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斯年为着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本书为其代表着作之一,内容包括〈周诰中之「性」、「命」字〉、〈左传国语中之「性」、「命」字〉、〈诸子天人论导源〉、〈孟子之性善论及其性命一贯之见解〉、〈理学之地位〉。全书将性、命二字从训诂释意到在中国经典中所代表的各种意涵,和以诸子哲学思想方面论述此二字,将「性」、「命」二字在中国古代上所代表的意义做了极详尽的解说。
本书特色
本书为傅斯年所发表的学术专着之一,内容详尽讲解古代「性」、「命」二字的训诂释意和在诸子哲学中的重要代表字义。
作者简介
傅斯年
字孟真,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曾任台湾大学校长。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创办人。着作有《中国古代文学史讲义》、《诗经讲义稿》。
序
引语
上卷释字
第一章 提纲
第二章 周代金文中「生」「令」「命」三字之
统计及其字义
第三章 周诰中之「性」「命」字
第四章 《诗经》中之「性」「命」字
第五章 《左传》《国语》中之「性」「命」字
第六章 《论语》中之「性」「命」字
第七章 论《告子》言「性」实言生兼论《孟子》一书之「性」
字在原本当作生字
第八章 论《荀子.性恶》、《正名》诸篇中之「性」字在
原本当作生字
第九章 论《吕氏春秋》中「性」字在原本当作生字
第十章 「生」与「性」、「令」与「命」之语言学的关系
中卷释义
第一章 周初人之「帝」「天」
第二章 周初之「天命无常」论
第三章 诸子天人论导源
第四章 自类别的人性现至普遍的人性观
第五章 总叙以下数章
第六章 春秋时代之矛盾性与孔子
第七章 墨子之非命论
第八章 孟子之性善论及其性命一贯之见解
第九章 苟子之性恶论及其天道观
第十章 本卷结语
下卷释绪
第一章 汉代性之二元说
第二章 理学之地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