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他们会唱歌仔戏 第一次听到慧礼法师讲述他在非洲行脚的故事时,对生长在台湾的人来说真是超级震撼,你难以想像竟有如此贫困的地方,竟有人用此方法在生存,你相信吗?师父说在坦桑尼亚,雨后的街灯下,聚集一群扑捉飞蚁的人,将捉到的肥胖白蚁折去翅膀,大口地往嘴里塞,问他们为什么要吃白蚁?答案是白胖飞蚁富含蛋白质,生吞比吃维他命还营养,在感伤之余还真佩服他们这种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
在马拉威,师父认养的上千位孤儿,分布在马拉威境内10个孤儿院中,当修女们将师父认养的11位小孤儿找出来时,看到这群2岁到4岁的小孩,心都紧了一下,他们围成一小圈,不哭也不闹,就只瞪着一双大大的眼珠子看人,因为是师父认养的,所以倍感亲切,师父说:「看到纯洁的孩童让我们了解到,人种尽管有不同,但不能因人种不同而产生彼此的对立抗争,是黑人,是白人,只是一生一世因缘业力的显现,黑人有可能转世为白人,白人也有可能转世为黑人。」
与师父结缘多年,对他发愿五世轮回为非洲和尚的行谊,十分推崇,也由于师父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昭,明华园对社会公益事情也不惜余力,只要师父征召,一定鼎力赴会,一来随着师父的慈悲理念前行,二来将歌仔戏的种籽散播出去,不但宣扬文化也把跨国界无私的大爱精神远播到非洲大陆去。
到马拉威若不是亲眼目睹,绝对想不到时值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还有这么多人,过着四、五十年前台湾人过的生活,真是难以想像,也体现出师父的慈悲心,若没有他的奔波及十方大德的护持,这些孩子们可能还餐风饮露,过着有一顿没一次的日子呢!
在马拉威的几天中,每天早上孩子们起床打坐、学习佛门礼仪,听到这群黑皮肤的非洲孩子口中唸着字正腔圆的「阿弥陀佛」佛号,都不禁热泪盈眶,看到他们一个个学着孙悟空翻滚时的专注神情,还开心地说:「这是我们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看着孩子们唱歌仔戏时,有模有样的唱腔,真不敢相信,他们的语言天份这么好。
有人说人生只要心存信念,就算走在荒漠中,也会找到甘泉的,一枝草一点露,这是师父的信念,在马拉威他实现了这个梦想,正在教这群「新非洲人」如何拿钓鱼竿钓鱼,在他们人生的未来路上,有更好的选择机会,而不是只给他们鱼吃。
飞过大半个地球,看到这么多来自台湾人的爱心,出钱出力盖房舍、当志工,此时我们的爱心早已跨越过肤色种族的不同了。
推荐这本记载黑暗大陆跨国界的关怀书,让我们每一个人微小的力量,化聚成无远弗届的能量,相信师父的慈爱就如生长在沙漠中的绿荫,沁人心凉,永志难忘。
明华园戏剧团 当家小生
阿弥陀佛关怀中心荣誉执行长
孙翠凤
自序
只要你看到了,肤色不是问题。
行脚非洲二十余年,见到大部份的非洲人处在贫穷、饥饿、疾病的境遇里;是命也好,是运也罢;总是悲惨,总是难堪。有人见了贫穷、饥饿和疾病,等于遇上困难和障碍,能到非洲弘法的出家人也如凤毛麟角之难求。但当我来到这辽阔的非洲大地见到贫穷、饥饿和疾病的境遇时,却如见到创造光明、快乐和希望的机遇,使得内心澎湃,奋勇直前,共奔苦难,创造光明。
2001年在南非南华寺的建设告一段落后,决定更深入非洲,来到马拉威。以马拉威的现况,爱滋病人口约四百多万人,平均年龄37岁,孤儿110万。所以马拉威除了贫穷、饥饿以外,爱滋和孤儿就是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了。
为此我发愿在马拉威布兰岱(BLANTYRE)兴建阿弥陀佛关怀中心,收养孤苦儿童,关怀爱滋病患。作为一个修行人,心中想到的,是要将外界的痛苦、烦恼吸纳进来,每个人的心都可以是制造慈悲的工厂。以痛苦、烦恼为素材、为养份,经过自我心性的转化,释放出光明、希望和快乐。阿弥陀佛关怀中心也是如此,将马拉威最严的社会问题─爱滋和孤儿,吸纳进来,经过中心的关怀、养育和教育,将来释放出来的必是带给马拉威的光明、快乐和希望。
马拉威阿弥陀佛关怀中心只是一个模式,一个开始,很快的在赖索托、史瓦济兰、莫三比克等国家陆续成立阿弥陀佛关怀中心,积极的展开孤儿认养的爱滋安养的工作。
行脚非洲,深深感受到佛门的慈悲与佈施众生的胸怀,当我荣获全球热爱生命奖章时,我体认到:「荣誉的背后有不计其数的默默付出,而我并没有做什么事,所有的事都是信徒在做,我只有穿针引线罢了!」
会出版这本「黑暗大陆的遗珠阁」一书,目的在展现出一种超越种族藩篱的关怀。当我们看着这一群有着天真无邪脸庞的小孩时,深切体认出:人种尽管不同,但不能因人种不同而产生彼此的对立抗争,全世界所有的人种应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资产,不论是黑人、白人、黄种人,这都是一生一世因缘业力的显现,黑人有可能转世为白人,白人也有可能转世为黑人……。
「法传非洲」是披荆斩棘、一步一脚印的工作。每一位有爱心善念的义工们出钱出力,秉持着贤行愿之力,深心相信「新非洲人」的梦有一天会实现的。
但愿所有认同「法传非洲,续佛慧命」的善心人、有缘人,能如蚌壳一般将所面对的烦恼、痛苦、融合同化后,转烦恼为菩提,化痛苦为快乐,为人间带来光明,为众生带来希望,共同为制造一颗慈悲的心而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