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与师长面对八卦小团体的必修课程。
看见,就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开始
每个人都曾参与或涉入霸凌与排挤事件
想做些改变,却找不到突破困境的破口
那是因为你我都正身陷「黑羊效应」的暗幕而不自觉
在求学过程或职场生涯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曾目睹、听闻甚至是涉入过排挤或霸凌他人的事件。但有别于勒索或是为了某项政治利益等目的外,另一种却是群体没来由的敌视一个对象,理由却只是无关痛痒的小事例如「他很胖」、「他成绩很差」、「他个性过于内向」、「他太引人注目了」等理由造成众人群起围攻。不想成为加害者和受害者的人,选择冷眼旁观、却不曾向老师或主管等有权力改善这种现况的人反应,最后直待受害者转学、离职,或是彼此毕业才让这出血腥闹剧画下句点。
这就是「黑羊效应」,由黑羊、屠夫、闲杂人等所构成的群体献祭仪式。黑羊的过错微不足道,甚至根本就没有错;屠夫也非大奸大恶之徒,不是为了利益而去伤害他人;闲杂人等以为置身事外就事不关己。黑羊越是示弱与讨好,就强化屠夫的下手力道,时间让关系成为日渐扩大的死结,无人能解。待黑羊消失后,一切才恢复平静,彷彿从未发生过一样。但回头细想事件最初的成因,却没人提得出来。伤痛却会留在被害者身上,久久不能复原。
本书借由作者陈俊钦医师的剖析,带领读者透过各种角度去认识被害者、加害者和旁观者的心理进程,顺着他的指引一窥着个囚禁着你我的巨大黑幕是如何被建构与瓦解,以及当自己身陷其中时又该如何自救,一步步让伤口癒合,回归生活的正轨。
本书特色 有群体出没的地方「霸凌」与「排挤」就不会消失。受害者就像是白羊群中最醒目的黑羊,一举一动都是被人挑起攻击的原因。而霸凌者也不见得是坏人,却被群体意识逼迫,成为持刀的屠夫,在一旁的闲杂人等则成了沉默的白羊不敢吭声。这场好人欺负好人的困局便构成了「黑羊效应」…
◎受害者--无助的黑羊
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们他们要这样对我?即便做得再好也没用,我都低声下气了他们为什么更愤怒,该怎么做才能逃离这种生活?
◎加害者--持刀的屠夫
总之,一定都是他的错,我们才是正确的。他是不可能悔改的,这些讨好我们的行为都是虚伪的假象,一定要好好制裁他!
◎闲杂人等--漠视的白羊
反正两边一定都有错。还好我跑得快,不然就是我就成了受害者。我才不想被牵扯进去,他们爱闹自己去闹就好了,跟我又没有关系。
名人推荐 全国家长团体联盟理事长 吴福滨
东吴大学心理系副教授 林蕙瑛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心辅系教授 邱珍琬
靖娟儿童安全文教基金会执行长 林月琴
儿童福利联盟基金会执行长 陈丽如
律州联合法律事务所主持律师 赖芳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