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悦读隐地‧创造自己》、《悦读王鼎钧‧通澈文心》、《悦读琦君‧笔灿麒麟》之后,「尔雅作文书──写作设计教学」第四部《悦读余秋雨‧生命谱新曲》也要出版了。
本书就两岸散文大家余秋雨诸多着作中的精采篇章撷取最可学习的部分予以列举,并指出其精采以及堂奥所在,以获得「悦读」乐趣,进而学习余秋雨写作路数,期望按图索骥后另辟蹊径。
此作文四书既是「书海指引,阅读灯塔」,更是「写作捷径,文学秘笈」,是世间不易寻得的美事,学子与读者们岂可轻易错过。
前言:乐把金针度与人白 灵 三
人与物交融共鸣的历史文化之歌王丽蓉 设计 九
直击人生现场—如何跳脱框架,疗癒书写?王惠铃 设计 三七
不疑处有疑—连珠砲似的设问白 灵 设计 四七
在书写里营运一场仪式石德华 设计 六一
时空间的跨越旅行—隔离与切割吴慕雅 设计 七五
诗文合奏新乐章—引用修辞的进化李映瑾 设计 八九
「戏说」范家天一阁—余秋雨散文中的戏剧张力李淑婷 设计 一 一
「短句」,让文章更有力量!李雅云 设计 一一一
辞格交集的人文书写卓翠銮 设计 一二一
两般滋味,一地风韵洪静芳 设计 一三五
以文学之笔写真摹神陈智弘 设计 一四七
旅人的眼睛陈嘉英 设计 一六一
游记的文化抒怀陈宪仁 设计 一七五
老灵魂的生命走读—用书写让本质朗现陈静容 设计 一八九
巧叠金砖—散文叙写的「堆叠」技巧郑柏彦 设计 二 三
文学是生命的思考萧 萧 设计 二二一
唿吸的震动.文字的飞动罗文玲 设计 二三五
附录
写作教学设计者简介 二四五
作品范例展示同学简介 二四七
前言
乐把金针度与人 白灵
语文教学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鼓励学生边阅读边多多创作(包括作文),由创作去引发他们对文字的敏感乃至对文学的喜爱,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而使学子在青春岁月的学习过程中,即充盈着自身竟有无限创发力的感受,其实是人间最美妙的事。
创作并非一般人想像的,需要天分,其实是可以学习而得的,而且可採取各种方式切入,不拘什么形式或文体,只要是创作,就不必拘泥一定要完成一篇文章,即使一句诗或一段白描或感想的文字、乃至与文意有关的一张图或一个人物的勾勒都算。现在再也不必要像传统式教学那样,非要写出完整一篇文章才算数。时代已经不同,创意是无处不在的, 发学生到处发掘创意、善用创意、明白自己就是充满创意之人,成了未来语文教学最具挑战性的标竿。
《刘子新论.贵言》中说:「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其意是说要看清自己并不容易,因此必须「借镜」。同样要了解自身的「能耐」或潜力,何妨参考、吸取乃至模倣别人(最好是高手)的经验或路数,以避免绕远路或重蹈走不出去的旧径。简单地说,透过参考名家的各种「门道」,摸清他们使出的「招数」,就如同找到文路的「秘笈」,可以省去好几年辛苦摸索的过程。
为了符应近年教育界由国中、高中到大学均趋于热门的「阅读与写作」课程之需求,由萧萧教授一手所精心策划推动,罗文玲教授与笔者分担主编,以及数十位教师共同设计、一些学生也以作品参与其中的四本系列书籍:《悦读隐地.创造自己》、《悦读王鼎钧.通澈文心》、《悦读琦君.笔灿麒麟》及本书《悦读余秋雨.生命谱新曲》等,即可以说深入了「阅读与写作」的领域,探索上述知名作家上百册文学创作中的堂奥,回头将窥得的秘辛和「偷盗的金针」示与有心的学子和读者。此四书说是「书海指引,阅读灯塔」一点也不为过,说是由其中可迅速寻得名家不轻易示人之「写作捷径,文学秘笈」,也是事实,此项创举更是坊间闻所未闻。
因此本书在设计时,所有教学设计人每篇均概分「悦读余秋雨」、「撷取与抓举」、「破规与立矩」、「春风与新曲」四节,前二者即是就两岸散文大家余秋雨诸多着作中精采篇章截取最可学习的一部分(因其多数散文每篇均上万字)予以列举(悦读余秋雨),然后就其何以精采和如何知其堂奥所在加以指引说明(撷取与抓举),此是在最短时间获得「悦读」乐趣的最佳方法。其后是就如何学习余秋雨的写作路数,并先按图索骥走一段路,知其形式后再试验另辟蹊径的方式,设计一些可创作一小段文字或写一短篇的方法(破规与立矩),最后作若干示范,使学子与读者知所依循,而易有新作产生(春风与新曲)。因此前两节即「悦读」指引,后两节即「写作」门径。此项设计,无非是告诉学子和读者,要让生命谱出「新曲」并不难,依循「度与人」的「金针」即可快乐寻得。
萧萧在〈文心通澈而清澄〉一文中说得好:
不经由有效的阅读,却期望孩子靠着几次语文游戏,就能写出好作品,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时,不以创作为目的的阅读,看不见作家独到的创作技巧,找不到切实可行的入门途径,是徒劳无功的作为……
学习者可以透过「已然」的事实,尝试「未然」的可能,我们不认为指着桃花源,就可以让学生建造自己的理想花园,我们应该陪着学生一步一涉,一步一履,才有寻访、赞叹的喜悦。
「有效的阅读」是要从阅读中得知语文的花园是多么花团锦簇、充满了智慧和乐趣(「已然」的事实),「以创作为目的的阅读」是明白人人均可以是创意人,而教师可以是很好的教练(「未然」的可能)。如果学子要能快速由余秋雨获得营养和祕笈,即明白何谓「有效的阅读」,则不妨可先由陈嘉英〈旅人的眼睛〉和郑柏彦〈巧叠金砖︱散文叙写的「堆叠」技巧〉两文入手,再及于其他篇章,当更能得心应手,也可迅捷地获得「以创作为目的的阅读」之乐趣。
此书及其他已出版的三书,集合了一群「乐把金针度与人」的傻子,苦口婆心要告诉世间「阅读与写作」是多么有趣快乐的事,读者只需耐下一点点心,即可窥知其中的奥妙,它们可说是「亦如麒麟之集美般」(罗文玲语),从众多作品中寻出最可学习的典范,借以指引学子写作捷径,「从而创造属于自己的篇章」,要生命谱新曲岂非轻而易举?这是世间再也不易寻得的美事,学子与读者们岂可轻易错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