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堂课手的解剖开始,到学期末和大体老师面对面,
十堂严格又紧绷的解剖课,道尽对生命和身体知识的热爱……
●身为大体解剖老师,在母亲想签署捐赠大体同意书时,为什么强烈反对且痛彻心肺?
●解剖台上的大体老师,难道只是学习工具和器官组合吗?他们也是有故事、有温度的人!
●大体老师生前最后的愿望是什么呢?若有机会跟学生面对面对话,他们会想说些什么呢?
●大体解剖课在医学系可说是一门最令人闻风丧胆的课,负责的老师一个比一个凶悍。为什么这群「活」老师对这群聪明的学生如此严格?他们居心何在?
●解剖学老师连教具都要自己「生」!她在分娩时,叫来陪产的先生回实验室拿福马林,赶紧把胎盘保存起来,为的是让学生能一窥胎盘的究竟。
对医学以外的人来说,解剖学深奥复杂,对大体是既好奇又害怕。
解剖室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医学生如何忐忑切下第一刀?
一学期相处下来,大体老师和学生之间产生什么样的特殊情感?
身为解剖课的「活」教师,本书作者串连成长点滴,写出内心世界,既述说自己在解剖现场的经历,也描绘了学习过程中医学生内心的触动。
作者以平易近人的文字,述说她的经历与感受,串连着成长的点滴,写出内心世界,是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大体解剖课是医学院校里教学上重要的一环,透过这个过程,学生经由实际的触碰与观察,学习身体的构造,由于医学上的精细发展与分工,再加上临床医学上个人化医疗的高度发展,解剖学精细的程度非一般人可以想像。在知识的量上面,它是门令人生畏、让医学生痛不欲生的课程。
对于医学以外的人而言,解剖学深奥复杂,对人体是既好奇又害怕,解剖室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到底如何教学,学生到底怎么学习,切开的人体是否很恐怖?这些总混杂着道听途说的猜想与流言!
本书作者大学毕业后因缘际会,进入解剖实习室,成为一位专业的解剖学教师,她从解剖教师的角度分享了实地解剖教学点滴。这是全台湾第一本描述人体实地解剖的书籍,以局部解剖学的方式,描绘解剖的重要点滴。
文章里除了不少实地解剖细节的描述之外,更将身体构造的细节连结在一般人日常生活上所碰到的状况或知识上。更特别的是,这本书还呈现了慈济大学特有人文融合于解剖专业教学作法的描述,描绘了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心理的触动,更阐明了这些对医学教育的意涵。
这是启蒙医学生的十堂大体解剖课,也是你不能错过的人生十堂课。
名人推荐 王志宏 (经典杂志总编辑,慈济人文志业平面媒体副总监)
李佩怡 (国立台北护理健康大学教授、生死与健康心理谘商)
曾国藩 (慈济大学学术副校长、研发长;模拟医学中心主任、解剖学教授)
蔡笃坚 立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教授、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教授)
蔡孟利 (科学月刊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