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坊间英美契约法案例书不在少数,但内容大同小异;本书则匠心独运,颇具特色,不同之处在于案例讨论具连贯性。前几则案例虽然是「模仿」契约法的经典案例,然其中立约的当事人和交易配角多是家人或该家的亲朋好友。如此,合约主角的背景和个性,与实际的合约交易一样,也会是「进入合约关系」的重要因素。同时,于交易的过程中亦会呈现各个角色的「性格表露」,即如同小说里面的character development,每一则案例即是人与合约的一部小故事,而案例的串联,也就称得上是一本以契约法为主题的小说。
小说往往比教科书更受欢迎,因此比起一般中规中矩的教科书,读者应更容易受到本书吸引,而在读故事的同时学习英美契约法。
不同于大陆法之学习方式,英美案例法并非先熟读法律理论体系,再套用进实际案例事实讨论如何适用法律并进行分析。英美案例法之学习方式应为先阅读案例,然后由学习者在老师的引导之下,先自行思考要如何处理该案例所引发的争议,进而分析,最后做出结论。此也意味着英美契约法的法学教育自然能培养出青出于蓝而更胜于蓝的学生,即如此由实际案例发展而出的法规将绝对实用,且因为其演绎来自读者本身的思考逻辑,读者不但会欣赏,也更容易记得透过其自主思考而推演出的法律。
本书由介绍法律逻辑、推定与反证、苏格拉底教学法、和英国契约法的历史开始,接续的案例演绎合约最基本的理念:「对价」,以及其不足所会导致的替代法理。对于读者而言,本书无疑提供极完整的英美契约法讲解。
陈博士于本书的后半案例乃是基于其任职台湾高科技产业二十五年的实务经验,同时为便于读者在契约法谈判之有效应用,本书也介绍了买卖合约经常会出现的基本国际贸易用语、若干常用的订价模式、以及合约律师经常会遇见的一些基本会计专用名词之定义和意涵。
因此读者可放心阅读,本书所介绍之契约法绝非仅为脱离实务之理论,而是有实际之使用价值。但同时,也未遗漏在台湾少见但重要的英美契约法理,例如衡平原则的承诺禁反言、法律评论学的违背良心论,以及法律经济学分析的有效率违约等。
除基本的契约法原理之外,书中也会介绍这些较为特别的法律法理的来龙去脉,同时几乎于每一案例皆会分析其中的衡平原则、公共政策、经济效益、和法律与法庭的判断任务,以便能让读者充分的了解契约法对于社会、经济之深远影响。
总之,本书对于学习英美契约法、且希望学以致用之读者,是深具价值、值得信赖的选择。
王文宇
国立台湾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国际比较法学会(IACL)台湾分会会长
序 本书是笔者任职国内日月光集团研发中心时所写,对日月光 集团给予的支持,笔者在此深表感谢。本书的法理是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法学院,此法理的实行则是在旧金山和硅谷三家律师事务所,和宏碁电脑、台积电、国际通商法律事务所、奇美电、及 日月光集团所学。
笔者四年前就开始将所学整理成在国立台湾大学法学院和科技法律研究所教的《应用英美契约法》课程,和在财团法人资讯工业策进会科技法律研究所为在职学员授课。能在国内顶尖的法学系和研究所开课是无穷的荣誉,笔者必须特别感谢台大蔡明诚院长、王兆彭副院长、王文宇教授、和资策会科技法律研究所副所长吴文珠律师,以及参与课程的同学和学员,大家所给予的支持和宝贵意见让当老师的我受益匪浅,并使得课程热闹非凡。
去年初笔者提出本书的概念时,很荣幸受到元照出版公司的鼓励和指导,也在编务与出版上的建议和修正,让本书成为一本专业的着作。
最后,也要特别感谢笔者太太,胡兴凤女士,及资策会林昭如女士,她们的修正提升了本书的品质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