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舌象是反映机体内脏的一面镜子,观察舌象可以直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判断疾病的属性、病情的轻重、危急等情况,故古人有「舌镜」之称。望察舌象是中医临证诊察疾病必不可少的一种诊断方法,称为舌诊。
舌诊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的医疗实践充分证明,舌诊是中医学中最具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亦是临床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为历代医家所重视。
本书是以编着者长期的临床诊疗实践中所积累的典型舌象资料为创作素材,又精心选取临床常见病的代表舌象图片,经汇总、整理而撰成。
全书分三章,第一章为舌诊须知,以简洁的文字概述舌的形态、结构、舌诊依据、临床意义和运用方法。第二章为舌象所反映的疾病,从舌质、舌苔、舌脉、舌觉4个方面来进行叙述。第三章为常见病舌诊,以具体西医病名为题名,介绍了近50种常见疾病的舌诊方法。每病必先简述其基本概念,其后介绍舌诊内容和中医简易疗法。
书中舌象图片清晰逼真,内容丰富多彩,既是舌诊快速入门的好帮手,又为舌诊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配有动态VCD光碟,光碟中动态介绍了舌诊方法及大量的舌诊图像。全书内容实用,简明扼要,文字精练,流畅适读;图文併茂,可读性、适读性极强。可作为广大中医学爱好者、医学院校学生的学习资料,又可供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参考。
在整个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献,并观察了几十万方例患者,拜访了多位民间医生和寺庙医僧。因此,本书所研究的成果,实在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因涉及面较广和篇幅所限,书中未能将众多的原作(着)者和被访者的姓名一一列出,在此谨表深深的歉意及衷心的谢忱和敬意。由于水平所限,复加时间仓促,书中谬误之处定然不少,敬请广大读者、同仁指出,以予斧正,我等将不胜感激。
浙江省江山市幸来特色医学研究所所长、理事长 周幸来 于凤林杏春书斋
我之前在大陆出差的时候,看到一本中医养生类的书籍,当时就觉得很有意思,叫《辨舌诊病速成》,还有个VCD。回来后在台湾找了很久,终于在这里找到了,真是太开心了!这本书真的颠覆了我对中医的认知。以前总觉得中医是老爷爷老奶奶才在学的,但这本书的“速成”和VCD的教学方式,让我觉得很现代化,也很容易上手。我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平时压力很大,经常失眠,而且肠胃也不是很好。以前看过一些养生文章,但总是感觉说不到点子上。这本书就不同了,它直接切入舌诊这个最直观的方法。我跟着VCD的指导,每天早上刷完牙,都会照照镜子,看看自己的舌头。你会发现,同一个舌头,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身体状况下,表现出来的颜色、形状、舌苔都是不一样的。最让我惊讶的是,书里详细讲解了舌头的不同区域对应身体的不同脏腑,比如舌尖对应心脏,舌根对应肾脏等等。我之前总是觉得心悸,但又找不到原因,看了这本书,结合我的舌象,我开始怀疑是不是跟我的睡眠质量和饮食有关。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自我诊断工具,让我不再是盲目地去养生,而是能根据自己的舌象,有针对性地去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而且,VCD里的老师讲课非常有条理,每一个舌象的特征都讲得很清楚,还会举例说明,学习起来一点也不枯燥。
评分说实话,我本身对中医了解不多,平时也只是一些皮毛的养生常识。这次偶然在朋友那里看到这本书《辨舌诊病速成(附VCD)》,当时就觉得挺特别的。尤其是那个VCD,我一直觉得学中医理论太枯燥了,有视频教学可能会好很多。拿到书后,我先看了目录,发现它把舌头的各个部分对应身体的各个脏腑都解释得很清楚,还有不同舌象的图片,看起来很直观。我最开始的尝试是跟着VCD学怎么看自己的舌头。老师讲解得非常细致,从舌头的颜色、形状、大小,到舌苔的厚薄、润燥、颜色,都有详细的示范。我发现,原来我以前一直忽略了自己舌头的很多细节。比如,我有时候早上起来会觉得嘴里有异味,舌苔也显得有点厚重,书上说这可能和消化不良或者胃火有关系。我平时虽然会觉得胃不舒服,但从来没往这方面想过。现在,我每天早上都会固定时间观察一下舌头,然后对照书上的内容,试着去理解身体发出的信号。这本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提供了一个非常简单易懂的入门方法,让我觉得中医不再是高不可攀的学问。而且,VCD的讲解方式很生动,不像那种枯燥的讲座,让人很有学习的动力。虽然我离“速成”还有一段距离,但至少我开始学会如何观察,如何初步判断,这对我来说已经是很棒的进步了。
评分我一直是个很注重身体健康的人,虽然年纪不算很大,但已经开始关注一些比较深度的养生知识了。这本书《辨舌诊病速成(附VCD)》是我在台湾一个中医书店里淘到的,当时被它的名字吸引住了。“速成”听起来就很有吸引力,而且附带VCD,感觉学习起来会非常方便。拿到书后,我第一时间就看了VCD。老师讲课的风格非常亲切,而且讲解非常细致,一点点地教你怎么观察舌头的每一个细节,比如舌尖、舌中、舌根、舌边分别代表身体的哪些部位,舌头的颜色是偏淡白、红润还是偏紫,舌苔是厚腻、薄白还是焦黄等等。我之前对中医的舌诊一直停留在比较模糊的概念,但这本书的讲解让我对舌诊有了非常清晰的认识。我平时比较容易上火,经常口干舌燥,有时候也会长痘痘。看了书之后,我发现我的舌头有时候会显得比较红,舌苔也比较薄,这正好对应了书里说的“阴虚火旺”的症状。这让我非常惊喜,因为它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自我诊断的线索,让我知道该如何去调理。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讲解了理论,更重要的是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操作方法,而且VCD的辅助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大大降低了学习门槛。现在,我每次身体出现不适,都会先翻翻这本书,看看自己的舌象,再结合书里的解释,慢慢找出可能的原因,感觉自己对身体的掌控力也越来越强了。
评分我一直对中医的望闻问切里的“望”特别感兴趣,总觉得眼睛能看到的东西最直观。所以当我在书店看到《辨舌诊病速成(附VCD)》这本书的时候,眼睛就亮了。书名直接点明了主题,而且“速成”两个字,对于我这种忙碌的上班族来说,简直是福音。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VCD。老师的讲解非常清晰,配合着书里的图片,我很快就掌握了辨别舌头基本特征的方法。以前,我总觉得舌头就是舌头,颜色也差不多,但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舌头的颜色可以从淡白到红紫,舌苔也可以有厚薄、润燥、颜色等多种变化,每一种变化都代表着身体的不同状况。我平时胃口不是很好,而且容易疲劳,看了书之后,我发现我的舌苔总是比较厚,而且有点黄腻。书里说,厚腻的舌苔往往与湿邪内蕴、脾胃运化失常有关。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经常觉得肚子胀胀的,吃东西不太消化,跟舌苔的变化是有联系的。现在,我每天都会花几分钟时间观察自己的舌头,并且根据舌象的变化,调整我的饮食,比如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喝点薏仁水。这本书真的让我学会了如何“读懂”自己的身体,而且它的讲解方式非常接地气,一点也不像教科书那么死板,让我感觉学习中医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有趣。
评分这本书我是在台北的书展上偶然看到的,当时就被它的书名吸引住了。「辨舌诊病」,听起来就很有意思,而且还附带VCD,感觉学起来会更直观。我平时就对中医养生很有兴趣,但很多理论感觉比较枯燥,这本书的“速成”二字,简直是给我这样的初学者量身定制的。拿到书回家迫不及待地翻开,里面的图文并茂,真的让我大开眼界。舌头的不同部位、颜色、舌苔的厚薄干湿,原来都蕴含着身体的秘密。特别是VCD里的示范,老师讲得非常详细,手把手教你怎么观察,怎么解读。我平时身体有些小毛病,老是搞不清楚是哪里出了问题,看了这本书,尤其是VCD,我竟然能自己初步判断一下。比如有几次嘴巴特别干,舌苔又有点黄,我以前以为是上火,看了书才知道,这可能跟脾胃有关。虽然我不敢完全自己开药方,但至少心里有了底,知道可以往哪个方向调理。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扇通往中医智慧的大门,让我觉得中医没那么遥不可及,也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关注。而且,语言风格也很贴近生活,不会有太多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读起来很舒服,有种和一位老中医在聊天指导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