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生产绩效系统,提供有效降低成本、增强企业体质的良方,顺利迈向工业4.0。
◎作者继《生产绩效管理》后,又一适合产业界参考运用的作品。
◎全面生产保养制度(TPM)辅导专家许石城担任本书技术顾问,让本书更具实用性。
◎现代企业、自动化工厂提升竞争力、落实绩效管理的重要宝典。
◎提供绩效计算公式,让读者了解关键绩效指标数值的产生方式,并透过关键指标正确理解问题的成因与採取有效对策。
生产绩效指标协助管理者决定重点改善活动,也是生产规划与控制的重要参数。
本书所介绍的企业总和效率即为有系统地监控企业生产损失的有效工具,透过企业总和效率反映个别或整体生产活动的浪费,协助管理者深入解析具体的问题发生来源,进行改善。
《企业总合效率》已经在部分企业实施多年,作者于1978年在产业界服务,赴日受训时接触能率管理,并于1987年进入产业辅导单位,指导许多企业建立生产绩效系统,中岛清一先生于1988年提出设备总合效率(OEE)之后,有些企业开始透过TPM辅导,导入OEE,效果都非常好。虽然经过这么多年,还是有些企业不能正确应用这些绩效系统,例如损失归属错误,导致绩效指标被美化,不能反映真实问题;再例如不清楚指标的定义与解析方式,所以不容易採取有效的改善方案。为了协助企业,这本新着作详细说明各生产资讯与指标意义,可作为建立生产绩效系统时的参考手册。
实务应用的管理方法要简单与容易实践,这本书有许多绩效计算公式,可能会增加阅读此书的难度,不过书中详细列出计算公式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关键绩效指标数值的产生方式,在应用时,可以利用资讯工具演算这些公式,省略人工计算过程。管理者阅读此书的重点在理解各生产资讯与指标的意义,透过关键指标正确理解问题的成因与採取有效对策。
本书从「推动企业持续改善的生产绩效系统」、「劳动力生产绩效管理」、「设备生产绩效管理」等方面来作探讨,并透过案例的检讨与表单的运用,帮助企业更了解自己需要调整与改进的地方,朝向企业永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