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东豊雄建筑生涯 集大成之作
台湾真正首座前卫建筑—— 台中国家歌剧院,
已在台中市落成,不只是台湾的新地标,
也是世界建筑地图上的九大新地标之一。
台中国家歌剧院由 2013 年普立兹克建筑奖得主伊东豊雄设计,
这是全世界第一座由「管状结构」构成的无接缝式连续体。
伊东豊雄以「壶中居」形容台中国家歌剧院,
期许它既是表演艺术场地,也是空间艺术场所,
既是本地居民活动的生活休闲场所,也是世界瞩目的新表演艺术象征。
美声涵洞更将是一种新形态的地标,一个会唿吸的组织,
一个结合「机构」与「都市」、「艺术」与「生活」、
「内」与「外」的网络,一座新时代的几何构造物。
本书详细剖析了这座新锐建筑划时代的设计理念、
伊东豊雄如何在国际竞图中击败札哈.哈蒂等强敌,
又如何与台湾的营造公司联手克服独步全球的 3D 曲墙建筑工法;
并深入描述台中大都会歌剧院如何蜕变升级成台中国家歌剧院的故事,
以及这座国家表演艺术中心将如何扭转城市的命运、开创新局。
名人推荐 建筑美学和创意改变一个城市的印象,所以台中需要一个地标性的建筑,
台中国家歌剧院这栋建筑物,突破了现有设计方法所有的概念,
现在我相信它会成为世界上最有名的一个歌剧院、也是全世界都佩服的建筑物。
它会让台中在国际间更出名。—— 胡志强(台中市长)
之所以花尽所有力气来做这么困难的建筑,最主要还是因为
感到既成的这些格子系统的方盒子建筑所散发的某种死寂,
就宛如是要让人类在里头迈向死亡、甚至是安乐死般的气氛,
因此试图透过这个案子来翻转这样的状态,
想要做出的是能够与自然相接、唤起人类生命力、
在当中感觉到无限生机的建筑 ⋯⋯
我想做出为人类、为生命存在的建筑!—— 伊东豊雄(2013 年普立兹克建筑奖得主)
你们在此创造出过去基于格子状系统的建筑未曾存在过的流畅感。
这栋建筑让我感到无比惊艳,并印象深刻,毫无疑问是一项杰作。—— 库哈斯(Rem Koolhaas,2000年普立兹克建筑奖得主)
台中歌剧院恐怕是在二十一世纪初兴建出来的建筑当中,
最棒、最极致的作品。—— 藤森照信(东京大学荣誉教授、知名建筑史学家暨建筑家)
台中歌剧院从竞图阶段一直到现在的完工,
是参与本案的重要关系者付出时间、心血与生命,所换来的成果,
包括市长的远见与坚持、设计者(伊东+大矩)的前卫创意与匠心独具、
施工单位(丽明营造)的慷慨赴义与奋战到底的决心、
以及全体人员在相互效力下,一点一滴所累积成就出来的 ⋯⋯
这毫无疑问是台湾当代最了不起的建筑奇蹟!—— 谢宗哲(本书作者)
第三章 美声涵洞/迈向自然系的仿生建筑如果将整个世界比喻为一条河流,
那么一般的建筑就如同是插在河流里的木桩一样。
木桩的内部与河流完全不具有关系性。
而我想做的建筑,则是像河流里的漩涡般的场所。
它既拥有自己的空间,同时也完全融合在河流的流动之中。
——伊东豊雄
「关于建筑的配置计画,伊东在设计上完全意识到做为公园里之歌剧院的现实处境,因此在操作上便採取了『无接缝』(seamless)的概念,试图让歌剧院建筑直接与都市交融在一起。换句话说,伊东在大都会歌剧院一案体现了他上述的『希望创作的建筑是一种犹如河流中之漩涡般的场所』的意念,也就是享受都市生活的人潮可由四面直接『流入』歌剧院这个『漩涡』中,而建筑物又得以直接纳入公园绿地里、并朝着自然环境延展(见图3-5a)。做为台湾追求在新世纪大建设(grand construction)的第一个音乐展演设施,伊东所设计的大都会歌剧院在完全混乱、但充满活力的台湾都市街道中,撷取了台中市民所喜欢的户外空间廊道特质,并发展出开放性公共建筑的一个原创性新类型。」曾成德教授如是说。
创造出洞窟般空间原型的衍生式格子系统
台中大都会歌剧院的结构系统,是以三维曲面构成的、犹如迷宫般之连续体的空间组织。看似无比复杂的这个迷宫空间,却是基于一个单纯而明确的原理所建构起来的:
先设定出以均质的格子所分割的两片平面,然后在各平面的格子里以市松状(格子中的颜色相互交错)画出圆,上下两块平面里的圆彼此做出一格的错位。将各个圆以具有张力的膜加以连结的话,平面之间就会被这个由膜所形成的三维空间曲面隔出的两个空间所分割(图3-19)。将这个系统在垂直方向上加以重叠的话,被隔出来的两个空间,个别在垂直方向与水平方向上,都会成为连续的管状空间。如果格子与在那儿所画的圆尺寸均等的话,管状空间也会变得均质;不过只要将个别的尺寸加以变化、并将中心的位置偏移,那么空间的形状就会呈现不规则而复杂的变形(图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