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关于香港各族裔的生活故事。
香港从开埠以来,一直都有不同地方的人,因为不同的原因,来到这个城市居留/停留/滞留,过客的身份让他们既是「香港人」,也不是「香港人」。那么对于这些非华裔的「异乡人」来说,香港会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建构而成?而每一个人,对于「家」的想像又是怎样?他们追求的「归宿」又能否在这个城市里体现得到?
封面概念──面具
香港华洋共处了百多年,大家似乎早就习惯文化多元的社会面貌,表面看似互相尊重。但事实上这种所谓的「包容」,其实更加倾向是一种视而不见──是华裔好,南亚裔好,中东人好,欧美人种都好,总之你有你嘅生活,我有我嘅忙碌。
「唔好阻到我搵食!」所以,香港主流论调里的「排他性」并非建基于种族差异,而是在于有没有损害到「我」的利益。在这样的框架下,新移民便最受罪。因为大家最在意的只是社会资源有没有被分薄,但就从没有去关心他们人作为一个人,在新环境中的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结果,每一个新移民都像戴上了面具,成为了城市里「disappearance」的存在。然而,香港这里几乎九成九的家族,都是从他乡迁移过来。在我们未成为本地人之前,曾经都是异乡人,曾经都是新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