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身体、情绪和心念,密不可分 狄帕克.乔布拉医师是美国着名的新时代身心灵健康领导者,也是一位畅销作家,本书提供他历年来指导病人恢复身心整体平衡的洞见和临床经验,非常值得一读。
台湾的肥胖人口愈来愈多,根据国民健康署2013年的调查,18岁以上有高达百分之四十的人体重过重或肥胖,在诊间我也有不少苦于体重过重而来求诊的病人。事实上,除了饮食不当和缺乏运动之外,过重的原因还有很多,包括觉察力、情绪、人际关系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一个人的胖瘦。
书中作者从各种可能造成肥胖的因素切入,引领读者一步一步学习身心灵的觉察和转换。读完本书,领略其中的真义,能让人改变的不仅是体重,还能帮助我们心灵更健康、家庭更幸福、生命更和谐。
身体、情绪和心念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一旦我们懂得改变生命的故事,朝着正向发展,我们的身体自然会跟着产生改变,活得更健康!
身心灵医师、畅销作家 许瑞云
饮食的背后是有渴求的 饮食的背后是有渴求的——这个道理我曾经深深体会。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狂爱上珍珠奶茶。想当然耳,一天一杯(有时还不止),成为我身材变得不再纤细、也不那么健康的起源。
有趣的是,这些垃圾食物对身体的危害,我并不是不知道。但每次听到饮料店的老板说:「不好意思,珍珠卖完了!」的时候,心里仍会升起一把无名火;特别是当工作压力愈大的时候,珍珠奶茶的吸引力就愈强烈。我逐渐无法驾驭自己的饮食,甚至被食物给控制着。
某天,因为工作需要,我得去帮一群想要减重的人,上一些心理方面的课程。在那之前,我受邀进到这个团体中,聆听他们如何谈论自己一路以来的心路历程。
我的一位同行是这个团体的带领者。他让参加团体成员在纸上描绘出自己从小至今的体重变化,并标出改变的时间点,以及那些时间点上曾经发生的事。我在旁观之下,也忍不住拿起笔来加入他们。
神奇的是,当我整理自己体重变化的时间点时,18岁的回忆突然涌上心头:当年,我因为用语文专长申请考上大学,不需要和其他同学一样参加7月的大学联考,学校便让我提前在3月就开始放暑假。
在那之前,我是个生活规律、不曾离家的孩子,被父母和学校严格赋予认真念书的责任;直到考上大学的那一刻,我似乎才了结这个积欠长辈的债务,于是不顾家里的反对,利用那几个月的时间,跑到民歌餐厅去上夜班。
当时,我的打工项目之一是:在饮料吧台上为客人摇出一杯杯的珍珠奶茶(而且是用超大啤酒杯装的size)。当时,还不懂得自由真谛的我,好像只是急于要唿吸得来不易的新鲜感,于是摇着摇着,我逐渐爱上了珍珠奶茶的味道……。是啊,这绝不只是珍珠奶茶的味道而已!也是那才刚满18的我,渴望自由的味道。
想通这一点后,我的「珍珠奶茶匮乏症」便自然消失了。我不再因为奶茶不能加珍珠而感到生气——因为我明白,长大后的我,已经有能力给自己真正的自由。
十分乐见乔布拉博士在《你在渴求什么?》这本书中,开宗明义地点出这个道理。就像一位智者,把我们原本不懂的,全都串成完整;所有的答案,都在这本书里。
减肥是不能勉强的,就像节食也不能成为一种剥夺。唯有当我们懂得自己渴求的是什么,所有被我们挑进嘴里的食物,才让生命变成一种美好的享受。
谘商心理师 许皓宜
请回到主人的角色,照顾身心灵 关注狄帕克.乔布拉已有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出生于印度,23岁到美国求学、行医,从年轻时代就喜欢写作的他,如今已是全球最知名的另类医学或称替代医学的重要推手。他的着作等身,已超过八十本,触及的议题涵盖了几乎所有我们可以想到的,其最主要的核心概念无非是: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起最大的责任。
传统西医的概念通常是:过你想过的生活方式,反正生病了,找医生就是了。医疗体系不断研究、发明新的科技,当身体出现病变,不用担心,绝对有足够的药物或技术可以帮助你消灭病源,延长寿命。然而,一些有智慧的专业医疗人士开始思考,这样对吗?不断扩大、增长的医疗系统,是否真的是人类最终的福祉?
所有的发展来到了极至,总不免让人思考:我们真的要把自己的生命品质完全交给医疗系统吗?人活着,优质的生活品质不才是最重要的根本吗?于是东方的医理哲学便开始唤醒某些西方医学的偏执。「我要为自己的健康、生活品质负起完全的责任。」这表示,我们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心灵健康,为自己的生命品质把关。
也许因为接触印度心灵文化多年,乔布拉的论点与我这方面的理解相应。我虽然不敢说绝对是最注重健康饮食的人,但是在心灵品质上的关照,我绝不含煳。一个人存有的思想、概念深深影响着我们的身体状况,而以现代人的健康标准来看,我们的脑袋、心智似乎都还有很大需要净化的空间。
此书虽然是从人跟食物的关系切入,但其目的却是要我们透过有形的食物摄取,来提醒、检视自己对心智健康的关注。比起美国,台湾人在这方面的确幸运许多。全民对健康意识的抬头,无形中也会提醒身边周遭那些平时无视生活品质的朋友,「何不尝试选择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就像戒菸一样,当身边的人都开始弃菸,原本视为「理所当然」的想法可能会因为朋友的影响,慢慢跟着松动。
虽然美国人过胖的比例比我们严重许多,但也正因为我们有好的环境,好的知识教育、健康环境,才会有如此算是不错的好现象。如前面所言,我们每一个人对于健康的重视不容小觑,因为我们就是身边好友最直接的影响媒介,当我们自己的身心健康,就是带给周围环境最珍贵、最有力的净化。
常常在美国跟老外亲友一起用餐的时候,看着他们毫无节制的饮食习惯,不免在心里默默为他们担忧。他们常常歪着头问我说:「妳怎吃这么少?不好吃吗?」我的回答通常是:「真的很好吃,我吃这样就饱了。」接下来他们就会说:「妳那么瘦,干嘛还那么节制?」我说:「就是因为节制,才不会太胖。」当然,提到食物,通常人们第一个反应就是胖瘦的问题,但是我希望各位看完这本书以后,对食物有更深一层的理解跟洞悉。
这是一本相当好的书,它提醒我们,食物是维持我们生命品质最重要的物质。透过有意识精心挑选的食材、食物,让我们回到该扮演的主人角色。别再让内心无意识的贪婪、不满足的填充习惯,继续把自己困在一个囫囵吞枣、消磨健康的受害者位置,枉费老天给我们这么珍贵,得以活在这个世界,与人分享智慧的最主要资产——身体。
无益的渴望会损害我们的健康,受损的健康会影响我们的判断。就让我们重新敞开对食物的好奇,透过关注,更深入了解自己的制约与可能性。让我们相互支持,为这块土地的身心健康奉献些许绵薄之力。或许,这就是我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满足。谢谢作者的提醒。
魅丽杂志发行人、身心灵老师、作家 赖佩霞
前言
觉察是减重的关键
开启新人生的旅程
此时此刻,一股巨大的浪潮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这股浪潮正席卷各个面向。人们愈来愈不能接受加工食品内的毒素,「有机」这两个字俨然已成为主流。改吃素食的人数之多可说是前所未有,而一直以来我们都知道这种生活型态有益健康。人们已经觉醒认清新的现实,全新的饮食方式正快速崛起。
我大约在五年前投入这股浪潮之中。那时我已经算是有「良好」饮食习惯的人,我没有吃太多红肉,而且很久没有碰酒精或香菸这类明显有害的东西。我很享受我吃的食物,而且我吃我喜欢的食物。然而,当我浏览医学文献,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在糖与肥胖、酒精与睡眠周期紊乱、单一碳水化合物与糖尿病之间,有各式各样的关联,而许多研究都发现这些食物会导致体重过重。
虽然我的饮食习惯「良好」,但我还是成为统计数字之一,加入三分之二过重或肥胖的美国人之中。尽管我受过医学训练、具备动机、习惯良好、远离毒素,而且可以吃任何我想要的食物,但我还是成为了统计数字的一部分。我也知道节食只是徒劳无功,许多研究已经一再证实,反弹效应不止会让你恢复节食过程中失去的体重,还会再增加2~5公斤。这些多余的重量,就是你的身体在对你吶喊:「你在剥削我,别再这么做了。」
我的解决之道是採取理想饮食,尤其晚上多半都能做到。就我所知的一切医学证据,没有理由让我不这么做。
我拒绝所有加工食物。我吃最纯净的食物,永远选天然的,而且尽可能有机。我不吃发酵食物,像是乳酪,我戒绝精致白糖,我彻底减少盐量,我放弃红肉,主要吃鸡肉和鱼肉,且朝吃素的方向前进。我只喝纯水,我致力于获得适当的睡眠。
每件事都有关联,所以一夜好眠也是我新饮食方法的一部份。缺乏睡眠会使得负责让你感到饥饿或饱足的两种荷尔蒙(瘦素和饥饿素)失去平衡。睡不好的人,身体会停止传送正确的荷尔蒙讯息,因此容易吃得太多。腹部脂肪也会扰乱这些荷尔蒙,最后会变成一种永动循环,非但很不健康,还有潜在的危险。
我不担心自己会变成极端狂热分子。我的新饮食中没有半点强迫的成分,我并没有受恐惧或担忧所驱使。只是「常态」的美式饮食已经走入不健康的极端。
美国人平均一年吃进68公斤的糖,大量的空热量只会严重破坏胰岛素浓度和血糖。再说我们对加工食品太过着迷了,它佔美国人饮食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只要看看你家附近的超市就知道。整排走道的货架上,堆满了饼干、脆片、零食、汽水、冷冻比萨和冰淇淋。
我之所以坐下来写这本书,是因为我採取的「觉察饮食」方式,让我的身体更加轻盈,甚至在我减掉8公斤之前就这么觉得,而且我毫不费力就达成目标。
我不再做无意识的事,像是在吃饭时讲手机。何不全心享用你正在吃的东西?我也不再剥削自己,现在我的饮食跟我的身体合拍,每一餐都令我满意,因此我的心情也变好了。虽然我一向是个精力旺盛的人,但我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能量与轻盈感。想翻越让你体重上升的障碍,无论是小小的阻碍或重重困难,我只能重复告诉你这些存在已久的健康饮食建议很好,只是缺少如何改变的方法。
关键在于觉察,一切障碍都起源于心智。
身体,是你此生做何选择的生理反应。知识很重要,但更多更好的建议并非健康饮食的根本解决之道。解决之道在于改变你的觉察。
我决定让人们了解改变觉察有何作用、如何达成,以及原因。如果不这样,即便提供改善饮食的最佳建议,仍是局限在有限的身体概念。严格执行「良好」饮食习惯、遵行一套规则且绝不允许违背的人,也不是令人开心的状态。
但改变觉察之后,原本根深柢固、自我毁灭的一切行为,都能够轻易地改变。你无法控制没有觉察到的事物。如果在你鞋里有颗石子,你一定会立刻移除,疼痛的讯号也会立刻让你知道,有什么事情不太对劲。但没有好好地吃却不是这样,它时常不会传送疼痛的讯号,但有害的效果却是渐进、无声无息的,而且在看不见的地方发生。要注意到自己的内在出了什么差错,你必须获得新一层的觉察,唯有那时你才能开始改变。
因此,如果你已经过重或觉得笨重迟缓,感觉没什么精神,或对自己的身体形象感到不愉快,常回想年轻时自己看起来和感觉有多好,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的。书中将带给你许多惊喜和发现,其中最重要的是,了解到理想体重是你存在的最自然状态。在探寻更好的生活方式,超越减重目标的过程中,你的身体可以成为你的最佳伙伴。觉察能让你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解决方式,这就是我所谓的实用智慧。
让我们一起向前——这趟旅程如此令人兴奋,你可以带着真正的热情投入这股浪潮,你将知道自己看起来会有多么美好,而且感觉有多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