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心障碍者个别化服务计画实用手册(附光碟)

身心障碍者个别化服务计画实用手册(附光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身心障碍
  • 个别化服务计画
  • 特殊教育
  • 辅助工具
  • 资源整合
  • 教案设计
  • 心理辅导
  • 康复治疗
  • 光碟附赠
  • 实用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个别化服务计画(ISP)乃根据专业评估结果,产生一份符合个人条件与需求的服务内容,其服务流程大致可分为:「谘询建档」、「试托与评估」、「订定计画」、「计画实施」、「评量」、「转衔∕转介」及「追踪∕终止服务」等七大阶段。ISP也是一种服务单位与家长∕家属对服务使用者实施服务安置与辅导评量的书面契约,更是为服务使用者提供未来一段期间之服务规划的蓝图,其对于服务使用者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以累积了多年的专业服务表单为基础,借重多位资深专业服务人员之实务经验,汇整有关ISP的相关服务表单,共同编制完成了《身心障碍者个别化服务计画实用手册》。本手册提供专业服务人员在ISP规划、服务执行及督导和管理之参考使用,期使ISP之内容及操作有较本土化的经验模式,使个别化与多元化的服务理念得以落实。
  
  本手册从汇整表单到出版,育成走了十二年,其间历经无数次的讨论、谘询、试做与修订。期待这本《身心障碍者个别化服务计画实用手册》的出版,能提供给在照顾服务现场的社福伙伴一份具参考与运用价值的工作宝典。

著者信息

召集人简介

黄素珍

  现职: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顾问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暨社团法人台北市智障者家长协会早疗督导

  学历: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四十学分班结业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系特殊教育组毕业
  台北市立女子师范专科学校毕业

  经历:
  第八次全国身心障碍福利机构评鑑委员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办理台北市城中发展中心主任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暨台北市智障者家长协会专业团队特殊教育师
  台北市国民教育辅导团特殊教育小组辅导员
  国小自闭症巡回辅导教师
  国小启智班教师

编辑委员简介

赖光兰

  现职: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执行长

  学历:美国圣约瑟大学特殊教育学硕士毕业

  经历:
  第八次全国身心障碍福利机构评鑑委员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办理台北市永明发展中心主任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附设台北市私立育成裕民发展中心主任

胡宜庭

  现职:社团法人台北市智障者家长协会总干事

  学历: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毕业

  经历:
  台北市社会福利联盟总干事
  中华社会福利联合劝募协会复审委员
  第六、七次全国社会福利机构评鑑委员
  新北市身心障碍者就业服务顾问
  台北市身心障碍者就业谘询委员会委员
  社团法人台北市智障者家长协会社工督导
  台北市政府社会局社工员

陈秀娟

  现职:社团法人台北市智障者家长协会办理台北市弘爱服务中心主任

  学历:空中大学社会科学系毕业

  经历:
  第八次全国身心障碍福利机构评鑑委员
  社团法人台北市智障者家长协会办理台北市弘爱服务中心组长
  财团法人第一社会福利基金会第一儿童发展中心教保员

潘竹芳

  现职:
  台北市士林北投早疗社区资源中心协同教保督导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新北市幼儿潜能开发服务站教保督导

  学历:实践家政经济专科学校家政科毕业

  经历: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办理台北市永明发展中心主任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办理台北市永明发展中心早疗组教保组长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办理台北市永明发展中心早疗组教保副组长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办理台北市永明发展中心早疗组教保员
  台北市文林国小启智班长期代课教师

马海霞

  现职: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办理台北市南港养护中心主任
  社团法人中华民国残障联盟理事长
  财团法人阳光社会福利基金会董事长

  学历:国立台湾大学复健医学系毕业

  经历:第七次、第八次及第九次全国身心障碍福利机构评鑑委员

郑芬芳

  现职: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办理新北市爱育发展中心主任

  学历:实践家政经济专科学校社会工作科毕业

  经历:
  财团法人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八德服务中心主任兼台北市北投老人服务中心主任
  财团法人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社工组组长
  财团法人伊甸社会福利基金会社工员

吴淑珠

  现职: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办理台北市永明发展中心主任

  学历:文化大学国际贸易学系毕业

  经历: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办理台北市永明发展中心组长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办理台北市永明发展中心早疗组副组长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办理台北市永明发展中心早疗组教保员
  财团法人第一社会福利基金会第一儿童发展中心教保员

王舒娴

  现职: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办理台北市城中发展中心成人组副组长

  学历:长庚技术学院幼儿保育系毕业

  经历: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办理台北市城中发展中心成人组教保员

责任编辑简介

朱小绮

  现职: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高级专员

  学历:东吴大学社会工作学系硕士班毕业

  经历: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附设台北市私立育成和平发展中心主任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社工组长
  社团法人台北市智障者家长协会社工员

黄晓玲

  现职: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研发组组长

  学历:
  国立中山大学社会科学院高阶公共政策硕士专班毕业
  东海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毕业

  经历:
  高雄市政府劳工局机要秘书
  屏东县议会第十五届议员
  台湾劳工阵线副秘书长

许铭麟

  现职: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研发组研究员

  学历:实践大学家庭研究与儿童发展研究所毕业

图书目录

壹、依据
贰、编制历程
参、适用对象及时机
肆、个别化服务流程暨使用表格图


伍、使用表单与填表说明
  基本资料表(表一)
  初评能力检核表(表二)
  观察纪录表(表三)
  服务需求及资源连结状态表(表四)
  摘要表(表五)
  家长意见/期待调查表(表五之一)
  服务使用者兴趣调查表(表五之二)
  服务使用者能力综合摘要表(表六)
  年度评估暨计画摘要表(表六之一)
  个别化服务评量纪录表(表七)
  单元训练活动/社区适应训练计画(表八)
  社区适应训练暨活动人员配置表(表九)
  社工组处遇计画表(表十)
  社工组服务纪录表(表十一)
  专业团队服务纪录摘要表(表十二)
  ISP督导纪录表(表十三)
  专业团队服务申请表(表十四)
  转介表(表十五)
  会议纪录表(表十六)
  ISP修正意见表(表十七)

陆、参考范例
  基本资料表(表一)
  初评能力检核表(表二)
  观察纪录表(表三)
  服务需求及资源连结状态表(表四)
  摘要表(表五)
  家长意见/期待调查表(表五之一)
  服务使用者兴趣调查表(表五之二)
  服务使用者能力综合摘要表(表六)
  年度评估暨计画摘要表(表六之一)
  个别化服务评量纪录表(表七)
  单元训练活动/社区适应训练计画(表八)
  社区适应训练暨活动人员配置表(表九)
  社工组处遇计画表(表十)
  社工组服务纪录表(表十一)
  专业团队服务纪录摘要表(表十二)
  ISP督导纪录表(表十三)
  专业团队服务申请表(表十四)
  转介表(表十五)
  会议纪录表(表十六)
  ISP修正意见表(表十七)

附录 服务使用者能力检核评估表
光碟内容:身心障碍者个别化服务计画实用表单

图书序言

发行人序
  
尊重差异.个别服务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以下简称本会)是由台北市智障者家长协会的家长们及社会大众为了让心智障碍者得到终身完善的服务,共同筹募基金而成立。
  
  本会身为服务心智障碍者的团体,能深切体会家庭照顾心智障碍者的辛苦。父母必须竭尽所能协助心智障碍的孩子在各方面成长,还要面对来自社会或体制的压力,如果不是无可计量的爱,真的是无法承受。也因为这爱,本会在创会陈节如董事长的带领之下,坚决相信每个人都是独特与唯一,透过爱心、耐心与专业的支持服务,每一位心智障碍者都能快乐的学习、成长并认真的生活。
  
  随着社会的变迁,本会在服务心智障碍者的观念与运作上,已由过去以训练心智障碍者自我照顾能力为主的观念,转为倡导让心智障碍者以自身的能力去参与、体验及学习社会生活,因此服务提供者应力求精进自己的专业知能。为使服务提供者奠定更专业的服务知能,本会慎重决定要将历年来所发展且正在使用之专业服务表单,汇集成册发行出版,俾有系统地提供有需要的专业服务人员参用。在此特别感谢在特殊教育领域有卓越贡献的黄素珍老师,愿意贡献心力给予专业指导与审稿,也谢谢参与出版计画的机构主管协力撰稿,共同完成这本《身心障碍者个别化服务计画实用手册》。
  
  我们也知道,像这样用于服务特定对象的专业书籍,其市场性与可能的利润相对有限。当我们寻求专门出版专业书籍的心理出版社协助时,即马上获得该出版社林敬尧总编辑的支持,内心充满感动。感谢心理出版社愿意承接本书出版事宜,让本会辛苦的智慧结晶得以问世,也提供更多在身心障碍服务领域的机构及专业人员多一种可选择参考使用的工具书。
  
  透过专业服务表单系统化的实行与评估,将促使专业人员更能重视心智障碍者特殊的需求及个别的差异,并运用合适的服务方法与策略于服务之中。期盼更多人能一起为心智障碍者的服务做出贡献及努力,以期他们能积极参与社会并提升其生活品质。
  
  财团法人育成社会福利基金会
  董事长刘贞凤
  2014年8月
  
召集人序
  
提升专业知能确保服务品质

  
  个别化服务计画(individualizedserviceplan,以下简称ISP)乃根据专业评估结果,产生一份符合个人条件与需求的服务内容,其服务流程大致可分为:「谘询建挡」、「试托与评估」、「订定计画」、「计画实施」、「评量」、「转衔/转介」及「追踪/终止服务」等七大阶段,本手册所使用表单亦是由此七大阶段发展而来。由此可知,ISP乃是一种服务单位与家长(属)对服务使用者实施服务安置与辅导评量的书面契约,更是为服务使用者提供未来一段时期之服务规划的一种纲目、指标及蓝图,其对于服务使用者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有鑑于此,为增加ISP应用的时效性与服务完整性,育成基金会及所属单位遂在多位资深专业服务人员之实务经验下,开始汇整有关ISP的实施计画、实施步骤、单元训练活动/社区适应训练计画等相关表单,共同编制完成了《身心障碍者个别化服务计画实用手册》。此手册除清楚阐述法条依据及编制历程外,亦提供完整个别化服务计画服务流程表单及拟定范例,以作为专业服务人员在ISP规划、服务展开过程及督导和绩效管理中参考之用,期使ISP之内容及操作有较本土化的经验模式,使个别化与多元化的服务理念得以落实在服务计画中。
  
  笔者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二十年,曾获颁「师铎奖」、「金驼奖」等殊荣,2002年2月自教育岗位退休,蒙前董事长陈节如女士厚爱,于2002年至2012年间委以育成城中发展中心主任乙职,2012年4月从主任职务办理退休后,衔命担任出版小组之召集人,期间共召开出版小组会议十四次,并与研发组幕僚人员进行小型会议及电话讨论不下十数次,历次会议皆战战兢兢、逐字逐句再通盘检视,深怕有所疏漏。希冀本手册编制能协助教保员作为拟定ISP的参考以确保服务品质,然其中做法与说明或有不尽完善、周全之处,尚请诸位先进不吝指正。
  
  出版小组召集人
  黄素珍
  2014年8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退休多年的教育工作者,曾有机会接触过一些特殊教育领域的工作。那时候,对于如何为身心障碍的孩子提供“个别化”的教育和支持,我们都还在摸索阶段。现在看到这本书,感觉像是看到了时代的进步。它不仅仅关注到了身心障碍者的“需求”,更强调了“权利”和“尊严”。书中对于如何倾听孩子的声音,如何尊重他们的选择,这些内容让我非常感动。我特别赞赏书中提到的“生命历程”的视角,这意味着服务计划并非是短期行为,而是需要贯穿一个人的一生。这让我想到,如果早些年有这样的指导,我们也许能为更多的孩子提供更长远的帮助。虽然我不再直接工作,但我会把这本书推荐给我的年轻同行和那些有需要的家庭,相信它能够帮助更多的人理解并实践身心障碍者个别化服务的真正意义。

评分

我在一家非营利机构担任项目经理,负责多个与身心障碍者相关的服务项目。在项目的设计和评估过程中,我们一直致力于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身心障碍者个别化服务计划”是我们工作的核心,但如何在有限的资源下,为每一位服务对象提供真正有针对性的计划,一直是我们的挑战。这本书就像是为我们项目团队提供了一套“锦囊妙计”。它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系统性的需求分析,如何根据分析结果制定 SMART 原则下的服务目标,以及如何选择最有效的干预策略。更重要的是,书中对于“持续评估与调整”的强调,让我们意识到服务计划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反馈和变化而动态调整的。这本书中的范例设计和表格模板,也为我们标准化流程提供了便利,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记录项目进展,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评分

我是一名身心障碍者的家属,一直以来,我都在为如何更好地支持我的亲人而焦虑。虽然社会上有很多关于身心障碍者支持的资讯,但很多内容都过于笼统,无法真正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这本书的到来,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长辈在循循善诱。书中关于如何理解身心障碍者的独特需求,如何与他们建立信任,以及如何在家中营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这些内容都说到了我的心坎里。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沟通技巧的讲解,很多时候,我们因为沟通不畅而产生误会和摩擦,如果能掌握更有效的方法,相信我们家庭的凝聚力会更强。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这本书的语言非常通俗易懂,让我能够轻松地理解其中的概念,并尝试将其应用到我与亲人的互动中。这不仅是对身心障碍者的服务,更是对整个家庭的赋能。

评分

作为一名正在攻读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我对“身心障碍者个别化服务计划”这个概念一直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渴望。过去的课程中,我们接触了不少理论知识,但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服务,始终是学习的难点。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们搭建了一个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它不仅仅是条文式的指导,更是在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服务对象深深的关怀与尊重。书中关于“赋权”和“自主”的理念,让我看到了服务工作的更高追求,不再仅仅是满足基本需求,而是要激发服务对象的潜能,让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自己的生活中来。我还注意到书中强调了多专业合作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未来进入职场我来说非常关键,因为我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合作才能提供最全面的支持。这本书绝对是我学习路上的重要参考资料,我将反复研读,力求将书中的精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简直是一道曙光!作为一名长期在社区服务一线工作的社工,我深切体会到为身心障碍者提供真正“个别化”服务的难度与重要性。以往,我们虽然努力,但总觉得在制定方案时,像是摸着石头过河,缺乏一套系统、可操作的指导。这本书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不像市面上很多理论书籍那样空泛,而是充满了大量的实践案例和具体的操作步骤,几乎可以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去思考、去设计、去执行一个真正符合个案需求的“个别化服务计划”。光是看目录,我就被那些细致的章节划分吸引住了——从需求评估的维度,到服务目标的设定,再到具体干预策略的选择,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全。尤其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提到了如何运用科技手段来辅助服务,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学习,并将书中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我的工作中,相信这会大大提升我服务身心障碍者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