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地方,用心营造爱

在一个地方,用心营造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爱情
  • 情感
  • 成长
  • 治愈
  • 生活
  • 温暖
  • 人际关系
  • 自我认知
  • 心灵鸡汤
  • 散文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张文亮Facebook热门连载「河马食堂」系列,
千万粉丝按赞推荐!

  在一个地方,用心营造爱,
  河马教授的人生哲学,尽在「河马食堂」!
  河马教授真情流露,为你端上最疗癒的料理,
  以人生与教学为食材,热情与挣扎为佐料,
  道道温暖动人,让你吃了会说「再来一碗」!

  河马食堂独家祕方
  •精选五十篇生活散文,一窥河马教授的心灵与感情世界
  •学校教育、社会问题、人生大事,举重若轻,事事关心
  •一篇6分钟,用轻食的料理方式,提供最扎实的饱足感

  河马食堂招牌料理,今天你要吃哪道?
  河马食堂导生宴:干煸四季豆,是令人回味的一场师生情。
  河马食堂双人座:买一送一的咖啡,因为有妳而香醇美味。
  问题小孩出头天:上帝的另一张考卷,是问题小孩的安慰。
  大学教育之我见:累积多年的教学经验,闪烁智慧的洞见。
  学生教我一门课:为师者谦沖自牧,才有教学相长的机会。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张文亮


  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台湾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教授与生态工程中心主任。自一九七九年起投入台湾农业与生态保护工作,曾任农委会灌溉水质保护、水利署地下水井维护与地下水污染监测、环保署人工湿地净化河川、公共工程委员会生态工程国际研讨会等主持人。曾获台大「社会服务奖」、「通识教学优良奖」、「优良教师奖」与农业工程学术奖。
 

图书目录

〈代序〉在一个地方营造爱/007

1河马食堂导生宴/013
开学日,Show time/014
一位老师上第一堂课的开场白/016
蜂巢教室/018
小蜂巢的可贵/020
和老师一起吃,比较有味道/022

2河马食堂双人座/025
如果当年,你没有去教书/026
喝杯买一送一的咖啡/028
一个屋檐下/030

3找到一生热情的所在/033
月台上的祷告/034
一个访谈广播,使我念完博士学位/036
哪怕是盖粪厂门/038
挪亚先生要选哪一个科系/042

4幸福的河马教授/045
那些渐渐模煳的脸庞/046
蚯蚓老师的乐趣/049
台湾版最幸福的老师/052

5问题小孩出头天/055
跟着杰克船长去探险/056
一个问题小孩的宝贝祕密/059
教育的科学/062

6大学教育之我见/065
「美」的教育/066
在以马忤斯读书的日子/068
成绩之外/070
为什么要去学校读书/073
念大学,是毛虫变蝴蝶/076
如何选择辅系/081

7喝一杯香蕉皮果汁/085
给一个难过的人/086
每一个早晨都是新的/088
上帝也爱的蓝色系/090

8科学与上帝/093
我实在无法解释/094
科学是什么/097
为什么科学实验无法量测上帝/099
科学家会不会反对上帝/101
为什么上帝不让我们看见祂/103
科学的意义/105

9社会问题答客问/109
酒驾要不要负刑事责任/110
为什么学校里很多人抽菸/113

10权力与任务/117
论成功/118
论任务/121
撼动的时代/123
我在义大利面店学到的事/125

11学生教我的一门课/127
为什么年轻人不说话/128
我与亚斯伯格症的学生/131
上课睡觉的学生/133
他用自己的先天疾病,与特殊班学生同行/136

12额外的叮咛/139
第X号学生教我的一堂课/140
给高阶经理人上的一堂课/143
我可以与他发展纯纯的爱/146

13我为什么要当老师/149
当老师,是稳赚不赔的生意/150
当老师的乐趣/153

图书序言



在一个地方,用心营造爱(序)


  亲爱的同学,你最近问我:「为什么起初要回台湾教书?」

  这让我想起在一九八九年,我自美国回到台湾,应征台湾大学的教职。职缺只有一个,申请的人不少,竞争相当激烈。我的老师尼尔森(Donald Nielsen)同时推荐我,前往德国的汉堡大学,与中国的北京大学,理由是「二十一世纪,国际注目的舞台,将在那里」,此外,我在美国也有工作。

  我的心中有一个问题,我若回来教书,对台湾的学生有帮助吗?我在美国已经九年,逐渐习惯那边的生活。我对台湾年轻一代的认知,已经相当模煳。

  我相信成为一个老师,不只为薪水,而是为委身;不只是份工作,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地方。我在不确定时,到一间餐厅,叫了一碗「红烧牛肉面」。本想品尝昔日的风味,旁边有个学生,竟与我闲谈起来,谈得很愉快。这小小的一件事,化解我心中的疑虑。

  隔天,我壮胆在台大进行应征的演讲,讲后就回美国。几天后,系上通知我获聘。我向尼尔森老师辞别,抱歉无法前往他推荐的学校,他站起来大力与我握手,连声说:「好。」他总尊重学生最后的决定。

  起初教书的时候,我非常不适应。台湾的报帐制度,有防不完的陷阱;巧妙的人际关系,吃了不少的暗亏;某些制度,让人难过。我教一小时的书,要准备六个小时,常在紧张的状态。美国的友人大概知道我的状况,来台邀约,询问是否重回美国工作?这时,海洋研究所的陈民本教授,对我讲一句让我受益久久的话:「老师有其三六九,前三年很不习惯,六年才渐入佳境,九年才会步入高峰。所以,教书的前三年,不要不适应就离开。」因为认真,所以适应缓慢,我决定留下。

  一转眼,我当了二十多年的老师,正如尼尔森老师所料,德国与中国渐成国际注视的地方。但是在台湾大学教书愈久,幸福感愈多。我的学校待我很好,每一年至少送五百个学生,坐在我面前听我上课。我有分于他们的求知与成长,常感到幸福。

  我也获得优良导师奖、教学优良奖、学术贡献奖、通识教育教学奖、杰出工程师奖、社会服务奖与不少的文学奖。这些奖,对一个有口吃、羞涩,容易失望、灰心的老师,是一种矛盾式的鼓励。我软弱,故得奖;我得奖,故软弱。得这么多奖,彷彿是教育路上的凯歌者,其实我是活在本乡的异乡人。学生经常在改变,我将奖抛在后,年年去追赶。

  不过,我认为与学生同行、倾听他们的问题、分享他们的喜悦,是我更大的奖。我是个感情易受波动、容易受伤的人,有时遭受挫折,经常感到沮丧、疲乏、困倦、压力,甚至身体不舒服,这时学生反而成为我的陪伴。他们的虚心学习,帮助我往前。

  我逐渐体会,「老师」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品味,深尝与学生一同成长的酸甜苦辣;老师所做的不是零零碎碎,而是学生美好生命中的一部分;老师不是一个头衔,而是持续去对应一个长阔高深爱的函数。

  承受多年的教育与训练,才能拥有「老师」的工作,似乎不符合投资报酬率,却是生命值得的投资。成为老师,是拥有单纯的生命,过简约的生活;能够体会与学生美好的相处,感受生命深刻的实涵。老师是种象征,在活化所学;是有限的名词,带着无限的意义。老师是古老的行业,却如同浓缩文明的胶囊,举着生命的火把,将代代的精华传递出去。我在大学时代,当高中生的辅导,对老师的工作,有股说不出的切慕,虽然不知道日后要在哪里教书、要教什么,不过上帝会引导。

  二○一○年,台湾大学开始推出「开放式课程」(Open Course Ware),我的课「生态工程导论」与「自然科学概论」是其中的两门。上课全程皆录音、录影,放在台湾大学的教学网站上,供人免费观赏与学习。第一个学期修课学生有两百六十人,将教室坐满,有些旁听的学生,还坐在教室台阶上。第二个学期来上课的学生更多。每週上课两小时,我知道如果不用心教,将浪费几近三百个学生的时间,国家人力六百个小时。

  教育部曾经邀请我担任四年(2002–2006)「自然科学」教材的撰写,我渐渐养成课余编写教材的习惯。我喜欢在教材里加入学门知识的发展史,当作上课教材的润滑剂。学生若不明白发展史,就不容易秉持初时的理想。我相信理想比知识更重要,用正确的理想去应用知识,较能产生恆久的效益。因为一门学问,有其源起,有其内容;也有其争执,有其持守。在学习路上与许多学生相遇,这些故事供他们学习,给他们默想,使他们成长,给他们应用。

  老师,是在学习路径上传递知识的轮子,轮子愈磨愈老旧,早期明显的胎纹,逐渐磨平;一度光亮的轮胎,已渐老化。只想将一生当成一串喜悦的音符,响自轮子与道路,日复一日地磨滚。在一个地方,用心营造爱,是老师的一生。

  迄今,我仍然在台湾大学教书。我相信,一生的故事,有一天仍需上帝重新阐述,否则自己也看不清。所以,我不敢保证,回台湾教书是最好的选择,个人要认定上帝,与祂同行,祂轭轻省。

  爱的营造者

图书试读

11
爬最高的山,走最远的路


当我站在讲台上,看着坐在前方的学生,我常有个盼望,期待他们珍惜受教的机会,未来能找到适合自己特质的工作。大学生有许多的型态,有些喜欢抽象的理论,适合从事研究型工作;有些擅长实作,适合成为工程师;有些较具创意、爱突破,适合自设公司;有些喜爱与人沟通,适合从事教育;有些擅长组织管理,适合成为主管,或一流业务员;有些喜欢服务他人,适合成为公务人员。

但是,最近几年,有些媒体鼓吹考公职,每天刊登某人考上高、普考,每日报导如何补习与考试,方能成为公务员。这种洗脑式的报导,将给不明实情的学生与家长带来许多压力。高度强调公职,全然不顾特性不同的孩子所存在的差异,将许多不同特质的人,吸引进入同一性质的工作。不具为民服务热忱的人进入公职,将造成人才的浪费,与工作的不适任。导致日后三、四十年国家重大政策无法推动改革,重责无人担当的困扰。

台湾现存多如牛毛的不合理法条,强如十八铜人阵的行政关卡,四处如蟑螂钻爬的背后关说,使公务员动辄引咎,难有作为。国家有太多的公务员,是未来国家难以承负的重担。当单位预算大都用来付薪水,将无法推动什么改革。太多想安定的人成为公务员,将使国家失去竞争力。以致现今有些公务员无事可做,有些老做外界关说之事,有些忙于应付媒体,有些仅做芝麻小事。

亲爱的同学,年轻的日子不要想安定。要爬,就爬那最高的山;要走,就走那最遥远的路;要打,就打那似乎最难打的仗;要吃,就吃那别人吃不了的苦。每个时代的改革,都是来自旷野的培训,他们心灵强健,有能也有力。现今的公务人员是需要被拯救的一群,帮助他们废去不合时宜的法条,能多得出国学习的机会,行政能够保持中立,不需为不重要的事加班到深夜等。这些没有改善之前,一个没有热心服务与使命感的人,进入公务单位,到六十多岁,将会知道自己是虚度了一生。

人的存在,蕴含何等的期待,内心有永生的渴慕,证明是来自永恆的创作;却受罪的煎熬,证明曾是罪的奴仆。短暂的一生,为考试的压力、工作,受多少的委屈。所以不一定要将公务员当成惟一的选择,或是人生的第一志愿。即使已经当了公务员,愿在这一切的劳苦中,相信耶稣是我们的救赎,在茫茫大海中仍有一条不平凡的道路,因此,我们还是要喜乐。

喜乐的服务业人员
张文亮

用户评价

评分

) 这本书的书名《在一个地方,用心营造爱》一出现,就深深吸引了我。它有一种魔力,能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回到一些温暖而美好的画面。我一直觉得,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地方”里,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身边的人建立着各种各样的情感联系。而“爱”,就像是这片土地上最珍贵的种子,需要我们悉心照料,才能茁壮成长,开出美丽的花朵。我尤其喜欢“用心营造”这个说法,它饱含着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而非被动的接受。这让我觉得,爱不是一种等待,而是一种创造,一种耕耘。 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描绘出不同类型“地方”里,各种形式的“爱”。或许是家庭中的温馨日常,或许是职场中的互助情谊,又或者是一个社区的共同体,大家彼此关怀,共同营造出爱的氛围。我希望作者能用细腻的笔触,去展现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付出,如何汇聚成强大的力量,温暖人心。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越来越近,但精神上的连接却有时变得疏远。这本书的出现,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思考如何去连接,如何去付出,如何去“营造”属于自己的那份爱。 (

评分

哇,这本书光是书名就很有感觉耶!《在一个地方,用心营造爱》,听起来就让人心头暖暖的,好像能闻到淡淡的花香,或是感受到阳光洒在脸上的温柔。我一直很喜欢这种能触动心灵、带来温暖的书。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我们常常忙于追逐外在的成就,却忘了停下来,好好感受身边的人事物,更别说用心去经营一份情感了。这本书的标题就像是在提醒我,别忘了回归生活最根本的美好,那份纯粹的爱,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去浇灌,去呵护。 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带给我一些关于“地方”的思考。我们常说“家”,但“家”的定义到底是什么?它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还是一个充满了情感连接、承载了回忆与梦想的港湾?在这个“地方”,可以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工作场所、我们常去的咖啡馆,甚至是我们的内心深处。而“用心营造”,我觉得这四个字说得太好了。爱不是天生就会永恒存在,它需要经营,需要付出,需要细心观察对方的需求,默默付出,甚至有时候是默默的牺牲。我很好奇作者会如何描绘这种“营造”的过程,是那些平凡生活中的点滴感动,还是在面对挑战时如何坚守这份爱。 (

评分

) 光是听到《在一个地方,用心营造爱》这个书名,我脑海里就涌现出许多美好的画面。我总觉得,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地方”,可能是我们从小长大的家,也可能是我们现在安身的城市,或者是我们内心深处某个宁静的角落。而“爱”,就像是这个地方最美的风景,需要我们用心去栽培,去呵护。这本书的名字,传递出一种非常治愈和积极的力量,它提醒着我,不要在忙碌的生活中忽略了身边那些值得我们去爱,去付出的人和事。 我尤其对“用心营造”这四个字印象深刻。它不只是说说而已,更是一种行动的号召。在现代社会,很多关系都可能因为沟通不畅、缺乏关注而渐渐疏远。这本书的出现,我觉得就像是一股清流,能够引导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在生活中的角色,并且更有动力去经营那些对自己重要的情感。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分享一些触动人心的故事,或者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营造”爱的智慧。我希望它能够成为我的心灵指南,帮助我在自己的“地方”里,更好地去爱,去感受,去创造那份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温暖。

评分

) 我最近真的很需要一本能给我带来力量的书,而《在一个地方,用心营造爱》这个书名,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常常觉得,生活就像一场需要不断建设的旅程,而“爱”就是最重要的基石。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地方”,可以是物理上的家,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归属。但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都忽略了“用心营造”的重要性。这本书的名字,就像一个温柔的提醒,告诉我们,爱不是理所当然的,它需要我们投入真诚的感情,付出努力,才能让它开花结果。 我特别好奇,作者会如何探讨“地方”与“爱”之间的关联。是探讨如何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通过点滴的付出,让爱生根发芽?还是说,这个“地方”也可以是我们内心的一个角落,我们要用心去整理、去关怀,才能拥有丰沛的爱?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给我一些实用的方法,或者至少是能启发我思考的方向。毕竟,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都需要学习如何更好地去爱,如何去经营那些对我们而言重要的人和事。这本书的出现,无疑给了我一个绝佳的机会,去重新认识和实践这份“用心营造的爱”。 (

评分

) 拿到这本《在一个地方,用心营造爱》,第一个感觉就是它的质感很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封面设计也很雅致,有种让人想立刻沉浸其中的冲动。我一直觉得,一本书的好坏,除了内容,它的包装和设计也占了很大一部分。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极具画面感,让人联想到一个充满温馨与故事的空间,里面住着愿意付出真心去爱的人。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些画面,比如一个忙碌一天后回到家,看到餐桌上摆好的晚餐,或者是一个被精心布置过的阳台,阳光透过绿叶洒下斑驳的光影。这本书的主题,我想,就是要告诉我们,爱其实就藏在这些日常的细节里,等待我们去发掘,去培养。 而且,“用心”这两个字,我觉得特别有分量。在现在这个时代,很多关系都显得有些“快餐化”,似乎少了那份愿意花时间、花心思去经营的情感。而这本书,从书名就传递出一种“慢下来,认真对待”的态度。我个人非常欣赏这种价值观,因为我知道,真正的感情,一定是需要时间和耐心的灌溉才能茁壮成长的。我很好奇,作者会通过什么样的故事,来展现“用心营造”的真谛?是关于爱情、亲情、友情,还是对生活本身的热爱?我期待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心灵上的启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并且更有动力去爱,去经营。 (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