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够幸运,可能一辈子都不用请警察帮忙
也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请消防队员帮忙
但是你每天都需要清洁队员帮忙
消防队有写真集,也有人表扬英勇的警察,清洁队员?连看电影都没有优待票。
不过,他们却是卫生防疫的第一线守护员,也是消费经济的重要齿轮,没人收,就没人买。人类学家罗苹花了十年跟各层级的清洁队员工作,想要知道纽约的垃圾都去了哪里。她开垃圾车、剷雪车,身体痠痛与旁人嘲弄只是家常便饭,更不要说各种高风险的伤害。在《垃圾天使》中,她记述这批遭人忽略、不受欢迎的清洁大军;这些人可是每天要负责清理一万三千吨的家庭垃圾与回收物。
身为其中一员,罗苹告诉我们清洁队员喜欢用的黑话、禁忌,他们快乐与悲伤的时刻,以及市政府花了多久了时间与心力要搞定垃圾。很少有人提及,要不是有这批工作人员,都市人根本就无法享受用完就丢的物质文化。罗苹生动地写了许多人物,描述工作时难忘的场景(还有味道)。《垃圾天使》不只是纽约的故事,也要告诉世界各地的读者,清洁队员有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