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柯熙.卓安 Koethi Zan
在阿拉巴马郊区出生长大,自耶鲁法律学院取得法学博士后,迁至纽约市,从事与电影、电视、戏剧及近期MTV相关的娱乐法工作十五余年。身为娱乐法律师,柯熙参加各种星光绚烂的首映及开幕式、国际电影节和名人派对。她得应付各种难缠的制作问题,如自杀威胁、服药过量、性爱录影带指控。她跟好莱坞经纪人并肩作战,与明星为友。她在MTV担任资深副执行长及副法律顾问时,决定同时完成毕生的梦想,利用清早时间,撰写一部犯罪小说──《噩梦之后》。卓安目前与其丈夫子女住在纽约上州。
译者简介
柯清心
台中人,美国堪萨斯大学戏剧研究所硕士,现任专职翻译。着有童书《小蜡烛找光》;译有《白虎之咒》系列小说、《拥有未来记忆的女孩》、《邻家女孩》等数十部作品。
第一章
拘禁之初的三十二个月又十一天里,我们有四个人在底下,后来毫无预警地变成了三个人。虽然那第四位已经数个月未发出任何闹声了,但房间在她离开后,竟变得异常安静。她走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只是静静地坐在黑暗里,猜测下一个会轮到谁进箱子。
全世界就属珍妮佛和我最不该被关入地窖,我们不像一般的十八岁女孩,初进大学校园,便抛开戒心地玩野了。我们很严肃地看待自己的自由,并小心呵护到几乎很难感受到自由了。我们比别人更了解世界的险恶,绝不会让自己受到伤害。
我们计画性地研究了好些年,一一记下所有可能加诸我们身上的危难:雪崩、疾病、地震、车祸、反社会人士,以及野生动物──所有可能潜伏于窗外的险恶。我们坚信这种偏执能保护我们;两名精研灾难的女孩,灾祸临身的可能性应该微乎其微吧?
我们不相信命运。命运是在你未做好准备、偷懒、不肯用心时的借口,命运是弱者的拐杖。
我们的万般戒慎始于六年前,两人仅十二岁时,到了青少年末期,已濒临疯狂。一九九一年,一个寒冷但阳光朗洁的一月天,珍妮佛的妈妈跟平时上班日一样,开车从学校载我们回家,我完全不记得车祸的事了,仅记得隐隐看到心脏监测器的光,听到沈稳而令人安心的脉搏节奏。事发好几天后我才醒来,刚醒时,只觉得温暖且极度安全,直到记起时间,心头才一沈。
后来珍妮佛告诉我,她对车祸的记忆历历在目。她的记忆是典型的创伤后症候:模煳、缓慢的梦境,色彩光线全旋绕成华丽无比的歌剧。他们说我们很幸运,仅受到重伤,且熬过加护期间。我们在医护人员的针管加持下,于空盪的病房里养病四个月,背景是CNN喧天的新闻报导。然而珍妮佛的母亲便没有这么幸运了。
院方安排我们同寝,表面上是让我们在复原时能彼此作伴,但妈妈悄悄告诉我说,他们是希望我能帮珍妮佛度过悲恸。我怀疑还有另一个原因──珍妮佛那位令人退避三舍的酒鬼老爸──他跟珍妮佛的母亲离婚了。我爸妈主动表示要轮流照顾我们时,那家伙可乐了。总之,等我们的身体逐渐康复后,便经常无人陪伴了,我们就是从那时开始写日记的──嘴巴上说是为了打发时间,但彼此都心知肚明,其实是想对这个狂乱不公的世界,增添些控制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