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由於國內學生生態與問題層齣不窮,於是政府廣徵國中、小專業輔導人員入駐校園,然而許多專業輔導師在實務工作經驗上仍是生手,需要更進一步的臨床教育與磨練,在完成《小學生諮商》一書之後,我認為應該要有更具體的案例協助準諮商師或輔導教師在實務工作上的效能,因此有此書的誕生。本書呈現的方式是以案例為先,然後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呈現,也提齣我對於此案的介入觀點與理由,希望可以提供專業助人同業一些介入的思考與運用。
作者簡介
邱珍琬
現職: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係教授
學曆:德州理工大學諮商師教育博士
經曆:曾任國、高中教師、建國中學輔導教師,美國心理診所心理師,颱灣藝術學院、世新大學、新竹師院、空中大學兼任副教授,颱北生命綫、懷仁全人發展中心講師與團體領導。
著作:已齣版「給大一外甥的四十封信」(雅書堂)、「小學生諮商」(五南)、「認識心理諮商的第一本書」(書泉)、「女孩勇敢嚮前衝」(驛站)、「關鍵溝通,讓你更成功」(書泉)、「諮商理論與技術」(五南)、「一位心理學博士給外甥的五十封信」(驛站)、「協助自傷青少年──瞭解與治療」(五南)「生活的道理」(德威)、「生命是很棒的禮物」(德威)、「心理衛生」(五南)等數十本,專業論文八十餘篇。
自 序
爸媽會不會不要我?
受寵渥的孩子
我的朋友為什麼傷害我?
我不喜歡我的好朋友的朋友
我心情不好
沒有人喜歡我
無反省的母親
無未來感的孩子
沒有人緣的人
孤兒危機
單親父親的期待
我喜歡她
如何使用元氣波?
善力的使用
早熟的女孩
如父如子
目賭受暴兒
無助的老師
乩童之子
小小孩
迷「網」的孩子
焦慮的母親
創傷後遺癥
慢半拍
過動還是?
獨子的心聲
悲觀的孩子
媽媽的孩子?
魚的專傢
沒有朋友的阿昇
頭痛的阿明
小彥的兩難
強迫癥的孩子
小宣的母親帶她來這裏,母親說因為女兒最近洗手洗得很勤,已經快讓她發瘋瞭,所以帶來給我看看。小宣的母親似乎是事業有成的女性,從她進門開始,手機就沒有斷過,她也很自然地就開始講電話。我看到小宣似乎對母親的一舉一動很在意,眼光老是投嚮母親的方嚮,感覺上她是看母親來行動的。
小宣說自己的問題是「洗手太多」,於是我轉嚮她母親:「我也洗手,媽媽也洗手是不是?」小宣母親一時之間不知如何反應,後來纔唯唯諾諾說:「是。」我轉嚮小宣說:「我們也都會洗手啊,隻是有時候洗的次數太多,可能自己也不舒服。」我請小宣敘述自己洗手的情況,在什麼時候會花費比較長的時間?怎麼洗的?小宣說自己會用肥皂努力搓洗,有時候皮都破瞭。我說:「很痛吧?」她點頭,順便瞄瞭母親一眼。接著我就細問小宣在哪些時候會比較想要去洗手?是怎麼決定的?還是有人告訴她?洗過以後的感受如何?小宣提到自己在學校隻有幾堂課不會想洗手,其他時候都會有個聲音說她很髒、趕快去洗手,有時候她聽瞭很生氣、但是還是忍不住就趕快去找洗手颱;洗過手之後,那個聲音就不見瞭她也輕鬆許多。
我已經開始在做治療,同時也邀請小宣的母親加入,因為我知道小宣可能有某些焦慮,因此以行動錶現齣來,但是我的治療可能隻有一週一次,緩不濟急,所以請傢長一起來閤作是必要的策略、對小宣也比較好。但是,小宣的母親似乎很詫異我的行為,因此也錶現得很敷衍。小宣說自己洗手的習慣已經有幾個月瞭,情況好像越來越多,她自己也不喜歡,可是就是無法控製自己。
我問小宣那個聲音叫做什麼?她就說「髒先生」,我也明白原來那個聲音是「男性」,接著我們的談話就會以「髒先生」來替代那個聲音,過程就順利許多。小宣也提到自己「對抗」「髒先生」成功的事例,她說當自己上體育課或英文課時,就聽不到「髒先生」的聲音。我告訴小宣我以她為榮,因為她勇敢而直接地拒絕「髒先生」的無理要求,可見她是有能力這麼做的!
在與小宣談話過程中,我觀察到小宣一直在看母親的反應,我猜想小宣對於母親的一舉一動是很敏感的,或許她很擔心自己是不是吻閤母親的期待,因此我順勢將母親拉進治療現場,可惜母親沒有這樣的經驗或是期待,因此收效不佳。於是我決定就針對小宣來做治療,從她的立場與角度來看發生在她身上的事件。
對於許多在小學教育一綫奮鬥的老師來說,我們常常需要麵對各種各樣、錯綜復雜的問題,但又缺乏係統性的心理學知識和專業的諮商技巧。《國小諮商實務與案例分析》這本書,就像是及時雨,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實用的指導框架。我最欣賞的地方在於,它沒有教我們如何去「診斷」孩子,而是著重於「理解」和「支持」。書中大量的案例分析,都非常詳盡地描述瞭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戰,以及這些挑戰如何影響他們的學習和人際交往。作者在分析時,會詳細說明孩子行為背後的可能原因,例如傢庭結構的變化、同儕壓力、或是內在的情緒睏擾,並且提供瞭很多具體的、可操作的介入方法。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積極傾聽」和「共情」的講解,這些看似簡單的技巧,在實際操作中卻能産生巨大的影響,幫助老師與孩子建立更深厚的信任。而且,書中也關注到老師自身的壓力和情緒管理,這對於我們這個職業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提醒我們,隻有照顧好自己,纔能更好地去幫助孩子。
评分我是一名小學低年級的班主任,平日裏就麵對各種各樣的小問題,孩子們的吵架、哭鬧、不聽話,有時真的讓人頭疼。這本書我剛開始看的時候,就覺得它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前輩在跟我聊天,分享她的智慧。它的語言非常平實,沒有太多艱澀的專業術語,即使是我這樣的教育工作者,也能很快理解。最讓我感到親切的是,書裏麵提供的許多案例,真的就是我們每天在學校裏會遇到的真實情境,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復雜個案。比如,關於如何處理孩子在課堂上故意搗亂,作者就分析瞭可能的動機,從尋求關注到錶達不滿,然後提供瞭幾個循序漸進的策略,包括正麵強化、設定規則、以及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如何安撫。我嘗試瞭書中提到的一些小技巧,比如在孩子錶現好時給予及時的、具體的肯定,效果真的不錯。而且,這本書不僅僅關注問題行為,更重要的是它強調瞭如何建立正嚮的師生關係,以及如何賦權給孩子,讓他們學習自我解決問題。讀完之後,感覺自己對學生的理解更深一層瞭,不再隻是看到錶麵的行為,而是能去探究行為背後的需求。
评分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是及時且及需的。作為一名在國小任教多年的老師,我曾無數次地感到力不從心,麵對一些行為偏差或者情緒睏擾的孩子,我雖然盡力去安撫和引導,但總覺得缺乏係統性的理論支撐和更有效的策略。而這本《國小諮商實務與案例分析》,恰恰彌補瞭我的這一塊知識空白。《國小諮商實務與案例分析》最大的優點在於,它不是一本枯燥的理論書,而是充滿智慧的實踐指南。它通過大量的真實案例,生動地展示瞭兒童心理發展的特點,以及他們在學習、社交和情緒管理方麵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書中對於每個案例的剖析都非常深入,不僅指齣瞭問題的錶象,更挖掘瞭深層的原因,並提供瞭多角度的、具有操作性的解決方案。我尤其贊賞書中關於如何與傢長溝通的章節,這部分內容對於我們一綫老師來說,簡直是寶藏,它教會我們如何更有效地與傢長建立閤作關係,共同為孩子的成長而努力。這本書讓我感覺,原來處理孩子的難題,並不需要驚天動地的手段,而是需要耐心、理解,以及一些科學的方法。
评分坦白說,我平常接觸的諮商相關書籍,很多都偏重於理論建構,讀起來像是要考證一樣,雖然紮實,但用在基層第一綫的國小老師身上,總覺得有點距離感。這本《國小諮商實務與案例分析》最讓我驚喜的地方,就是它真的把「實務」兩個字做到瞭極緻。它不是在教我們成為專業的諮商師,而是提供給我們在學校現場,作為老師,可以如何更有效地處理孩子們的各種情緒和行為睏擾。書裏有大量的案例,而且這些案例都非常有代錶性,像是校園霸淩、學習障礙、傢庭變故帶來的心理創傷等等。作者在分析每個案例的時候,都會從不同的角度去探討,包括孩子的心理發展、傢庭環境的影響,甚至是如何與學校其他老師、行政人員閤作。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依附關係」的討論,書中結閤瞭幾個案例,解釋瞭不同依附類型的小朋友在學校可能會錶現齣的行為,以及老師該如何去理解和迴應,這讓我對很多孩子過去的或現在的行為模式有瞭更深的理解。而且,它非常強調「預防勝於治療」,提供瞭很多在班級經營和日常教學中,如何培養孩子正嚮品格和情緒管理能力的建議,這些都是我們老師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但有瞭這本書的引導,感覺更有方嚮性瞭。
评分這本書我拿來的時候,其實抱著有點半信半疑的心態。畢竟「國小諮商實務與案例分析」這個書名,聽起來就有點學術,又有點像是那種擺在架子上濛塵的理論書籍。但翻開之後,我纔發現它跟我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首先,它的排版就非常舒服,不是那種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有很多留白,重點的地方也會用粗體或者不同的顔色標注齣來,讀起來一點都不會覺得吃力。更重要的是,作者的文字非常貼近我們實際在學校遇到的狀況。我特彆喜歡裏麵講到的如何與小孩子建立信任關係的部分,很多技巧我都覺得可以立刻拿來用。例如,書中提到的「同理心的語言」,就是怎麼去迴應孩子那些看似無關緊要但其實背後有情緒的話,讓我茅塞頓開。而且,它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而是提供瞭很多具體的例子,讓我能夠對號入座,思考自己遇到的孩子可能會是哪種情況,該怎麼去應對。我記得有講到一個孩子因為和同學發生衝突而變得不願意上學,書中分析瞭背後的原因,並且提供瞭幾個可以嘗試的介入方法,從傢庭溝通到課堂上的引導,都寫得很細緻。讀完這部分,我感覺自己好像找到瞭一把解鎖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不再隻是憑感覺或過去的經驗來處理,而是有更科學、更有效的方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