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法之理论与实务(二版)

商标法之理论与实务(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系以2011年6月29日修正发布,2012年7月1日施行之商标法为基础,就商标法之理论与实务,依商标权之发生、变更至消灭的过程依序为全面性之探讨。主要内容分别是:商标法权利保护之客体与商标保护之客体、商标註册之形式要件、商标註册之实质要件、商标权之效力与限制、商标权之异动与消灭、商标权之异议、评定与废止、商标权之侵害与救济,以及证明标章、团体标章与团体商标等。此外,在每章之后列有「问题与讨论」提供过去相关的考试题目作为读者练习之参考。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陈昭华

  现职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专利研究所教授

  经历
  辅仁大学财经法律系教授
  铭传大学法律系副教授
  中原大学财经法律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行政院经济建设委员会研究员

  学历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法学博士
  国立台湾大学法学硕士、学士

  主要着作
  商标法
  商标权之侵害与救济之实务与策略
  国际商标权公约及发展趋势
  基因体医学研发创新与智慧财产权(合着)
  智慧财产权与法律(合着)

图书目录

序 言
 
第一章 序 论
一、商标之意义及功能/1
二、商标之立法目的/4
三、商标法2011年修正重点/7

第二章 商标法权利保护之客体与商标保护之客体
一、商标法权利保护之客体/11
二、商标保护之客体/15

第三章 商标註册之形式要件
一、申请註册/33
二、审查与核准/39

第四章 商标註册之实质要件
一、不得註册事项概说/43
二、不具识别性/43
三、其他不得註册事项/62
四、混淆误认之虞及近似商标、类似商品/服务之认定/84
五、着名商标之认定与保护/118

第五章 商标权之效力与限制
一、商标权之效力/145
二、商标权效力之限制/155

第六章 商标权之异动与消灭
一、变 更/189
二、更 正/190
三、分 割/190
四、移 转/190
五、授 权/194
六、设 质/198
七、共有商标权或应有部分之变动/199
八、抛弃与消灭/200

第七章 商标权之异议、评定与废止
一、异 议/203
二、评 定/205
三、废 止/211
四、异议、评定与废止制度之比较/222

第八章 商标权之侵害与救济
一、概 说/227
二、侵害商标权行为之类型/229
三、侵害商标权行为之救济/289
四、侵权诉讼与智慧财产案件之审理/329
五、涉外商标权侵害诉讼/338

第九章 证明标章、团体标章与团体商标
一、证明标章/349
二、团体标章/353
三、团体商标/355

第十章 商标权之国际保护
一、概 说/361
二、一般性之国际公约/366
三、与国际註册有关之国际公约/425
四、与商标图形、商品或服务分类有关之国际公约/436
 
附 录
商标法/439

图书序言

序 言

  自2006年开始为智慧财产培训学院撰写「商标法」、「商标侵害与救济之实务及策略」与「国际商标权公约及发展趋势」等三本教材以来,就一直想该找时间好好将整部商标法作全面性的探讨。2011年适逢新的商标法修正通过,原教材必须大幅更新,因此就趁此机会将前述几本书全面增修。同时也开始本书的撰写,除补充上述几本教材未曾论及之议题外,并就较争议之问题作更深入及详尽之分析,以兼顾理论与实务之探讨。

  本书系以2011年6月29日修正发布,2012年7月1日施行之商标法为基础,就商标法之理论与实务,依商标权之发生至消灭的过程依序为全面性之论述。本书得以完成,在撰写前述几本书过程中的琢磨与历练不容忽视,尤其是「商标法」及「商标侵害与救济之实务及策略」在初版之后,均经过一次大幅度的修订,而且每次在出版前都必须经过主管机关及外审委员之匿名审查,这一次次的更新与修正,使着者能对自己的论述内容一再的检讨,也激励自己不断地就所涉及的新的议题作更深入的研究。能有此琢磨与历练的机会,首先要感谢智慧财产培训学院提供给我撰写教材的机会,若不是有此机会,可能会有许多思虑不周之处。此外,也要对智慧财产局许多位长官以及外审委员对于上述教材不辞辛劳,仔细阅读,提供许多宝贵意见,他们丰富的实务见解及建议,使我助益良多,对于这些一路上默默协助的长官与先进们铭感至深!
 
  另有鑑于学生们在考试时常常不知道如何解题,以及在实务上常有许多具关键性议题或具精辟见解之判决,值得作精简之分析与介绍,以使读者对于案例演练及实务见解有更深入之练习与了解,爰拟在本书之后另出版一本实例解析的书,定名为「商标法实例解析」,以符兼顾研读与演练之目标。

  本书之撰写,特别要感谢商标法专家郑耀诚及徐千雅、吴佩芝、曾祯祥及杨政达等几位律师及研究生在搜寻、整理资料上的协助及参与讨论。本书之完成虽经许多人的协助,惟着者才学疏浅,书中疏漏与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界先进不吝指教!

陈昭华谨识
志于台湾科技大学研扬大楼研究室
2015年7月20日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