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收录11篇以鲁迅其人其文为中心之论文
见解皆有独到之处,并立论严谨,本辑主题涵括以下:鲁迅的小说、鲁迅之后的文艺思潮、延安文艺座谈会与鲁迅、鲁迅《故事新编》与韩国历史小说之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国际鲁迅研究》是一本学术研究专辑,由五大洲和两岸三地着名高校协同出版,编委会以鲁迅研究专家和现代文学专业学者组成。民国以来,学报似未出现过如此规模庞大的制作。
未来,《国际鲁迅研究》将有计画对韩国和日本的鲁迅研究,作一系统的译介。期对鲁迅研究及中国文学史研究,都能有所贡献。
总编者简介
黎活仁(Wood Yan LAI)
男,1950 年生于香港,香港大学哲学博士。现为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名誉研究员。着有《卢卡契对中国文学的影响》(1996)、《文艺政策论争史》(2007)等。编有《柏杨的思想与文学》(2000)、《香港八十年代文学现象》(2000)、《柳永、苏轼、秦观与宋代文化》(2001)、《李白杜甫诗的开端结尾硏究》(2002)、《痖弦诗中的神性与魔性》(2007)、《雪中取火且铸火为雪:周梦蝶新诗论评集》(2010)、《阅读白灵》(2012)﹑《阅读向阳》(2013)﹑《阅读杨逵》(2013)等数十种。
主编者简介
方环海(Huanhai FANG)
1968 年生,中国江苏人,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现为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华文系教授,中国汉办/孔子学院总部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导师,从事汉语语言学、海外汉学与诗学研究,出版专着《尔雅译注》、《诗意的语言》、《诗意的视界》等,在国内外发表论文80 余篇。
蔡登山
1954年生,台湾台南人,淡江大学中文系毕业,现为秀威出版公司副总编辑,长期致力于两岸文化交流。1993年起筹拍《作家身影》系列纪录片,任制片人及编剧,四年间完成鲁迅、周作人、郁达夫、徐志摩、朱自清、老舍、冰心、沈从文、巴金、曹禺、萧干、张爱玲诸人之传记影像,开探索作家心灵风气之先。着作有:《人间四月天》、《传奇未完--张爱玲》、《鲁迅爱过的人》、《张爱玲色戒》、《何处寻你--胡适的恋人及友人》、《梅兰芳与孟小冬》、《民国的身影》、《那些才女们》、《名士风流》、《繁华落尽——洋场才子与小报文人》、《读人阅史——从晚清到民国》等书。
黎活仁
序之一: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穷困
方环海
序之二
特稿
葛涛
鲁迅自拟的杂文文集编目手稿考释
鲁迅的小说
汪卫东
何谓「吃人」?—〈狂人日记〉新读
文艺思潮
徐纪阳
台湾「解严」以来的鲁迅出版、传播状况概述
潘世圣
嘉纳治五郎:鲁迅的弘文学院院长
古大勇
鲁迅前期文学创作与西方表现主义的潜在影响
梁伟峰
「殖民政策是一定保护,养育流氓的」—论鲁迅对上海租界「流氓气」的剖析
魏巍
鲁迅的当代价值及其意义—对世纪之交两次「鲁迅风波」的思考
延安文艺座谈会与鲁迅
田刚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鲁迅」
宋颖慧 李继凯
延安传媒及符号世界中的「鲁迅」—鲁迅与延安文艺的结缘及其他
《故事新编》与韩国历史小说
严英旭
《故事新编》和李光洙的历史小说比较
王英丽 严英旭
中韩近代作家比较—以鲁迅、丹斋、春园为中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