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HD儿童认知行为亲子团体治疗:专业人员手册(附简版光碟)

ADHD儿童认知行为亲子团体治疗:专业人员手册(附简版光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为作者临床工作上的课程讲义,从研究资料之蒐集开始做起,逐渐累积其他的治疗学派观点,加上发展心理学的知识,并以认知行为治疗为其基本架构。出版本书的目的,是方便受过训练的儿童临床心理师有好的临床工具可以使用。

   本书分「专业人员手册」及「父母手册」,两本手册各随书附赠内容较为精华的精简版光碟,以方便临床工作上使用。除此之外,本书是以针对有足够认知能力的 儿童,以认知行为治疗法及採问题解决取向,训练儿童掌控注意力历程、找出问题、订出行为目标、做计画、执行计画、做成效评估,并特别强调强调人际和谐。

  有了基础的训练之后,将问题解决的能力训练应用于注意力缺陷过动症儿童所面临的四大次级问题:人际冲突、愤怒情绪、自卑(对自己有负面的想法)、学业低落或起伏不定(不努力的管理)。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黄惠玲


  ◎学历:
  国立台湾大学心理学研究所博士

  ◎经历:
  高雄医学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
  高雄医学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精神科、小儿科兼聘临床心理师
  
  ◎现职:
  国立成功大学行为医学研究所教授
  国立成功大学附设医院精神科兼聘临床心理师

图书目录

准备篇
PART 1 第一次父母团体
PART 2 第二次父母团体
PART 3 第三次父母团体
PART 4 第一次儿童团体
PART 5 第二次儿童团体
PART 6 第三次儿童团体
PART 7 第四次儿童团体
PART 8 第五次儿童团体
PART 9 第六次儿童团体
PART 10 第七次儿童团体
PART 11 第八次儿童团体
PART 12 第九次儿童团体
PART 13 第十次儿童团体
PART 14 第十一次儿童团体
PART 15 第十二次儿童团体
PART 16 第十三次儿童团体
PART 17 第十四次儿童团体
PART 18 第十五次儿童团体
PART 19 第十六次儿童团体
PART 20 第十七次儿童团体
PART 21 第十八次儿童团体
PART 22 第十九次儿童团体

图书序言

序言

  2006年11月07日写于高雄医学大学心理学系研究室


  这一本书是临床 工作上的课程讲义,历经了十一年,从研究资料之收集开始做起,逐渐加上其他的治疗学派观点与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以及累积十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最后以认 知行为治疗为基本架构撰写而成。这十一年来投入许多的心力,然而总是不断继续改进,每年都想着应该要出书,却又想要做得更完美!今年,我首度将它集结成 册,经过半年的再度检视,也该提给出版社出版了,以方便受过训练的儿童临床心理师有好的临床工具可以使用。

  这本讲义的完成,我要感谢许多人

  首先要感谢几位精神科医师给我的支持,如果不是她/他们给我行政上的支援与医疗工作上的支持,我就无法继续累积临床工作经验完成这本讲义。

  第一位要感谢的是王雅琴医师,她像好友一样,转介临床个案参加我的研究或治疗团体,跟着她做儿心团队工作,非常的愉快且有成就感!

  第二位要感谢的是杨品珍医师,她也转介非常多的临床个案给我,此外,她的豪爽与信心感,也是让我不至于中断临床工作的主因,有了多年的持续之后,这本讲义也就更加完整了。

  第三位要感谢的是陈正宗医师,他协助建立临床心理师的训练制度,提供行政上的支援,让我专心做儿童临床心理工作与训练学生工作,免除一些行政阻碍。

  第四位要感谢的是颜正芳医师,他不仅转介临床个案给我,而且他的耐心也最能陪伴我的学生度过难捱的实习。

  第五位要感谢的是杨明仁医师,他持续支持我在儿童临床心理的工作,让我带领的儿童认知行为治疗团体持续运作,这本课程讲义才有机会集结成书。

   接着,我要感谢赵家琛教授。赵教授有美国加州的心理师执照,在美国工作八年后回到国内,当她从美国回来后,就主动与我接触。我常请教她一些临床工作问 题,她都很有耐心的跟我讨论,让我常常被她的丰富临床工作经验感动!我们也就一起合作,边做临床工作,边合作发表临床研究论文。

  我还 要感谢我的学生群,以下让我按时间的顺序来叙述。王意中,是我指导的学生中第一位投入注意力缺陷过动症研究的人,没想到我就此把焦点放在注意力缺陷过动症 的研究。翁敏嘉,除了随我钻研注意力缺陷过动症之外,也是第一位协助我撰写这本课程讲义的人,我们的方式是我口述与她一起讨论,她执笔我改稿,完成第一 版。

  此后,几乎每年都有一位学生用同样的方式,跟我一起逐渐增厚这本讲义。杜娟菁、伍秀蓉、谢玉莲、何采谕、许芳卿、李家蓉、陈盈 如、许建中、黄舜琪、王亭力、罗翔尹、蔡佳萦、卢滢媛、石昱棋、蔡晓葳、廖婉如等,我很感谢她/他们的帮忙与协助,相信经过训练后使用这本课程讲义的儿童 临床心理师也会非常感激她/他们,因为有了她/他们的努力,大家的临床工作变得有效率与有成效了!

  我要特别感谢许芳卿,她的文笔好,把整个课程讲义做大幅增稿与修饰工作,让小朋友与父母易于阅读。有了芳卿的文笔基调之后,本课程讲义的增修工作就更加容易进行,我只要抓住芳卿的笔调,增修也就不会突兀,而仍然能够保持容易阅读的特质。

  我要谢谢曾经参与过团体的父母与小朋友。我喜爱这份课程讲义,这个课程也会带给心理治疗师正向的情绪,加上父母与小朋友快乐的参与,每週三晚上都是很快乐的带团体时间。

   我坐在高雄医学大学心理学系的团体治疗室,与小朋友、父母围绕坐一圈,讲课给小朋友听,带领小朋友讨论与演练,又陪着小朋友玩游戏,顺便把最近教过的技 巧让小朋友应用;我有一种错觉—白天我是大学生或研究生的老师,晚上我变成小学生的老师!不管如何,有这些小朋友与家长的参与,这本课程讲义才能完成。而 这本课程讲义也是为小朋友与家长而写的。

  最后,我要谢谢我的家人。我的先生振铭,一直支持我做我想做的学术工作,最后发展为学术性的 临床研究工作。儿子君朴与女儿君蕙,是我生活中的重心,维持我稳定的生活型态,我非常疼爱他们,也感谢他们体谅我经常忙着做研究与临床工作。还要感谢我的 姊姊毓秀,不断关心与协助我,这本课程讲义能够出版,是她支持我克服人生万难的具体成果。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他们的温暖是我的人生动力来源!

  2008年3月19日写于高雄医学大学心理学系研究室

   停了一年,没有带团体的压力,因此有了时间重新反思整个团体。二十二次长达六个月的团体,确实太长了,该如何精简?如何更有效的处理临床上多变的个案类 型?于是精简版(本书附赠的光碟)就出来了。精简版一共只有十一次,包括父母团体两次,亲子团体九次。这本书里也一併叙述了精简做法。

  近年来,实证基础治疗是很重要的要求,本书可以做为治疗 手册,并进一步收集资料,以验证本治疗手册的成效。

  2011年3月9日写于成功大学行为医学研究所研究室

   2009年6月15日至9月2日,我有机会到美国生活与游学两个半月。头两个月就住在哈佛大学心理学系馆(William James Hall)旁边的学人宿舍,当时正值暑假,也没有什么学术演讲活动可以参加,我只有逛逛该系,参观该系,看看走廊上的展示,以及最新的研究海报展后的论 文。每天早上我会穿过哈佛大学非常美丽的校园,跟着一群赶着上班的人穿过校园草地中间的小径,赶到哈佛广场去上我的课。

  每週会有一天 傍晚,在我回家的路边,也是心理学系馆边,会有个市集,我也会採买一些农场品回家做菜。我也碰过哈佛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在该市集场地摆摊,桌上摆了一堆漂 亮纸包装的糖果,牌子上写着「只要十五分钟做个小实验,你就可以得到一袋」。经过实验摊很多次之后,我实在忍不住想要那些漂亮包装的糖果,于是就向前走去 表明我想做这个小实验拿糖果,原来是社会心理学在做有关欧巴马正在推行健康保险政策的态度调查,我说明我的背景,学生也同意我填完问卷,我拿了漂亮的糖果 快乐的回家去!

  这期间,我去了两趟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并住在李丽卿家里。丽卿是我在高雄医学大学心理学系的学生,我找她做了两件事, 一件是组织高医学生们去辅导高雄地方法院观护人室的保护管束青少年,另一件是进行研究并将成果写成一本书出版。透过丽卿的安排,我去参访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的自闭症中心,有机会仔仔细细看了两天,收获很多。

  结束在波士顿的行程之后,我就改到纽约,住在曼哈顿。每天排满各种各类的活动,白 天晚上都有,跟着游客们闲晃、逛街购物、吃馆子、听音乐会、看戏剧等。在7月底时,我发现去尼加拉瓜瀑布玩可以便宜一半,所以临时订机票与安排交通,跑到 加拿大去住瀑布旁最邻近尼加拉瓜瀑布的旅馆,马蹄型瀑布气势澎湃,一天十八个小时(扣除夜晚十二点后关灯的时间)百看不厌,日出日落实在太美了。

   这种生活改变我的心态,觉得人是可以世界各地游动的。回到台湾还在时差转换调适的日子,就接到成功大学行为医学研究所游一龙所长的游说电话,他说了许许 多多的好话,并说我只要答应就好,我不需要做什么事。我感觉什么事情都是游动的,所以就很快的答应了。就这么样离开了我以为会待一辈子的高雄医学大学,转 换到成功大学。

  我进入成功大学行为医学研究所后,负责儿童临床心理学相关课程,并开始临床指导教学工作,由于必须给学生讲义,于是终于决定交出稿子正式出版这一本书了。

   我非常感谢在高雄医学大学心理学系接受我指导的学生,有他们的努力,这本书才能够完成,有许多部分都是我口述然后由他们写出来。在这个长达近十五年的漫 长写讲义过程中,我要感谢非常多位学生。首先要感谢翁敏嘉,她先起草写下来的动作。感谢许芳卿,是她有写书的想法,并把架构底定。感谢黄舜琪,是她把讲义 内容丰富化。

  感谢石昱棋与蔡晓葳,是她们的努力而有精简版出来。感谢高宗仁,他最能够带领儿童们进行游戏,他也把一些活动加进去。此 外,我还要感谢其他的学生,共同参与治疗团体的带领,并进行团体前与团体后的讨论,每一届学生都很认真的讨论与思考,然后把我们的讨论结果修正加入讲义 中。这些学生有李家蓉、陈盈如、许建中、吕嘉华、罗翔尹、蔡佳萦、王亭力、卢滢媛、廖婉如、李惠浈、曾名宜、林信佑及元沙君等。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