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失智 远离老人痴呆

预防失智 远离老人痴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失智预防
  • 认知健康
  • 老年健康
  • 大脑保健
  • 记忆力训练
  • 健康生活
  • 老人痴呆
  • 养生
  • 医学科普
  • 健康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失智症是一种只能事前预防,无法治疗恢复的疾病。

最全面完整的失智症书籍:
从认识失智、了解原因、判断征兆、预防保养到如何看护照顾一次搞定。

  10大失智症的征兆,教您如何提早预防降低失智风险。
  每天10分钟的健脑体操,活化大脑细胞。


  你知道生活上有哪些NG习惯是伤害大脑吗?
  如何吃的营养,轻松补脑不失智。
  面对失智症患者要如何照顾,如何延缓病情恶化。

  认识失智症!太重要了!
  随着人口的快速老化,失智症病患也日益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资料,目前全世界约有三千五百六十万失智症患者,每年新增七百七十万个案,即每几秒钟就会新增一个病患,此外失智症的罹病率跟年龄有很大的关系,年龄越大越是有罹患失智症的可能性。在60岁之前每十万人口中仅有十人会发生失智病例,60∼69岁的年龄群每十万人则增加到五百人发生,70∼79岁的年龄群中每十万人发生病例提高约为四千人,而85岁以上每十万人就有一万人会罹患失智症。随着高龄社会的兴起,平均寿命也正逐渐增加中,对此,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失智症患者。

  所谓的失智症就是过去俗称之痴呆症,此病症与一般所谓正常老化有很大的不同,失智症是一种疾病现象而不是正常的老化,很多家属都以为患者是老番癫、老顽固,以为人老了都是这样,因而忽略了就医的重要性,但是事实上他已经生病了,导致全面性的心智能力逐渐丧失,包括记忆能力、逻辑思考、判断力、知觉、方向感、理智学习能力及解决能力等,而初期病人本身并未感受到以上感官知觉的改变,仍保持意识清醒、身体功能良好,甚至仍具警觉性。由于此类病症为心智功能丧失而无法回复的,病情发展到最后阶段,心智功能就会完全丧失,甚至忘记自己是谁。

  失智症是一种无法痊癒,且会持续恶化的疾病,家中若是有人罹患了失智症,它所带来的影响,不会只侷限在病患本身,还会影响到身边的照顾者或是整个家庭。平均来说,病患从出现临床症状到死亡,整个疾病过程约八到十年的时间,对于失智症患者的家庭来说,往往承受着巨大的照顾压力与挫折,因此预防失智症要即时趁早以阿兹海默症为例,大脑内部病变早在失智症状出现的几年前就已开始不正常渐渐累积,慢慢侵蚀破坏大脑,最后造成认知功能减退,等到大脑细胞终于不堪负荷才会出现病症!所以要预防年老罹患失智症,必须在中年,甚至青年时期就好好保养大脑。

  照护失智症患者过程中,每个人都会犯下错误及遭受内心很大的压力及挫折,只能透过对病症知识的了解,经验的交流及体会患者的心理才能够在漫长的看护过程中继续努力,而不会被这无情的疾病给打败;随着老年化世代来临,失智症比例也将会大幅上升,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未来不会遇到失智症这个问题,不管是患者还是照顾者都会是一场恶梦的开始,因此认识失智症!真得太重要了!越早了解失智症,提早预防与及时发现治疗,失智症的患者及家属才能拥有高品质的生活。
《银发智趣生活指南》图书简介 献给渴望保持思维敏捷、享受高质量晚年的您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希望能够拥有一个充实、健康且充满活力的晚年生活。本书《银发智趣生活指南》并非一本严肃的医学专著,也不是简单介绍老年护理的工具书,而是一本全面、实用且充满乐趣的生活指南,旨在帮助中老年朋友们构建一个“动脑、动手、动心”的全新生活模式,让晚年生活如同精酿的美酒,越发醇厚甘甜。 我们的核心理念是:积极的参与是保持大脑活力的最佳良药。 本书将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如何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来优化认知功能、提升生活满意度,并建立紧密的社会连接。 --- 第一部分:大脑的“健身房”——认知功能的多维激活 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将日常活动转化为有效的“大脑训练”,而非枯燥的习题。我们相信,学习新事物、保持好奇心是抵抗思维迟缓的最有效途径。 第一章:重塑学习习惯——永不停止的“新鲜感” 我们探讨了“神经可塑性”在老年阶段依然强大的科学基础。书中不提供复杂的脑力游戏,而是提供一系列生活化的学习计划: 1. 语言的魅力: 如何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一门新的基础语言(如基础西班牙语或日语),重点不在于流利对话,而在于激活大脑中负责记忆和模式识别的区域。我们提供了不同难度级别的入门教材推荐和学习方法,如“词汇速记图谱法”。 2. 数字的趣味: 介绍如何通过兴趣导向的数字应用(如智能手机摄影的后期处理、家庭预算的电子表格管理)来维持对数字运算的敏感度。 3. 技能的传承与学习: 鼓励老年朋友们学习一项年轻人擅长的技能(如基础视频剪辑、社交媒体操作),强调“教学相长”的认知益处。 第二章:感官的唤醒与协调 大脑的运作离不开感官的输入。本章侧重于如何通过精细动作和感官体验来提升大脑的整合能力。 1. 精细动作的艺术: 详细介绍了传统手工艺(如编织、榫卯模型制作、书法)对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推理能力的益处。我们提供了从基础针法到复杂图案的循序渐进指导。 2. 味觉与嗅觉的记忆地图: 如何通过重现记忆中的菜肴,利用烹饪过程中的精确称量和气味辨识,来激活深层的情感记忆库。书中附有“气味记忆档案”的制作指南。 3. 声音的层次: 鼓励听古典音乐、爵士乐或民族音乐,并尝试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部,以此训练听觉注意力和模式识别能力。 --- 第二部分:身体即心智——运动与营养的“智慧配方” 身体的健康是思维敏捷的基石。本部分结合了现代运动科学和传统养生理念,提供了一套量身定制的“银发活力方案”。 第三章:非剧烈、高效率的运动哲学 我们摒弃了高风险的剧烈运动,转而推崇那些能够同时锻炼平衡感、协调性和心肺功能的活动。 1. 太极与流瑜伽的深度融合: 详细解析了如何将太极的“意念引导”与瑜伽的“呼吸控制”结合,创造出既能强健核心肌群,又能深度放松精神的练习方法。 2. 行走的力量: 介绍了“目标性行走法”,即在日常散步中加入认知任务(如寻找特定颜色的物体、计算路过的树木数量),将有氧运动与认知负荷相结合。 3. “碎片化”力量训练: 利用家中常见物品(如水瓶、装满米的袋子)进行低负荷抗阻训练,重点在于重复次数和动作的标准性,而非重量。 第四章:餐桌上的认知保护剂 营养学是防止大脑“燃料不足”的关键。本书重点介绍“地中海饮食”的灵活应用,并强调食物的“新鲜度”和“多样性”。 1. 油脂的智慧选择: 深入浅出地解释Omega-3脂肪酸的重要性,推荐了多种替代传统食用油的优质脂肪来源,如核桃油、亚麻籽油的家庭使用技巧。 2. 肠道与大脑的秘密通道: 详细介绍了富含益生菌和益生元的食物,以及如何通过自制发酵食品(如酸菜、酸奶)来优化肠道菌群,从而间接支持神经系统的健康。 3. 草药与香料的运用: 探讨了姜黄、迷迭香、肉桂等常见香料在日常烹饪中的使用,以及它们被认为具有的抗氧化潜力。 --- 第三部分:连接的艺术——情感与社交的滋养 孤独感是影响晚年生活质量的隐形杀手。本书第三部分致力于建立和维护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及管理情绪,保持内心的平和与韧性。 第五章:构建“三圈”支持系统 我们提出了构建老年人社交支持系统的“三圈模型”: 1. 亲密圈(家庭与老友): 如何有效地沟通,避免代沟带来的隔阂,并建立互相尊重的互动模式。 2. 兴趣圈(社团与爱好小组): 如何发现并加入与自己兴趣相投的群体,并扮演“贡献者”而非仅仅是“接受者”的角色。 3. 互助圈(社区服务与志愿工作): 强调志愿服务对提升自我价值感和维持社会角色的重要性,并提供入门指导。 第六章:情绪的“减震器”——培养内心韧性 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失落,培养强大的心理韧性至关重要。 1. 正念练习的简化: 介绍不需要长时间打坐的“微正念”技巧,如专注地品尝一杯茶、认真聆听一首歌,将正念融入日常琐事。 2. 叙事疗法: 鼓励老年朋友们整理和书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将过去视为宝贵的财富而非包袱。书中提供了引导式提问,帮助构建积极的人生叙事。 3. 幽默感的再发现: 幽默是一种强大的保护机制。本章收集了大量适合中老年人的轻松笑话和情景剧分析,鼓励将笑声视为日常必需品。 --- 结语:活出“高光”的下半场 《银发智趣生活指南》是一本实践手册,它提供的不只是理论,更是可立即执行的、充满乐趣的行动方案。它鼓励读者将晚年视为一个全新的、充满探索机遇的阶段。在这里,每一天都可以是学习新知、创造美好、享受连接的开始。我们期待本书能成为您手中那把开启丰盛晚年生活的钥匙。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小野真一


  生于1968年,曾致力于老年医学研究所,长年研究失智症及脑部疾病障碍,撰写过数篇健康专文,极力宣导预防失智症的重要性。现职担任多家企业的健康管理顾问。

图书目录

前言:认识失智症!太重要了!

Chapter 1 失智症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
一、大脑内部的组成结构/008
二、记忆的形成与储存/010
三、失智症患者脑部结构/018
四、造成失智症的主要原因及类型/022
五、各类型失智症的病程及症状/026
六、早期失智症的诊断与治疗/032

Chapter 2 如何成功老化不失智
一、失智症与正常记忆老化的区别/040
二、你一定要知道!失智症早期警讯及征兆!/042
三、失智症常见的精神症状及行为问题/044
四、生活中伤害大脑的错误习惯/046
五、谁是失智症的高危险群?/050
六、17个降低罹患失智症的健脑生活习惯/052    

Chapter 3 运动可以活化大脑,预防失智症
1、反向手臂训练运动,刺激大脑细胞的记忆功能/058
2、四肢协调练习,带动左右脑运转/060
3、打通僵硬的颈部,让流向大脑的血液更为顺畅/062
4、左右交叉运动,刺激大脑皮层促进脑部发展/064
5、上半身肌力支撑运动,保持大脑建康/066
6、手舞足蹈平衡协调练习,预防跌倒伤害/068
7、灵活大脑细胞的保健四大穴位/070
8、改变唿吸方式来提高大脑的含氧量/072

Chapter 4 如何吃出营养,杜绝失智症发生
一、造成失智症常见的营养问题/076
二、容易伤害大脑的错误饮食习惯/082
三、预防失智症的饮食营养法则/084
四、照顾失智患者的饮食原则/088
五、地中海饮食法,避免失智症的发生/090

Chapter 5 如何因应失智症患者的照顾及护理
一、了解失智症患者的内心世界/094
二、照顾者的自我心理调适/096
三、面对失智症患者的照顾及沟通原则/101
四、常见失智症患者生活问题及处理建议/104
五、哪些是需要预防及注意的安全防护问题/108
附录:失智症的社会资源协助运用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出版者 / 大智文化有限公司
Chapter1、失智症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
 
失智症是一种大脑疾病,它经常发生在六十五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上,是后天大脑认知功能退化异常的病症,简单说就是生病所产生不正常的退化现象;当疾病引起失智症时,大脑结构组织受到破坏,脑部细胞快速死亡萎缩,造成大脑功能渐渐消失,主要影响是记忆能力及思维逻辑的衰退,其次还会影响到其他认知功能例如:空间感、判断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定向力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思考障碍的症状;除此之外,患者还常伴随有妄想幻觉、个性改变、行为异常等精神问题,而且症状还会随年纪增长逐渐恶化,尤其是在发病的中后期阶段,受影响的人会忘记时间(不知道星期几、日、月,甚至是哪一年),忘记亲友(不知道谁是谁),迷失方向(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和失去自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最后严重到日常生活无法自理只能靠别人来照顾才能生存下去。
 
失智症症状主要是因为脑部细胞受损所造成的,大脑中具有许多不同的区域细胞,其中每个部位是负责不同的功能(例如:记忆能力、分析思考、情绪管理、问题判断和运动协调等)。当细胞在特定的区域被破坏,这种损伤会导致脑细胞的相互交流的功能受到干扰,该区域就不能执行其作用,其中记忆、思维能力的细胞最先会被破坏。
   
随着年龄增加,罹病失智症机率也会倍增,八十五岁以上长者几乎每三到五人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罹病后家属常因为不了解、不知道如何照顾、找寻资源等问题,造成家庭照顾者压力,延伸出许多的生活问题;失智症至今仍无法治癒,只能够避免病情恶化,因此如何预防及即早发现更显得重要,透过早期诊断,就能够提早介入治疗减缓失智症患者的恶化速度;预防上随时注意生活作息,活化大脑、饮食的规划,以及运动、训练记忆等,都 是可以延缓甚至阻止发病的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啊,我真的要好好謝謝這本書!我媽年紀大了,最近講話越來越容易忘東忘西,有時候講過的事情又重複講一遍,或是找不到東西,我都覺得有點擔心,怕是不是開始失智了。身為子女的,看在眼裡真的很不好受,很想做些什麼,但又不知道從何下手,上網查資料也是一團亂,資訊太多太雜,反而讓人更慌。這本書就像及時雨一樣,內容寫得非常淺顯易懂,完全不像那種很學術、很難懂的書。它裡面講了很多預防失智的觀念,還有一些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做到的練習,像是飲食建議、運動方法,還有一些刺激腦力的遊戲。我媽現在每天都會照著書裡的方法做,雖然我不能確定她會不會真的完全預防失智,但至少我感覺她的精神狀態比以前好了,記憶力好像也有點進步,不再那麼容易恍神。而且,這本書讓我學到很多關於失智症的知識,不再那麼害怕或無助。看到媽媽願意配合,我也覺得很開心,真的推薦給所有擔心家中長輩長輩健康的朋友們!

评分

身為一個忙碌的職業婦女,每天回家都覺得精疲力盡,對家裡長輩的關心有時候也變得力不從心。我爸最近常常說一些聽起來很奇怪的理由來解釋為什麼記不住事情,有時候我聽了心裡會毛毛的,擔心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找時間帶他去看醫生又覺得有點難,而且也不知道會不會被醫生唸說「想太多」。我偶然看到這本書,它的書名就直接點出我心裡最在意的事情,我立刻就把它買回家了。這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沒有把失智症寫得那麼可怕,而是強調「預防」的重要性,並且提供了非常具體的行動方案。它讓我明白,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可以透過調整生活習慣來降低失智的風險,這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事情。書裡面有很多生活化的例子,讓我很容易理解。我把書裡面的飲食建議記錄下來,盡量為家人準備健康均衡的餐點;我也開始每天陪爸爸散散步,聊聊天,也會跟他玩一些簡單的桌遊,這些以前覺得是「老人家才需要做的」事情,現在我才發現原來對我們自己也好重要。這本書讓我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更懂得如何關心身邊的長輩,感覺生活多了點踏實感。

评分

說真的,我家的長輩,也就是我奶奶,最近真的讓我很頭痛。她總是說她東西不見了,明明就放在眼前,或是問我同樣的問題好幾次,而且語氣都還很堅持。我真的很擔心她是不是得了失智症,每次帶她去看醫生,她就說我「庸人自擾」,要不然就是怕被人家貼標籤,死活都不肯去。我之前也買過幾本相關的書,但都寫得太專業,看了就想睡覺,不然就是講得太籠統,不知道該怎麼實際操作。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用了很多很生活化的例子,就像在聽朋友聊天一樣,完全沒有壓迫感。它不只談論失智症的「預防」,更重要的是,它也教導我們「如何與長輩溝通」,以及「如何察覺早期訊號」,這一點真的非常實用。我現在會試著用書裡教的方法,多跟奶奶聊天,聽她說話,也會適時引導她說出一些關鍵的詞語,看看會不會有困難。我也開始注意家裡的環境佈置,盡量讓東西擺放得更清楚明瞭,減少讓她感到困惑的機會。這本書讓我感覺我不再是孤軍奮戰,而是多了一個很有力的後盾。

评分

我是一位退休教師,以前總覺得自己腦袋還蠻靈光的,但最近常常發現自己記不住剛才看到或聽到的事情,有時候在腦袋裡搜括一個詞語也要找半天,心裡有點小小的警訊。雖然還不到「痴呆」的程度,但畢竟年紀大了,對於未來還是會有隱憂。剛好朋友推薦了這本書,我一看書名就覺得很有共鳴,立刻買來拜讀。這本書的內容比我想像的要豐富得多,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預防」,更是深入淺出地解釋了失智症的各種可能成因,還有不同階段的症狀表現。讓我最驚喜的是,書裡還有很多關於如何維持認知功能的科學化方法,例如學習新技能、保持社交活動、甚至是一些特定食材的益處等等。我現在每天早上都會依照書裡的建議,做一些簡單的居家運動,也會練習一些記憶力的小遊戲,像是記單字、背誦小段落。我還開始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雖然一開始有點手忙腳亂,但這也的確是書裡鼓勵的「刺激大腦」的方式。讀了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大腦保健有了更全面的認識,不再只是單純地擔心,而是有了明確的行動目標。

评分

這本《預防失智 遠離老人痴呆》真的讓我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我一直以來都覺得,人老了就一定會變笨,記憶力衰退是正常的,所以對於家裡的長輩,我也沒特別多想。但是,這本書徹底顛覆了我的想法。它讓我明白,失智症並非不可逆的宿命,而是有許多可以透過積極介入來預防和延緩的。書裡面的內容,從飲食、運動、睡眠,到心智活動、社交互動,都做了非常詳細的解析,而且提出了許多可行的建議。我最喜歡的是它強調「生活化」的預防方法,很多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輕鬆做到的,不需要花大錢買什麼昂貴的保健食品,或是參加什麼特別的課程。例如,我開始學著多吃一些對大腦有益的蔬果,也會鼓勵家人一起參與一些益智遊戲,甚至開始學習一些新的生活技能,像是烹飪一道新菜,或是簡單的園藝。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照顧長輩的健康,其實也是在為自己的人生做投資。它讓我對未來有了更積極的態度,不再對老化感到恐懼,而是充滿了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