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身处体验经济时代,「大量客制化,风格品取代规格品」已是时势所趋,如何创造特色化商品或帮助顾客自我实现,已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策略思维。何况,被宠坏的消费者已成为挑剔刁蛮的专业顾客,他(她)们要的不只是需要,更是想要,甚至是无以名状的渴望。一旦理性功能成为消费基本条件后,能提供感性认同的商品或服务,才是消费者所青睐和积极追寻的,这时,购买的意念就不再纯然是以功能为主,要能彰显感性价值才是掳获顾客芳心的主要关键。
回顾80年代前后的日本,因品质差异化策略奏效,而成为叱咤一方的经济强权(Japan as Number One),完美臻善的品质,让她打趴全球竞争对手,当时可真是意气风发,大有放眼天下谁与争锋的气概,她不只是雁行理论的领头雁,更是欧美先进国家的学习对象,但曾几何时,锋芒渐偃,在失落了20年后,原本行之有序的雁群被腾空出世的飞龙-中国大陆所冲散,各国均重新在找寻自己的定位。海崃两岸具有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又能包容尊重各国的多元文化,而且民间活力充沛,在面对西方向东方倾斜和体验经济当红的挑战下,两岸产业有极佳的条件在此转折点上成为体验经济的萌发要角。
鑑此,作者参考近年来和中卫中心同仁一起在工业、商业、农业和文创产业等方面的工作心得和辅导成果,予以精心汇编成册,一方面纪念中卫制度推动三十周年庆,另一方面则将历年来研究、观察与实务推动的心得,做成有系统的记录和分享,虽有不尽完美之处,但起心动念就是希望台湾产业发展除了赢在起跑点外,也能赢在转折点上。此外,也希望借由两岸关系和缓之际,加速推动由「两端在外,中间在内」的产业结构,并跨步进展为「两岸合作,中华创造」的新产业形态,期能真正达成调结构、促发展的目的。
本书从体验经济的挑战说起,强调「心」经济的到来,投入元素已由有形的土地、资本、劳力转为无形的创意、美学、文化,因为无形的元素更能发挥无限的力量,它们都是农、工、服务等各行各业创造差异化和特色化所需具备的元素。
产业界限愈来愈模煳,行业的特色优势被移植借用,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普遍现象,产业经济发展已由一产农业、二产工业、三产服务业,彼此相互交融贯通,堂而皇之的进入六产的体验业。不只是投入元素不同,顾客的消费行为也有巨大的改变,消费者不强求天长地久,而更想要曾经享有,特别是在供过于求的竞争环境,他们是更「讲究」而非「将就」。因此,企业经营绩效将由顾客「满意度」和「市占率」延伸到顾客「共鸣度」和「心占率」。
换言之,顾客要的是感动的品质和感性的价值,感质就因此而成为体验经济的核心。感质不同于质感,质感代表身体与材料或产品接触的感觉,而感质是顾客与商品互动沟通的感受,需具备高质美感和深度体验,且能拨动内心深处的感性琴弦。感质是六产经济的共同语言,包括A (attractive, 魅力)、B(beauty, 美感)、C(creativity, 创造)、D(delicacy, 精致)、E(engineering, 感性工程)等五项。作者据此描述感质过程(A,C,E)与感质结果(B和D)的应用手法,希望兼顾论述和应用的需要。
在阐述过体验经济的心法(文化、美学、创意)与手法(ABCDE)之后,本书用更多篇幅介绍它们应用在农业、工业、服务业、文创产业的本土案例。这些案例虽然大都不属于所谓的高科技行业,但融入了在地的人、文、地、产、景等元素,也适当的组合魅力、创造,与感性工程等感质元素,发展出企业自我特色,以满足消费者对美感和精致的渴望。企业经营不再以功能和价格取胜,而是以创造顾客价值为诉求重点,故能引发消费者的体验和共鸣,并产生难忘的回忆,如顾客因为你的服务而获得成就或感到尊荣,而让他(她)们很骄傲地成为你产品的代言人或粉丝,你将有机会发展成独特风格的名牌。
本书的付梓得力于古秀基的整理编校,论述探讨卓参张淑华的博士论文精华,和吴宜萱、陈豊中、刘丽兰、范安登、吴丽琼、吴姣蕙、王娟秀、李彩嘉、苏源标、陈秉嘉、黄雅菱、许立忠、许文治的从旁协助,以及同仁陈振昌、张维华、杨仁奇、陈耀魁、李琼瑶、朱家贤、周育乐、叶神丑、任忠敏、姜述尚、廖本盛、詹伟正、吴志立、姜欣伶、王玮诚、黄俊仁、朱培康、许石城、张纣微,和家人苏好、苏娇、锦常、姬妹、锦民、丽姬、瑛穗等的支持鼓励,在此,谨致上最深谢意。还有,立川渔场蔡志峰、蔡志强,芝林欧梅如、陈瑞芳,银川米赖兆炫、梁美智,乔山罗崑泉、何月欣,帕莎蒂娜许正吉,欣叶方苓,寒舍施邵伟,胡须张张永昌,和九份茶坊洪志胜等业界先进提供相关资料与图片,并接受访问,以及张启人、刘圣文、罗吉吾、许智伟、樊秉鑫、洪村明、陈冠荣、张远茂、吴宗宪、简衍琮、游志华、洪柏声、黄玮如、林干文、林孟丽、陈明礼、姜彦孝等辅导顾问,提供多年的经验,在此一併致谢,也以此书祝福皇硕和映尹成家立业,幸福美满。
本书虽力求严谨完整与亲和有感,但因产业范围涵盖甚广,仅能重点择要为之,如有疏漏或出处记载不全之处,尚祈海内外贤达先进不吝指正并予包涵。
中卫发展中心 总经理 苏锦伙
推荐序
产业六级化开创企业新蓝海 近十余年来,台湾产业发展从工业经济走向体验经济,过去长期束缚在制造思维的窠臼下,业界面临了不知该如何从工作场域走向生活场域的经营窘境;政府也亟思因应对策,以期有效引领业界建构未来体验经济的图像,自2003年起,经济部先后推动「创意生活产业发展」、「感质中小企业推动」、「三业四化」、「产业优化」…等计画,鼓励业者进行转型升级或新创事业发展,借由落实产业六级化,来开创国内经济蓝海发展的新契机。
为了寻找台湾经济的新活水,苏锦伙总经理所带领的中卫发展中心团队,在政府相关单位的支持下,长期致力于产业文创化与文创产业化的辅导和研究,成果亮丽丰硕。在这过程中,苏总经理一本初衷的主张,借整合一级产业的生活智慧、二级产业的生产效率,与三级产业的生命感动,将商品的附加价值扩大到整个产业价值链,所提出「一级」+「二级」+「三级」或「一级」×「二级」×「三级」=产业「六级」化的观点,极富说服力与前瞻性。也就是借由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的优势组合或融合,再加上体验业的「创意」、「美学」、「文化」等投入元素,综整归纳出产业六级化的成功关键要素,为台湾产业的转型发展找出可行之道。
本书难能可贵的完整剖析来自农业、工业、服务业与生活产业等不同领域的体验企业典范,因作者皆参与其中,故能深入从跨领域整合、团队合作综效,以及融入感质元素,创造感性价值等六级化的思维与作法进行检视,精辟的论述,定能对于产业调结构和促发展带来关键性的影响力。例如:每年出口超过八千万条观赏鱼的芝林企业,结合生技研发和产业聚落开创出新营运模式,致能带领台湾萤光鱼走上国际舞台;由巨大与美利达领军的双核心体系「A-Team」,重新定位台湾自行车为休闲精品而成为时尚代言人;对食材斤斤计较,每道菜都是一个故事的「欣叶餐厅」,让常民文化的台式料理成为精致佳餚而叫响了台菜的名号…等,这14个本土精彩案例,既深且广地展现了在体验经济环境中台湾新产业型态的丰硕成果。
『六产达人』这本书的出版,除了见证台湾推动产业六级化的发展脉络,同时也是国内首见剖析体验经济发展现况的着作,内容深入浅出,充满知性和感性,写理论也重实务,寓意隽咏富含深意,值得大家用心赏读,谨此向读者郑重推荐。
经济部部长 杜紫军
推荐序
一产六级化,建构台湾农业新价值 自古以来,农业乃立国根本,面对全球产业迈向体验经济发展之际,台湾农业正值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目前所面临的挑战包括从业人口高龄化、生产规模过小、饮食消费习惯西化,以及年轻一代普遍认知农业是辛苦劳累、社会地位低落、利润微薄的产业…等若干结构性的问题,而这些难解的环节无不点滴的侵蚀着我国农业向上发展的根基。
展望未来,农业发展不但要跳脱只依赖劳力耕作、生产初级农产加工品的传统思维,更要向其他领域的成功经营模式取经,把体验经济的「创意」和「在地」元素融入农产业中,将农业从头到脚来个大变身,打造成为有魅力、有感动、有商机之创意生活产业,借此改头换面来重新活化农村经济,并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
本书就读者最为关心的热点话题-「农业该如何幸福转型」,提出了若干饶富新意的看法和见解,咸信将能在体验经济的浪潮中,为台湾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些许前瞻性的策略思维。
关于这点,可从书中所提的两个论点来一窥堂奥,其一是以一级农业为基础,结合二级工业及三级服务业的优势,进行跨产业的组合(1+2+3=6),或融合(1×2×3=6),促成生产、加工、贩售等一条龙式的产销发展,也就是六级化的营运模式,对于提升台湾农民收益和振兴农村经济,极具策略指引之参考价值;其二是产业六级化核心-感质元素的加值应用,它整合魅力、美感、创意、精致,与感性工学等五项感质元素,协助业者透过研发创新、商品设计、生活美学、与流程体验,型塑企业独特风格,提高产品附加价值,进而引发顾客心灵的感动与认同。
此外,要特别点出本书的另一特色,是将农业实践一产六级化过程中的筚路蓝缕及点滴甘露,以细致感性的笔触娓娓道来,书中所描绘三家农企业的错综转折历程,都在在说明他们是如何以过人的智慧和胆识,以先驱者的角色,运用创新产品及服务模式,将那些跨领域的劲活能量注入在农业的血脉里,让原本已行将老化枯萎的企业体,在一阵及时雨后纷纷冒出翠绿盎然的全新生命力,这些活鲜鲜的标竿案例,对于亟欲探索转型之道的农友们,无亦有着如醍醐灌顶般的感悟和启发。
本书前半段宏观精辟的论述和后半段多元精彩的案例,一再验证了六产经济的名言:「如果你只侷限以农产食材收费那只是一产农业;如果你就工厂产品收费,那只是二产加工业;如果你就营销活动收费,那只是三产服务业;产业六级化之最高境界,是要造就顾客与你互动过程所获得的喜悦与健康来收费,农业加值了才是体验企业的真实。」
相信以台湾农业坚强的研发能力、灵活的中小企业及勤劳的创意农民,只要善用过去的技术、经验与优势,并融入体验经济的感质元素,朝着农业「一产六级化」营运模式前进,必能开创出有感有情的台湾农业新价值,进而创造一波波的农业新贵传奇。作者有多年的理论钻研和实务操作经验,想借由一产六级化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农友乡亲们,不妨用心看看『六产达人』这本书怎么说,或许能得到一些领悟。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保基
推荐序
转型升级从消费者的感受做起 『六产达人』是一本关于产业发展与体验经济的书,作者苏锦伙先生长期任职中卫发展中心总经理,具有厚实的产业发展和管理知识。2002年我正在推动A-Team时,也受到苏总经理与中卫发展中心的大力协助,顺利导入丰田式生产管理体系,才能使A-Team的业务顺利推动。
当从苏总经理递交这本『六产达人』,并且在详细阅读过后,觉得这是一本从消费者的感质为要素,体验生活态度与价值主张的好书。任何产业,都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目的,消费者会以魅力、美感、创造、精致及感性工程,来带动他的感动品质和感性价值。苏总经理对此有深刻的体验,也做了详尽的说明。
A-Team当初要转型时,我们也在思考该如何转型升级?台湾的自行车产品要如何大幅超越?其实,答案要从消费者的感受做起,消费者要的是产品具有创新性,要有魅力,要有美学和工艺设计,这些趋近于感性的诉求,正是苏总经理所提到的核心感质。
其次,体验亦是消费者认定品牌的重要依据,不论是欣叶餐厅及胡须张的商业达人,或是诚品书店及九份茶坊的生活达人,都是本身早已建构良好的核心感质,让消费者亲身体验,感受其与众不同的优势,从而建立起对该品牌的信赖度。
苏总经理学识经验俱丰,对事理有独到的分析和看法,工作多年所汇集的知识与经验的累积,犹如一座宝库。当他着书立论之际,就如同从宝库中挖掘,信手拈来样样皆是精品。这是一本非常值得阅读的好书,内容之精采和可读性自可期待,金标特为序推荐。
巨大机械董事长 刘金标
推荐序
让台湾各级产业都成为六产达人 此次承蒙中卫中心苏总经理的厚爱与看重,邀约为中卫中心制度推动30週年庆特别出版的『六产达人』一书作序,深感荣幸。
犹记得在1983年时,台湾经济正面临全球化时代的来临,机械业也同时遇到转型及升级的瓶颈,当时经济部部长赵耀东先生本身也是麻省理工机械硕士出身,其深刻了解机械工业是国家的基础工业;因此,在1983年3月份整合主要台湾工具机业共同成立中华民国精密机械发展协会,迄今已超过三十年,本人也有幸担任第六、七届理事长。由于赵前部长相当了解单打独斗的企业模式已无法应付全球企业竞争力的冲击,共存共荣的核心价值成了产业提升竞争力的致胜武器。
有鑑于此,在1984年7月1日率先于工业局成立中心卫星工厂制度推动小组,即是中卫中心的前身,我记得当时亦成立生产自动化服务团为企业界迈入生产自动化提供许多谘询及服务,为1990年代的台湾工业自动化及产业上中下游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苏总经理学识涵养俱佳,有幸与他认识超过二十多年,最初从他担任工业局一组副组长兼中卫小组执行秘书开始,即在业务上有所接触并倚重中卫小组的协助与帮忙,直至1990年7月1日其正式改组为财团法人中卫发展中心后,在各方面互动日益频繁。尤其,台中精机于1994年参与中卫中心所承办之国家品质奖申请活动,有幸获得第五届国家品质奖企业奖之殊荣,为此更加奠定本公司与中卫中心共荣互惠的合作关系。
进而在2006年6月于台中市举办工具机产业高峰论坛中,在中卫中心的努力整合及居中妥为扮演着体系媒合者、机制建构者和体质调整者的角色下,共同推动M-Team联盟近九年的光景,如今已遍地开花并带动台湾工具机业者共同体认精实管理的重要性,以精实管理为业界的显学及共同基础,积极整合上中下游、提升业界的全球竞争力,以培养业界在国际市场打群架的实力。
『六产达人』这本书可说是中卫中心累积二十余年来,一路秉持之政策使命、担任政府之智库、提供产业策略、协助产业转型,在产业发展的每一个重要的关键转折点,为一产农业、二产工业及三产服务业作优势之融合与组合,产生同业或跨业整合的最大综合效应,不管〈1+2+3=6〉或〈1x2x3=6〉皆期许让各级产业能成为六产达人,进而让台湾的综合竞争力能于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本人再次由衷感谢中卫中心苏总经理及其各位同仁一路以来对台中精机的支持与协助,以及这九年来对M-Team联盟的推动与展开;相信,本书的出版定可为台湾的产业注入一股新的改革思维,让台湾的各级产业都能成为六产达人。
台中精机董事长 黄明和
推荐序
蓄积六产能耐 厚植台湾文创软实力 台湾经济两兆双星发展「科技产业」,确实带来经济成长,创造奇蹟,全世界有目共睹,相继这几年的「资讯产业」快速成长及全球化后市场的剧变,「文化创意产业」应运而生,已成为创造台湾经济动力之主轴,也惠及各产业如繁星般灿烂,更赋予新世代的意涵,令人赞叹。
而台湾具优势之「创意生活产业」,于2003年经济部工业局及中卫中心苏总经理锦伙先生积极致力于「创意生活产业」的推动,创新经营模式;催化食、衣、住、行、育、乐各领域之新商品的展现,与人文文化的贴心服务,「创意生活产业」有别于其他传统产业,它是从一、二、三级产业加上服务业(1+2+3=6)的加乘效益。由于苏总经理率领的团队,积极辅导「创意生活产业协会」的会员,不断创新发展突破,获致丰硕成果,同时意识到对「产业六级化」价值的全面提升发展,因而也增强了各业者的竞争力!台湾此刻能有新创意、新发展,苏总经理曾扮演主导与催生的角色,居功厥伟。
敬佩苏总经理10年前倡导、辅导、教导具前瞻性「创意生活产业」的全面发展,并整合「创意生活」的优势业者,厚植台湾文创软实力,达到六产的效益。
长期来为台湾文创默默耕耘、付出,推动「六产」的发展,这一领域的达人苏锦伙总经理,在众人期盼下,愿将10多年来他投入创意生活产业的心血,及其累积的丰富经验,用文字着述,分享两岸三地华人世界的朋友们,内容精彩极具价值。因为他的全力投入,席不暇暖于各地奔波,见多识广、建树良多,本书多是他的心血结晶,实务纪实,值得再三品味学习,谨此郑重推荐『六产达人』这本好书。
君达育乐集团董事长 尹纯绸
推荐序
从品质到感质的六产达人 过去,笔者因着担任国家品质奖审查委员会召集人的机缘,参访过许多经典案例,有感于品质是企业的基础,如缺乏全面品质管理能力,企业发展与愿景将沦为空谈。企业想要脱颖而出、赢得荣耀,除了创新求变外,对品质立场的坚持必须毫不妥协,然企业的魅力要形于内、扬于外,则需以品质为经,感质为纬,建构出足以激发顾客心灵感动的产品和服务,让上门的顾客个个都能带着一份满满的感动回去,这才是现今企业必须努力追寻的目标。
这些年来,台湾产业发展由农业转为工业,进口替代转至出口扩张,造就台湾经济奇蹟,再由工业进入科技产业与服务业;产业消长显示台湾经济发展的重心,逐渐由一产农业转至二产工业,再由二产工业进入到三产服务业。如何在三产服务业后,找到下一波产业转型成长力道,已成为攸关台湾经济未来能否否极泰来,荣耀再现的关键课题。
在新一波产业转型过程中,作者苏总经理所带领的中卫发展中心,在协助政府政策推动及计画执行上,扮演极为关键性的角色,除带动国内「创意生活产业」、「感质中小企业」、「中坚企业跃升」等重要计画的催生和发展外,并竭尽心力进行产业辅导、培育业者,把台湾丰沛厚实的文化和创意软实力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充分展现商品的原真性,发挥独具风格力的竞争优势
台湾产业目前正处在转型期,经济重心逐渐由传统制造业转向科技服务业,进而再升级为体验业,而消费者需求也从商品的功能导向,进一步延展到其背后的意义认同,文化和美学逐渐成为感性商品和感动服务的重要元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除具有良好「功能」和「品质」外,还需组合包含魅力、美感、创意、精致、感性工程等五大「感质」元素。借由这些感质元素的巧妙运用和极致发挥,才能将蕴涵的无形资源化为令人惊艳的显性力量,进而突显经营的差异化和特色化,使之成为企业脱颖胜出的利器。
苏总经理为清楚诠释箇中奥妙,将十多年来投入产业六级化的心血结晶,以及自行深潜钻研所得到的若干前瞻性见解,前后费时约二年时间,撰述『六产达人』一书,以浅显易懂、精辟透彻的论调,借由学理阐述及案例解说,详细剖析业者如何运用产业六级化心法和手法,来型塑企业的蓝海未来,内容具体详实,直陈核心,极有可看性。
本书完美的结合了中卫中心的核心能耐与辅导精粹,内容丰富精彩,兼具论述探讨与实务操作的精要说明,应可提供管理学系与工工学系做为未来发展或个案教学的重要参考。本人受作者之託有机会优先赏读,深感荣幸,在翻阅全书后,有感于作者学养如同万千丘壑,却静水流深,这些隐藏在产业背后的知识能量倘若缺乏系统性、分析性、知识性且带有感性思维的说故事方式呈现,我想外人是难以一窥堂奥的。以作者细致的观察、严谨的验证、翔实的撰写,相信必能带领读者从追求「品质」进入到「感质」的境界,让每位读者都能成为挑战体验经济的「六产达人」。
政大名誉教授 林英峰
推荐序
从商业模式的ABCDE 到体验经济的ABCDE 『六产达人』体验经济大解密一书,系财团法人中卫发展中心在苏锦伙总经理带领下,多年来推动创意生活产业体验经济的成果。本书透过中卫中心实际辅导的案例,针对创意生活产业的生活主张加以审视与省思,并透过『六产达人』个案的解码,把许多成功的案例,如何运用「体验经济」把「生活主张」转换成创意,以满足消费者透过不同的生活风格,完整体验不同生活型态的乐趣。「六产达人」的体验经济大解析,揭开生活创意产业成功的密码,建构了从ABCDE的商业模式到ABCDE的体验经济,简要说明如下:
在全球化的竞争下,「全球市场,在地设计」已经是设计创意的趋势。「文化」是一种生活型态,「设计」是一种生活品味,「创意」是经由感动的一种认同,「产业」则是实现文化创意的媒介、手段或方法。因此,文化创意产业是设计透过文化创意,经由产业实现一种设计品味,形成一种生活型态。
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模式就是把美学(aesthetics)变成产业(business),需要创意(creativity)与设计(design),然后把ABCD的成果,透过电子商务(e-business)行销出去。即所谓「始于文化,形于设计,用于生活,成于品牌」的ABCDE的文化创意商业模式,体验经济这个产业链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
另一方面,所谓「体验经济」是一种生活的意义与情感的满足,透过感性价值的五大感质力:魅力(attractive)、美感(beauty)、创意(creativity)、精致(delicacy)与工学(engineering)的呈现,建构出独特性进而引发顾客心灵上的喜悦与感动。即所谓「美学经济」ABCDE感质产品的内涵,当我们面临如何把「文化」与「创意」变成「生活产业」的困境时,『六产达人』一书,提供了我们如何利用「体验经济」的概念,以「六产」的神奇魅力,孕育隐型冠军的产业六级化。假如您同意上述的观点,那您不能错过这本-『六产达人』。
台湾创意设计中心董事长 林荣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