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让你想仔细研读「儒学大师-孟子」智慧结晶的好书!
孟子是在我国封建社会确立时期出现的儒学大师。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封建统治阶级尊奉为「亚圣」,声名仅次于孔子。
唐代韩愈提倡「道德」论,认为孟子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直至孔子以来,一脉相承道统的直接继承人,他极力推崇孟子,把《孟子》一书视为儒学圣教的入门。
儒家学说能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发展中佔据主导地位,孟子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传统的农业社会也早已步入后工业时代,商界人士成为引领时代潮流的先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採用各种手段使利益最大化几乎成为所有企业的追求目标。如果商界人士想要创造一个顶级的财富王国,则不可不读孟子。
孟子并不是不言利,而是要人把眼光放长远,不要满足于眼前的利益,应以仁义之道,开创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本书借助古今中外关于德行、政事、商业等方面的故事来阐发《孟子》一书中的精华,来讲述古来兴衰治败的道理,希望商业人士深思后灵活运用。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生于周烈王四年,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父名激,母仉氏。中国古代着名思想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主张君主行仁政,承接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君主只要将自己的仁德推广,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爱护自己的家人,到爱护国民,就是仁政。
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是行「王道」,要使人民富足,百姓安乐,即「保民而王」,人民自然拥戴君主,国家自然富强安定。
和孔子一样,孟子晚年除了教学之外,也致力于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做有系统的整理,所以「着书立说、教育英才」就成了孟子晚年生涯的写照。
本书借助古今中外关于德行、政事、商业等方面的故事来阐发《孟子》一书中的精华,来讲述古来兴衰治败的道理,希望商业人士深思后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