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变聪明,先懂自己笨在哪!
愈有钱就愈快乐?如何克服集体盲目?
避开17个自欺欺人的思考陷阱,
你也是人生胜利组!
★「看进去发现很有趣,有点欲罢不能……」《任何人都会有的思考盲点》获中广「赵少康时间」介绍推荐
★博客来心理励志畅销书《任何人都会有的思考盲点》醒脑续作
★全书都在讲你笨,但你会愈读愈聪明。──《赫芬顿邮报》 你可能有察觉到: ◎吃到饱一定要吃够本。(沉没成本谬误)
◎喜欢的人唱歌再五音不全,还是觉得他可爱。(光环效应)
◎网路论战,丢出的证据愈多,两阵营反而辩得愈厉害。(反作用力效应)
◎戴上能量手环,体能彷彿真的变得好了。(后此谬误)
读到远古部落笃信跳舞祈雨,你会嗤之以鼻;但当现代某大厂商跳出来拍胸脯保证:戴上「能量手环」保证精神、体力会变好,全球买单的人前仆后继。心理学家要告诉你,这两者的耍笨程度和其背后的原因一模一样,都是「后此谬误」在搞鬼,让你误把不相干的两件事认定为因和果。至于能量手环的功效如何?经证实:完全没有宣称的功效。一个盲点,就足以让我们做出无数不理性的行为。这些大脑的自动驾驶模式,出包频率比你想的还要高。
心理学家早就知之甚详的是: ◎帮对方一点忙,你就会喜欢上对方。(富兰克林效应)
◎电影男主角高一点,你会喜欢他多一点。(光环效应)
◎伴侣一起做些有挑战性的事,会比较相爱。(生理激发的错误归因)
◎穿上黑衣,就会变得比较强悍。(衣着认知)
◎如果可以匿名,你也会做坏事。(去个人化)
人类如何耍笨,比你清楚思考盲点的企业界与江湖术士又是如何耍你,作者在书中用大白话逐一为你清点。觉得自己不可能那么笨?!(心理学家有料到你可能这么想,赶快读读「自我强化归因偏误」)。
思考盲点抢先读: ◎盲点3:富兰克林效应
富兰克林收服一名政敌,就是利用了这种人性的弱点。他在当年以文字品味卓越闻名,他故意写信向这个政敌商借一套「非常稀有而且有趣」的书籍,这人不但受竉若惊,而且之后对他一路相挺。原本讨厌你的人,因为在不得不的情况下帮忙你,之后变成喜欢你,C/P值这么高的盲点,不了解就太可惜了!
◎盲点5:光环效应
明知有些男影星个儿不高,但在电影中却看起来永远比女主角要高,是因为片商深知光环效应可以让你爱屋及乌,而身高就是那个「屋」。光环效应指的是,一个人只要一样好,你就容易觉得他样样好。身高、外貌皆是容易触发此效应的那「一样好」。在企业界也是同理,消费者一旦对某企业或品牌产生认同,就自动会为他们隐恶扬善,也难怪有些企业会把形象摆在品质前头。
名人推荐 中国广播公司董事长赵少康、城邦出版集团首席执行长 何飞鹏 强力推荐
自满是裹着糖衣的毒药,这本书就是解药;人的自信是哈哈镜,这本书就是修正液,让你看清平凡的自己。—The A. V. Club
有点清楚,有点不舒服,但绝对是人类自欺欺人的详实纪录。—玛丽亚.波波瓦 (Maria Popova),Brainpickings.org
把有益身心的心理学研究淋上有趣的故事调味,吃下这聪明药你会知道自己是谁,更知道自己被谁包围。—亚历克西斯.奥海宁 (Alexis Ohanian),Reddit.com 共同创办人
一针见血……麦瑞尼全书都在讲你笨,但你会觉得愈读愈聪明。—《赫芬顿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
这书就像心理系的王牌明星教授给我们上课,回家还不用写功课。—《今日心理学》(Psychology Today)
写得太好了。内容丰富又读得下去,这书说的是万物之灵怎么会变成万物之零。—李察.韦斯曼 (Richard Wiseman),着有《心理学家教你59秒变A咖》(59 Seconds)与《让你瞬间看穿人心的怪咖心理学》(Qurikology)
想变聪明,得先知道自己笨在哪里,这点这书会告诉你。—大卫.伊葛门 (David Eagleman),神经学权威
你以为你有自由意志?看完本书再决定也不迟,让这本聪明的书诉说你笨在哪里。—威廉.庞士东 (William Poundstone),着有《如何秤出你的头有多重?》(Are You Smart Enough to Work at Google?)
精采绝伦……读完这书,你会默默把大脑的自动导航关掉。—艾力克斯.博斯 (Alex Boese),着有《一夜七次猫:史上最真实的77个疯狂实验》(Elephants on Acid)
我们都知道群众盲目是个问题,读完这本书,你会知道群众盲目是什么问题。—大卫.希洛塔 (David Sirota),专栏作家、广播节目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