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营养照护全书【增订版】:快速复原三元素─营养促进‧微创手术‧身心平衡

胃癌术后营养照护全书【增订版】:快速复原三元素─营养促进‧微创手术‧身心平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胃癌
  • 术后
  • 营养
  • 照护
  • 复原
  • 微创手术
  • 身心健康
  • 饮食
  • 康复
  • 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本专为胃癌病友量身订作的饮食照护指南!
解答读者对饮食与癌症之间的可能关系!

  台湾是胃癌罹患率相对较高的地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胃癌是全世界排名第四位的最普遍被诊断的癌症,在癌症死亡率则排名第二,近年胃癌虽在国人癌症死因的排名逐渐下降,但在2011年仍占有第六位,显示胃癌对国人仍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癌症。

  本书结合了台大医院的临床医师、护理师、营养师共同编着,对胃癌形成的可能相关因素,胃癌的诊断与治疗,以及胃癌的营养指导等,做了详细的说明。更从基本的胃构造开始谈胃癌的高危险群、胃癌的诊断与检查、胃癌的分期与治疗,并针对胃癌的营养指导,包含术前术后饮食照顾做详细的示范,是不论病人、家属、照顾者,甚或是医护相关卫教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本书。

  胃癌的高危险群请注意本书:
  .高盐饮食习惯者
  .喜好食用经过防腐处理的食物
  .曾接受过胃部切除手术者
  .幽门螺旋桿菌感染者
  .有胃癌家庭史者

  【正确的胃癌手术营养照护观念】
  .术后不需长时间禁食
  .术前不常规放置鼻胃管或尽早移除
  .状况若允许,术后宜尽早进食
  .如无法经口或鼻胃管进食,尽早採用肠道灌食
  .不需忍痛,选择适合的止痛药
  .宜提早下床活动复健

  【胃切除后进阶饮食准则】
  .胃癌术后进食第一至二天:清流饮食
  .胃癌术后进食第二至三天:米麦煳饮食
  .胃癌术后进食第三至四天:全流质饮食
  .胃癌术后进食第五至六天:半流质饮食
  .胃癌术后进食第七至八天:剁碎及软质饮食

  【胃切除后食谱做法参考】
  .温和饮食参考做法——咸粥∕甜粥∕面食
  .软质饮食参考做法——主食∕浓汤等
  .好吃稀饭参考做法  
  .好喝高汤参考做法
好的,这是一份根据您提供的书名《胃癌术后营养照护全书【增订版】:快速复原三元素─营养促进‧微创手术‧身心平衡》反向推导,但完全不包含该书特定内容的图书简介,旨在提供一个关于“胃癌术后照护”但避开原书核心的详尽概述: --- 《生命重建:胃癌根治性手术后的适应与康复指南》 第一部分:迎接挑战——术前准备与生理重建 胃癌的诊断与随后的根治性手术,是患者生命旅程中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本书专注于在手术前夕如何进行充分的心理与生理准备,以及术后身体为适应新生理结构所面临的挑战。我们深入探讨了胃大部分或全部切除(如全胃切除术、次全胃切除术)后,消化系统功能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术前优化:为手术成功奠定基础 术前营养状态是影响术后恢复速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因素。本章详述了如何通过精细化的膳食干预,评估并改善患者的营养储备。重点讨论了高能量、高蛋白的液体配方与半流质食物的选择,确保患者在手术前达到最佳的身体机能水平。我们详细分析了特定营养素(如铁、维生素B12、叶酸)在围手术期的重要性,并提供了简明易行的监测工具,帮助临床团队和家属建立个性化的术前营养目标。 手术后的即刻反应与早期管理 胃癌手术的创伤不仅是物理上的,更是对内分泌和消化吸收系统的巨大冲击。本书详尽描述了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例如胃轻瘫(Gastroparesis)、吻合口瘘(Anastomotic Leakage)以及倾倒综合征(Dumping Syndrome)的早期表现。我们提供了针对性的监测方案,强调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安全、渐进地恢复经口进食。关于液体管理和电解质平衡的章节,旨在帮助护理人员有效应对术后常见的吸收障碍和液体失衡风险。 第二部分:消化系统的重塑与功能代偿 胃作为食物的初步储存和初步消化场所,其缺失或功能受损,要求身体发展出新的代偿机制。本书聚焦于这一适应过程中的饮食结构调整与营养吸收策略。 代偿性小肠吸收策略 当胃体被移除后,食物直接进入小肠。这种快速的“空肠灌注”极大地改变了营养物质的消化速度和吸收效率。本书详细解析了早期倾倒综合征(Early Dumping)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并提供了实用的预防和管理技巧,例如少量多餐、进食时限制液体摄入、以及区分高渗性食物的摄入时机。对于中长期的营养不良风险,我们提供了基于现有肠道长度和小肠吸收能力的营养评估模型。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的长期补充方案 胃壁细胞分泌的内因子(Intrinsic Factor)是维生素B12(钴胺素)吸收的必要条件。胃切除术后,B12的吸收障碍是几乎不可避免的长期问题。本书提供了详细的B12替代治疗方案,包括口服补充的有效性评估和定期肌肉注射的实施指南。此外,对于钙、维生素D和铁的吸收障碍所导致的骨质疏松和缺铁性贫血,我们提出了整合性的营养干预和药物治疗路径。 构建新的“饮食图谱” 康复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可持续、高营养密度的饮食习惯。本部分提供了针对不同恢复阶段的膳食范例。从最初的“清流质”到最终的“软食”甚至“常态化饮食”,每一步都伴随着详细的食物选择指导。强调了避免高糖、高脂食物以及对某些特定碳水化合物(如乳糖)的耐受性测试,帮助患者找到最适合自身消化能力的食物组合。 第三部分:应对心理压力与生活质量的提升 胃癌术后康复不仅是生理的修复,更是对患者心理韧性的考验。长期的饮食限制、对复发可能性的担忧,以及身体形象的改变,都需要专业的支持。 管理消化道不适的非药物干预 除了营养调整,患者常伴有腹泻、便秘或持续性的腹胀感。本章探讨了益生菌、膳食纤维的科学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规律的进食时间表来调节肠道蠕动。我们还讨论了腹部按摩和适度运动对促进肠道蠕动的积极作用。 心理支持与社会适应 长期的疾病经历会引发焦虑、抑郁乃至对进食的恐惧。本书提供了实用的应对策略,包括正念练习、压力释放技巧,以及如何与家庭成员有效沟通饮食上的困难。我们还指导患者如何与营养师、心理治疗师和支持小组合作,重建自信并重新融入社交生活,特别是如何应对外出就餐时的挑战。 第四部分:长期监测与预防复发的生活方式 康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长期的自我管理和定期的医疗随访。 定期的营养再评估与干预 随着时间推移,患者的身体状态和营养需求会发生变化。本书建议建立一个长期的监测框架,定期评估体重变化、血清生化指标,以及患者的主观生活质量评分。针对体重持续下降的“恶病质”(Cachexia)风险,我们提供了多模式的营养干预方案,包括医学营养补充剂的使用时机。 运动、恢复与癌症复发的风险管理 适度的体育活动被证明能有效改善术后体能和情绪状态。本部分推荐了渐进式的运动计划,从温和的散步到力量训练,并强调了运动对维持肌肉量的重要性。最后,本书强调了规律的内窥镜复查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如戒烟限酒),作为长期维持健康和预防癌症复发的基石。 《生命重建:胃癌根治性手术后的适应与康复指南》旨在成为患者、家属及医疗团队在胃癌术后漫长康复道路上,一本实用、全面且充满人文关怀的参考手册。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林明灿


  现任台大医院副院长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系毕业、日本国立东京大学医学博士。

  曾任日本杏林大学非常勤讲师。

  专长外科学、一般外科、外科营养、胃肠外科、分子外科、分子营养医学、腹腔镜减肥手术、非充气式腹腔镜手术、高阶微创手术。

  相关着作
  《甩油减糖健康不复胖诊治&饮食全书》
  《胃癌术后营养照护全书》

吴经闵

  现任台大医院一般外科主治医师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系毕业

  曾任台大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台大医院一般外科总医师、台湾外科医学会专科医师、台湾消化系外科医学会专科医师、台湾重症加护专科医师。

  专长:一般外科、外科重症照护。

赖圣如

  现任台大医院营养室营养师
  台北医学大学保健营养研究所硕士毕业。

  专长:膳食疗养、重症营养。

  相关着作
  《甩油减糖健康不复胖诊治&饮食全书》
  《12大慢性病素食全书【修订版】》

图书目录

推荐序1正确认知.事先预防.早期发觉 ∕陈维昭(台大医学院名誉教授)
推荐序2从营养支持到营养医疗 ∕杨泮池(台湾大学校长)
推荐序3客制化的营养医疗 ∕陈明丰(前台大医院院长)
自 序 一本浅显易懂且受益的书 ∕林明灿(台大医院副院长)

Part1饮食与癌症的关系
正确饮食.维护健康


Q&A

致癌可能原因
Q1感染幽门螺旋桿菌一定要治疗吗?胃内有幽门螺旋桿菌感染是不是比较容易得到胃癌?
Q2听说吃太多罐头、腌渍物容易有胃癌,是真的吗?
Q3工作压力大,常常感觉胃闷闷的,会不会得到胃癌?
Q4喝酒会增加癌症发生的机会吗?
Q5食用过多胆固醇会增加罹癌的风险吗?
Q6我会得到癌症都是基因遗传造成,所以不管再怎么努力,都无法避免癌症发生?

防癌抗癌
Q7工作忙碌,压力又大,没时间自己煮,只好天天外食,应该如何避免危害胃的健康呢?
Q8抗氧化物真的可以有效预防癌症吗?又有哪些食物可以食用?
Q9食用生物工程食物(bioengineered foods,基因改造食品)安全吗?
Q10补充钙质会增加罹癌风险吗?
Q11我很喜欢喝咖啡,但是听说喝咖啡会比较容易发生癌症,那么改喝茶会比较好吗?
Q12少吃油腻的食物,真的能够降低癌症发生吗?
Q13膳食纤维可以降低癌症发生机率,是真的吗?又有哪些食材可以选择?
Q14据说手术后吃鱼可以滋补身体,是真的吗?
Q15哪些维生素能有效的预防癌症?
Q16有机食物真的能够预防癌症发生吗?
Q17听说规律运动可以预防癌症发生是真的吗?
Q18黄豆类制品,如:豆浆、豆腐,这类食物是否有抗癌作用?

Part2认识胃部与胃癌
了解胃与胃癌

.胃的解剖构造
.胃的生理结构
.癌症的形成
.认识胃癌
.谁是胃癌高危险群
.胃癌的症状与分期
.如何预防胃癌发生

Part3胃癌的诊断与检查
胃癌的筛检利器—胃镜

.认识胃镜检查
.认识内视镜超音波
.电脑断层检查—判断胃癌术前癌症分期的影像检查

Part4胃癌的分期与治疗
胃癌的病理分期

.胃癌的治疗
.胃癌术后常见问题 Q&A
Q1 医师说我整个胃都要切除,没有胃了还可以吃东西吗?
Q2 听说被手术切掉的胃还会再长回来是真的吗?
Q3 胃切除手术后,我是不是永远只能吃稀饭或流质的食物?
Q4 胃切除以后,我可以到餐厅吃饭享受美食吗?
Q5 出院伤口已经拆线,束腹带还要使用吗?
Q6 出院之后日常活动要注意哪些事情?
Q7 开完刀后是否要进行化学治疗?
Q8 胃癌手术切除后,还会再复发吗?
Q9 胃癌的追踪与常见检查项目有哪些?

Part5胃癌的饮食指导
手术后的饮食原则

.术后第一阶段饮食(约术后一週之住院期间)
.认识「胃切除饮食」
.胃切饮食指导重点整理(开始进食后一至八天)
.胃切除饮食进展
.常见进食相关问题及解决方法

手术后的饮食照顾
.认识半流质饮食
.好喝稀饭的作法
.好喝高汤的作法
→→大骨汤
→→鸡高汤
→→素高汤
→→昆布高汤
→→鱼高汤
.温和饮食示范
→→燕麦粥
→→蛋粥
→→皮蛋瘦肉粥
→→番茄鲷鱼粥
→→苋菜□仔鱼粥
→→海鲜豆腐粥
→→萝卜牛肉粥
→→银耳莲子粥
→→茶油面线
→→蚵仔面线
→→味噌拉面
→→乌龙面
→→馄饨(面)
.软质饮食示范:
→→薯泥
→→鸡精蒸蛋
→→大黄瓜酿肉
→→南瓜浓汤
→→乡下浓汤

化疗期间的营养照护
.癌症患者体重维持的重要性
.如何监控化疗期间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的原因
.解决营养不良的对策

胃癌的静脉营养
.术前静脉营养补充
.术后静脉营养
.认识中央静脉营养(central parenteral nutrition, CPN)—胃癌末期併肠阻塞之营养策略
.胃癌治疗完成的饮食

特别收录
1.从营养观点谈如何预防癌症复发
2.胃癌术后的管路照护
3.整合性癌症治疗(Integratedoncology)
4.银发族智慧健康感测及远距照护应用

财团法人代谢暨微创基金会成立始末
财团法人代谢暨微创基金会捐助章程

图书序言

推荐序1

正确认知.事先预防.早期发觉 陈维昭(台大医学院名誉教授)

  
  依据行政院卫生福利部所发表的2011年国人主要死因统计,国人标准化死亡率与10年前相比,减少了17.2%,平均寿命和10年前相比,男性增加了1.9岁,女性增加了2.7岁。很显然地,10年来国人死亡率是减少了,平均寿命增长了,但如果就前十大主要死因来看的话,癌症标准化死亡率,却只减少了7.6%,而且一直高居死亡原因的第一位,死亡人数占率达28%,癌症可以说是国人健康最大的敌人,也是生命最大的威胁,因此也就难怪人人「闻癌色变」了。
  
  但是癌症绝不等于绝症,所谓癌症或恶性肿瘤其实是相当多种多样的,其治疗的难易以及预后也彼此不相同。更重要的是,随着诊断及治疗的进步,癌症并不如一般想像的可怕,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给予适当的处置,其实很多都是可以治疗成功的。即便是稍慢被发现,也因为近来手术、化疗等的进步,加以现代营养治疗的有力支持,不但大大地减轻治疗的痛苦,也大大地改善治疗的效果,关键是民众必须对癌症要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做到早期发觉,并接受最适当的治疗。
  
  各种癌症之中,胃癌是国人好发的癌症之一。台湾是胃癌罹患率相对较高的地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胃癌是全世界排名第4位的最普遍被诊断的癌症,在癌症死亡率则排名第2,最近几年,胃癌虽然在国人癌症死因的排名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在2013年仍占第8位,显示胃癌对国人仍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癌症。
  
  林明灿教授,多年来精研癌症医学,是国内胃癌外科治疗的权威,同时研发各种微创手术,开发多项微创手术器械,以微创取代传统手术,不但减轻病患的痛苦,更显着加速病患恢复的速度和提升治疗成果,可以说是台湾以微创手术进行胃癌治疗的先驱者之一。癌症手术之外,林教授在临床营养学亦有相当的投入与成就,借由微创手术加上营养治疗的相辅相成,让胃癌治疗成果获得明显改善,造福众多病患。
  
  今林明灿教授在临床工作相当繁忙之中,结合了台大医院的临床医师、护理师、营养师共同编着了《胃癌术后营养照护全书》,勠力于卫生教育,其用心相当可佩。书中对胃癌形成的可能相关因素,胃癌的诊断与治疗,以及胃癌的营养指导等等,都提供了相当重要的宝贵资料。除了针对胃癌之外,对一般癌症与饮食之间的可能关系,也以Q&A的形式,解答了许多人心中的疑问,全书深入浅出,甚有可读性,当此书即将出版之际,特赘数言,借以表达敬佩与鼓励之意。
  
推荐序2

从营养支持到营养医疗 杨泮池(台湾大学校长)
  
  
  病人如无良好营养的支持,不但手术、化疗、放疗、物理治疗等难竟其功,病人也较易招致併发症。综观国内外各营养医学的发展,都相继强调营养是用来治疗而不仅仅用来支持医疗而已,许多营养医疗准则也分别形成共识。迄今,营养已由支持医疗之辅助性角色,进而担纲起医疗疾病(包括胃癌等恶性肿瘤之术后)的重要责任。
  
  实际上,古早人类最重视的治疗就是食物营养治疗(俗称为食疗),因此重视营养医疗之观念可谓古今皆同矣!
  
  本书是台大医学院外科部教授林明灿医师精心策划,由附设医院医师和资深临床营养师共同执笔,专门为胃癌术后病友量身订作的进阶饮食照护全书。涵盖认识饮食与癌症的关系、胃部与胃癌、胃癌的诊断与检查、胃癌的分期与治疗、胃癌的营养指导、胃切除后食谱做法、从营养谈如何预防癌症复发、胃癌术后的管路照护、整合性癌症治疗(包括生物基础疗法、身心灵介入疗法、能量疗法正确的胃癌手术饮食照护观念)等,内容相当丰富、解说深入浅出,非常适合病人、照顾者、医护药营养社工相关工作者和学生、公卫保健教育人员,以及一般社会大众等阅读参考,相信可以有助于胃癌病人术后照护、减轻病苦、提升生活品质与加速疾病康复。
  
推荐序3

客制化的营养医疗 陈明丰(前台大医院院长)

  
  
  
  依个别病人的疾病、病期或严重状况、波及器官或转移与否、性别、年龄、营养状况而给予适当营养的治疗,即客制化的(customized)营养医疗,这是营养观念由「支持」朝向「医疗」,品质由大众化通用型(generalized)朝向精致的(specified)客制化发展之医疗趋势。
  
  《胃癌术后营养照护全书》正是专为胃癌术前术后病友量身订作的阶段饮食照护,是如何提供客制化营养医疗照护给胃癌术后病友的最好指引。
  
  本书由台大医学院外科部教授兼附设医院副院长林明灿精心策划,一般外科主治医师吴经闵和资深临床营养师赖圣如共同编着,全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地解说:饮食与癌症的关系、认识胃部结构与胃癌、胃癌的最新诊断、检查、分期、治疗、胃癌的营养指导、术后食谱做法、预防癌症复发的饮食、术后的管路照护、整合性治疗(介绍生物基础疗法、手术饮食照护观念、其他疗法)等,本人非常乐于推荐,期望能增进我国民众更进步的福祉。
  
  最后,要提醒读者,多数早期胃癌患者几乎都没有临床症状,也与一般胃病难以区分,也因此,若出现肠胃不适(如上腹胀气、闷痛、恶心、食慾减退、体重减轻等),应及早就医检查,若经医师诊断需进一步做「胃镜检查」,也请你勇于接受检查,以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自序

一本浅显易懂且受益的书 林明灿(台大医院副院长)
  
  
  胃癌是国人好发癌症的前10名,虽然胃癌这几年的发生率已经逐年下降,但因为早期的胃癌并无明显症状,往往病情恶化后才被诊断出来,导致治疗成绩不理想。胃癌的发生和饮食习惯有很密切的关联,不新鲜的食物、腌制的加工食品和过度饮酒,都会造成胃癌发生机会增加;此外近几年的研究指出,细菌的感染(幽门螺旋桿菌;Helicobacterpylori)胃部发炎和胃癌的发生也有关系。有鑑于此,写一本关于饮食和癌症相关书籍的想法就在心里酝酿,一本属于民众浅显易懂且受益的书。
  
  传统上,国人都很重视食物对于身体的疗效,也很喜欢摄食美食,进而发展出特有的饮食文化,然而,现代人讲究的其实是如何兼具吃得健康和吃得营养。从胃癌的发生原因探讨,我们很清楚,吃的食物本身对于胃癌的发生有密不可分的影响,因此,希望远离癌症的人们,最重要的宝典就是教导国人如何健康饮食,破除一些以讹传讹的观念;这也是在构思这本教导国人健康饮食、远离癌症书籍的「中心思想」。
  
  身为外科医师,除了以外科手术切除肿瘤外,在临床观察到,传统手术大伤口其实带给病人很多不舒服,例如伤口疼痛、肠道功能恢复慢无法进食或营养不良的情形,利用腹腔镜手术(手术微创)的方式大大改善上述病患的不适感;对适合的病人给予免疫调整配方或点滴(化学微创),改善营养不良和免疫力不佳的情形;另一方面,术后复健治疗(物理微创)帮忙肺部深唿吸、提早下床;结合三种手术、化学和物理微创的方式,改善手术后的预后。
  
  本书一开始先详尽解答民众关于饮食的常见问题,从医学角度辅以科学性研究佐证其理论根基,坊间常有夸大疗效、无科学根据的报导或是广告,误导了民众,以至于瘦了钱包,却得不到健康。
  
  现代医学的研究需要以严谨的方式、大规模临床试验来证明某一成分的疗效,这需要很久的时间和很高的研究成本才能获得结论,并不是一般动物试验的结果可以相提并论的。
  
  第二部分则介绍胃癌的形成原因、常见症状、诊断工具和治疗方式,让民众可以清楚了解如何战胜胃癌重获健康!治疗期间的胃癌病患可能因为术后肠胃不适或接受化疗/电疗,以至于营养状况不佳,病患可以从这本书知道一些烹煮技巧或饮食注意事项,帮助自己减缓不适、增加食慾,进而有更好的体力来击败癌症。
  
  第三部分,有营养师精心制作的饮食食谱,从手术后的早期饮食到恢复期的饮食,详细介绍如何吃得更健康,方便肠胃道吸收达到术后肠胃快速恢复的目的。
  
  「如何吃得更健康」一直是我们追寻的目标,借由这本书引领大家开始科学性的接触这个领域,也期待民众和相关领域的专家一起努力,让国人生活得更健康更有活力。最后,感谢台大静脉营养小组、营养师的通力合作,让内容更加丰富多元。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微創手術」概念,對於許多病友來說,絕對是一劑強心針。過去提到癌症手術,大家的第一印象往往是開膛破肚,恢復期漫長,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微創手術確實為許多病患帶來了更優質的選擇。 我想這本書在談論微創手術時,不會只是簡略帶過,而是會詳細闡述微創手術對於胃癌治療的優勢,例如傷口小、疼痛感較輕、出血量少、恢復時間縮短等。更重要的是,它應該會進一步說明,在進行微創手術後,患者的生理和營養需求與傳統手術有何不同,以及如何針對這些特定情況來優化術後照護。 例如,微創手術可能對腸道蠕動的影響、對營養吸收的影響,以及相較於傳統手術,病患可以更早開始進食某些食物等。我期待書中能提供具體的建議,讓病友們在術前就能對微創手術有更全面的了解,術後也能更清楚自己該如何配合,讓這個「微創」的優勢真正轉化為「快速復原」的實際效益。

评分

身為一名曾經在醫療體系服務過的護理人員,我深知病患在面對癌症手術時,除了生理上的挑戰,心理上的壓力更是巨大。這本《胃癌術後營養照護全書【增訂版】》在書名中就強調了「身心平衡」,這點真的非常難得且重要。 很多醫療書籍往往只著重在疾病本身和治療方式,卻忽略了人是個整體,心理狀態對生理恢復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我預期這本書會針對胃癌術後可能出現的焦慮、恐懼、食慾不振、甚至情緒低落等狀況,提供實用的心理調適方法,例如正向思考的引導、壓力舒緩的技巧、以及如何與醫護人員、家人朋友建立良好的溝通管道。 更進一步,我也期待書中能觸及到病患在恢復過程中,如何重新找回生活品質、建立自信心,以及如何面對未來可能存在的復發疑慮。這種全人照護的觀念,才能真正幫助病患度過難關,重拾對生活的信心與希望。畢竟,健康的身體是基礎,但健康的心理更是支撐我們面對一切挑戰的關鍵。

评分

這本《胃癌術後營養照護全書【增訂版】》的書名,尤其「身心平衡」這個部分,引起了我極大的共鳴。我一直相信,治療疾病不應該只看到身體的病灶,更要關注到整個人的福祉。 尤其對於癌症病患來說,術後的心理調適至關重要。漫長的治療過程,伴隨而來的可能是身體的不適、對未來的擔憂、以及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即使身體機能逐漸恢復,也難以真正回到正常的生活軌跡。 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溫暖的朋友,引導讀者認識並處理術後可能出現的各種情緒。例如,如何有效排解術後的焦慮感,如何面對食慾不振時的沮喪,如何與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溝通,以及如何重新找回對生活的掌控感。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簡單易學的放鬆技巧、正念練習,或是關於如何建立支持系統的建議。 更進一步,我也相信「身心平衡」也包含著對生活品質的追求。術後的病患,除了基本的生理恢復,也渴望能再次享受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例如與家人共享用餐時光、參與力所能及的社交活動等。這本書若能在這些層面提供具體的指引,必將對病患的整體康復產生深遠的影響。

评分

身為一位經常關注健康資訊的退休族群,我看到《胃癌術後營養照護全書【增訂版】》這個標題,腦海中立刻浮現出許多親戚朋友的影子,他們都曾為了這場病奮鬥過。這本書名裡直接點出「快速復原三元素」,光是這點就足夠吸引我深入了解。 我認為,這本書肯定不是那種講起來空泛、理論導向的學術著作。從「營養促進」這個核心來看,我預期它會提供非常貼近日常生活的實用建議。想像一下,對於剛經歷手術的長輩,他們的食慾可能不佳,消化功能也還沒完全恢復,這時候需要的絕對不是那種大魚大肉的菜單,而是精緻、易消化、又能提供足夠熱量和蛋白質的食物。 我希望能看到書中針對不同術後階段,提供具體的餐點設計,例如如何製作營養豐富的湯品、粥品,如何運用蒸、燉、煮等溫和的烹調方式,甚至是如何巧妙地運用各種食材,讓食物變得既有營養又美味,增加病患進食的意願。同時,我也相信這本書會觸及到術後可能遇到的各種飲食禁忌和注意事項,讓家屬們不再感到迷茫。

评分

哇,拿到這本《胃癌術後營養照護全書【增訂版】》真的讓人心頭一陣寬慰,尤其是書名裡提到的「快速復原三元素」:營養促進、微創手術、身心平衡,光是看到這幾個關鍵字,就覺得這本書真的抓住了病友們最迫切的需求。 我本身有親友經歷過胃癌手術,那段時間大家的心情都非常煎熬,一方面擔心術後恢復的狀況,另一方面也對飲食營養一竅不通,每天就是想辦法讓長輩能吃一點、多一點,但又怕吃錯東西反而造成負擔。當時如果能有這樣一本權威又實用的指南就好了。 這本書的「營養促進」部分,我想肯定會非常紮實。不是簡單的「多吃蛋白質」或「少吃澱粉」這種籠統的說法,而是會深入探討不同恢復階段需要哪些關鍵營養素,如何透過飲食調整來加速傷口癒合、增強免疫力,甚至是如何克服術後常見的噁心、腹瀉、吞嚥困難等問題。我很期待它能提供具體的食譜建議、食材選擇的原則,甚至是營養補充品的運用時機和劑量,讓病友和家屬不再是憑感覺亂吃,而是有科學依據地進行照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