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这是一本为精神医疗、心理卫生社会工作、学生所写的书,由二位资深精神医疗社工师及精神科专科医师共同完成,有感于我们多年临床经验,必须要对年轻人传承,因此我们一起完成这本书。
本书共分成四大部分,第一篇是「精神医疗与心理卫生」,针对心理卫生的过去、现况、政策与福利架构、以及精神医疗相关法规,从精神医疗的过去,更广泛地认识台湾精神医疗与心理卫生发展。
第二篇是「精神疾病与治疗」,由杨添围医师介绍精神疾病的病理学、诊断等,包括有精神病(严重精神疾病)、精神官能症、人格疾患、酒药瘾等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断原则,本书以最新的DSM-5概念说明疾病的定义。
第三篇是「社会工作实务理论与方法」,介绍精神医疗体系的社会工作之实务状况,从精神医疗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实务理论等,以及在精神医疗专业团队中社工师主要的服务对象──家庭,认识家庭和与家庭工作的方法。接着介绍精神医疗的处遇模式,包括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心理剧、卫教等。个案管理和资源整合是社工师在社区心理卫生最常运用的助人方法。
第四篇「心理卫生方案与未来」,由张玲如老师介绍各类社区复健方案以及评鑑,并探讨精神医疗社会工作与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本篇还介绍医疗院所的精神医疗模式,最后介绍精神医疗社会工作的发展、疾病复健与康复。
心理卫生的议题已经成为全球跨文化跨国的重要议题,经过百年的发展,精神医疗领域社会工作从慈善出发,渐渐走出医院、进入社区,也将服务扩大到疾病和药物滥用、家庭暴力与性侵害等议题的处遇治疗,精神医疗的训练成为社区处遇重要的基础。希望本书可以协助初学者了解台湾心理卫生的过去和现状,实务方法与技术可以提供有兴趣的学习者参考。
感谢洪叶文化对于本书的持续关注,由于个人能力有限,本书经历数年才完成,期间DSM也进入第5版了。希望本书可以抛砖引玉,让有心从事心理卫生的年轻人,特别是社工师,可以有所参考。
台大医院儿童心理卫生中心
张如杏社工师
2015.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