何事 为何 如何 288
二、综合 切合事理 辨别同异 众端参详 取决理证 290
三、推论 291
第五章 治学的基本方法 305
一、方法的重要 306
二、国学治学方法述略 308
第一节 治学由无法而有法 316
一、治学方法的形成 316
二、无法而有法的意义 317
三、无法而有法的治学事例 318
第二节 批判法 320
一、批判法之产生 320
二、批判法之运用 依据信证 依据标准及原则 具有历史
观点 批判主于裁断,以明真实 322
三、批判与批评 328
第三节 归纳法 328
一、归纳法之产生 328
二、归纳法之运用 329
三、归纳法运用时应注意者 334
第四节 演绎法 335
一、演绎法之产生 335
二、演绎法之运用 335
三、演绎法运用时应注意者 338
第五节 宗派法 339
一、宗派法之产生 339
二、宗派法之运用 起源期 兴盛期 衰微期 蜕变期 340
三、宗派法运用时应注意者 344
第六节 时代法 344
一、时代法之产生 344
二、时代法之运用 345
三、时代法运用时应注意者 348
第七节 问题法 348
一、问题法之产生 348
二、问题法之运用 由发现问题发端 依问题而划定研究范围
依问题之范围作深入之探讨 求问题的解决 349
三、问题法运用时应注意者 351
第八节 比较法 352
一、比较法之产生 352
二、比较法之运用 352
三、比较法运用时应注意者 355
第六章 学术论文写作 361
第一节 学术论文之体例与写作之基本原则 362
一、论说文之体要 362
二、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 新 真 简 切 364
第二节 学术论文写作的程序 369
一、学术论文之种类 专题论文 综合论文 369
二、决定题目 370
三、蒐集资料 370
四、制定纲要 371
五、融贯资料 综合资料,确立论点 熟习资料,以便引用
分析资料,整理配置 373
六、文字表达 文体一致 表达真美 文句明确 373
七、修改润饰 删除繁冗 弥缝缺漏 文字润饰 374
八、调理音节 376
第三节 学术论文体例之决定 378
一、命意与组织 提要 导论 正文 结论 378
二、章法与章段 有统摄 有布置 有条理、有附丽 有支分
脉别而相流通 380
三、立论与论式 理论坚强周延 证据坚强确实 考辨解释明白 立式 破式 立破兼用式 383
四、单式论述与复式论述 并列式 交互式 387
第四节 征引与附註附录 389
一、征引 征引的原则 征引之方式 389
二、附註 392
三、附录 393
第七章 工具书的分类介绍 427
第一节 工具书概说 428
一、工具书的起源及发展 428
二、工具书的重要和应用 429
三、工具书的分类介绍 431
第二节 查书的工具书 432
一、查书目的工具书 432
二、查丛书的工具书 452
三、查论文期刊的工具书 454
四、查文句的工具书 462
五、查工具书的工具书 471
第三节 查文字、词语的工具书 475
一、查检文字形音义的工具书 475
二、查词语词藻的工具书 484
三、查虚字的工具书 488
四、查专门用语的工具书 491
第四节 查人名、地理、年历的工具书 497
一、查人名传记的工具书 497
二、查地理方志的工具书 506
三、查年历纪元的工具书 510
第五节 查名物制度的工具书 518
一、查典故的工具书 518
二、查事物起源的工具书 523
三、查典章制度的工具书 524
主要参考书目 416
国学治学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国学治学方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