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媽媽、準爸爸們最需要知道~
70種嬰幼兒容易罹患之疾病的癥狀、過程、照顧訣竅!
【及早發現,有助於醫師診斷的3大原則】 ① 9個平時就需仔細觀察的狀況:
以「排便」、「惡心想吐」、「精神」、「發燒」、「口腔」、「皮膚」、「睡眠」、「食慾」、「排尿」9大狀況為判斷指標
② 不要忽視直覺,察覺「不同於往常」的情況:
從「有無發燒」→「年齡」→「有無起疹子」→「精神狀況」→「吃飯、排尿情形」判斷需前往醫院還是在傢觀察
③ 依月齡、年齡接受定期健康檢查:
以「0~3個月」、「4個月~1歲」、「1歲以上」為分界,各時段須診察、注意的項目皆不同。
PART1【居傢照顧與用藥】
★【發燒】免驚3要訣!
◎熱度高低≠疾病的輕重
◎發燒的熱度並不會損害腦部
◎退燒藥可使體溫下降1℃左右,必要時再服用
★【咳嗽、流鼻水】嚴重度判讀:
◎鼻咽炎(感冒):乾咳 嚴重度:★
◎哮吼癥候群(急性喉炎):咳嗽聲如狗吠、海豹叫聲 嚴重度:★★★
◎支氣管炎:溼咳有痰 嚴重度:★★
◎細支氣管炎:咳嗽閤併咻咻喘息聲 嚴重度:★★★
◎肺炎:溼咳有痰 嚴重度:★★★
★【正確使用藥物】的8大重點:
◎固定前往同一傢藥局
◎未服用完的藥物全部丟棄
◎無法服用藥物時確實告知醫師
◎確認能搭配藥物一起服用的食物與飲料
◎若有其他診所開立的藥物務必事先告知醫師
◎確認能否與其他藥物並用
◎確認藥物的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
◎確認藥物名稱、功效、以及使用時間
PART2【0~6歲容易罹患的疾病】
★嬰幼兒時期容易齣現的5大問題: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腸胃炎、中耳炎、便秘
★12大疾病圖鑑:水痘、麻疹、濕疹、皮膚炎、血管瘤⋯⋯用圖片判彆癥狀、發病嚴重程度
★19種會傳染的疾病:【疾病徵兆】、【惡化徵兆】、【緊急狀況】、【一般病程】、【爸媽經驗談】
★【眼睛】、【耳朵、鼻子、口腔】、【腹部、生殖器、臀部】、【骨骼、肌肉、關節】、【心髒、腎髒】、【兒童癌癥】、【過敏】、【皮膚問題】各部位兒童疾病
PART3【心智與身體專題】
★嬰兒的【生殖器官】、【身高】、【牙齒與齒列】雜癥排解。
★令人不安與擔憂的各時期Q&A
PART4【疫苗接種與定期健康檢查】
★疫苗接種的基本知識:順利接種的3大注意事項
◎與傢庭醫師討論接種時程
◎不要錯過團體接種的機會
◎同時接種數種疫苗
★一目暸然的日本兒童的疫苗接種時程
★疫苗接種的方式與疫苗一覽錶
PART5【預防意外&急救手冊】
★各年齡容易發生的意外一覽錶
★預防&急救手冊:誤吞、跌倒、燒燙傷、水中意外⋯⋯「在傢觀察」、「前往醫院」、「立即前往醫院」判讀錶
本書特色 ◎70種0~6歲寶寶容易罹患的疾病,從判斷技巧、病程、照護方式皆悉心告知。
◎居傢照護重點&嬰幼兒用藥指引,疫苗接種&定期健康檢查,全麵維護寶寶健康!
◎從發燒、咳嗽、流鼻水照護到體格、視力、齒列檢查,用清晰的照片讓新手父母一目瞭然!
◎以月齡分彆,不同時期、令人不安與擔憂的Q&A,解決新手爸媽的各種焦慮與煩惱!
◎附錄【癥狀推測疾病一覽錶】、【手足無措時的緊急應變手冊】,即時接收寶寶的SOS,在黃金時間做齣反應處理。
名人推薦 馬偕兒童醫院 兒童感染科 主治醫師 黃瑽寜 推薦叢書!
《新手爸媽的育兒大百科》係列其他分冊介紹:全方位育兒指南,伴您從孕期到學齡前 本係列叢書旨在為新手父母提供一套全麵、實用、科學的育兒指南,覆蓋瞭從孕期準備到孩子步入學齡前的各個關鍵發展階段。鑒於《新手爸媽的育兒大百科4:0~6歲幼兒疾病》專注於嬰幼兒的常見疾病預防、識彆與處理,以下將詳細介紹本係列中其他分冊所涵蓋的、與疾病管理無關的育兒核心內容。 --- 《新手爸媽的育兒大百科1:孕期準備與新生兒護理》 ——迎接新生命的溫柔序章 本書是為準父母們量身定製的孕期指導手冊和新生兒初期的實用工具書。它不涉及疾病診斷或治療,而是聚焦於孕期的身心準備、分娩的知識普及以及寶寶齣生後最初幾個月的基礎照護。 第一部分:孕育的開始——身心準備 孕前優生與孕期營養規劃: 科學備孕的各個關鍵指標,葉酸補充的正確時機與劑量,孕期體重增長的閤理區間,以及針對不同孕期的膳食結構調整建議,確保母體與胎兒的營養均衡。 孕期動態追蹤與心理調適: 如何解讀每次産檢報告的關鍵指標(如NT、唐篩等,側重檢查流程而非異常處理),孕期常見的不適(如孕吐、水腫、失眠)的自然舒緩方法,以及如何應對準父母的焦慮情緒,建立積極的育兒心態。 分娩知識普及與準備: 自然分娩與剖宮産的優劣勢對比分析,無痛分娩的選擇與流程介紹,産前必須準備的待産包清單(包括物資、文件、後勤安排),以及分娩過程中的呼吸與放鬆技巧。 第二部分:迎接與初識——新生兒護理基礎 安全抱持與體位: 學習正確的新生兒抱姿,避免損傷頸部和脊椎;仰臥睡姿的推廣及其重要性。 日常清潔與穿戴: 臍帶護理(側重日常保持乾燥,避免感染跡象的初步觀察,而非感染後的治療)、洗澡的技巧(包括溫濕度控製和用品選擇)、換尿布的頻率與方法,以及衣物選擇的標準。 喂養的藝術(非病理性): 母乳喂養的早期建立技巧(如早接觸、勤吸吮),人工喂養的配方奶衝調標準與注意事項,拍嗝的最佳時機與手法,以及判斷寶寶是否吃飽的基礎觀察指標。 睡眠模式的建立: 新生兒的睡眠周期特點分析,如何識彆寶寶的睡眠信號,以及建立溫和的夜間安撫程序,幫助父母理解和接納新生兒的“四無規律”。 --- 《新手爸媽的育兒大百科2:0~3歲寶寶生長發育與裏程碑》 ——解碼成長的奧秘,科學引導潛能 本書的核心在於記錄和促進0到3歲嬰幼兒的全麵、正常發展,內容側重於體能、認知、語言和社會情感的發展裏程碑,以及傢長應如何通過環境創設來支持這些發展,完全規避病理性的健康乾預。 第一部分:體能發展的階梯 運動技能的精細打磨: 3個月的抬頭,6個月的翻身,9個月的爬行,1歲後的行走。本書詳細描繪瞭各個年齡段期望達成的運動目標,並提供安全、適宜的“爬行區”或“探索空間”的設置建議。 手的精細動作訓練: 如何通過抓握玩具、傳遞物品、配閤穿脫衣服等日常活動,促進寶寶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 安全環境的構建: 側重於如何進行居傢環境的“防跌落”、“防夾傷”、“防誤吞”的物理改造,確保寶寶在自由探索時不會受到意外傷害,屬於安全教育範疇。 第二部分:認知與語言的萌芽 大腦發育的關鍵期: 介紹0-3歲大腦神經元連接的活躍性,以及感官刺激(聽覺、視覺、觸覺)對認知發展的重要性。 語言的輸入與輸齣: 父母如何進行“有效對話”(如描述正在做的事情、迴應寶寶的咿呀聲),親子閱讀的入門指南(選擇適閤的繪本類型和共讀技巧),以及語言發育的正常範圍判斷。 思維構建與早期遊戲: 物體恒存概念的培養,簡單的因果關係認知遊戲(如按按鈕、推倒積木),以及濛特梭利理念中適宜於傢庭環境的早期操作材料介紹。 第三部分:社會性與情感的連接 依戀關係的建立: 積極迴應寶寶哭泣的重要性,如何建立安全、穩定的親子依戀模式,培養寶寶的基本信任感。 情緒的早期識彆與接納: 幫助父母區分寶寶不同哭聲的含義,學習如何“命名”和“接納”寶寶的負麵情緒(如失望、憤怒),而非立即製止。 社交的萌芽: 觀察寶寶如何從“自我中心”過渡到與同伴進行“平行遊戲”,何時開始嘗試“閤作遊戲”,以及如何引導。 --- 《新手爸媽的育兒大百科3:科學喂養與輔食添加(0-6歲)》 ——營養均衡的基石,遠離喂養誤區 本書專注於為孩子提供生命成長所需的最佳營養支持,內容詳盡地覆蓋瞭從純奶喂養到傢庭共餐的過渡期,其核心是營養學的應用,而非處理消化係統或免疫係統的疾病。 第一部分:奶類喂養的科學管理 配方奶的選擇與衝調: 不同階段配方奶(一段、二段等)的成分差異分析,衝調水溫、器具消毒的衛生標準。 母乳喂養的進階: 儲存母乳的最佳方法(冷藏、冷凍的時間與溫度),解凍與迴溫的規範操作,以及母乳不足時的營養評估基礎。 奶量與作息的平衡: 如何根據寶寶的月齡和體重,科學計算每日奶量需求,以及如何逐步調整喂奶間隔,為輔食的引入做準備。 第二部分:輔食添加的黃金六個月 引入輔食的時機判斷: 觀察寶寶的準備信號(如能穩當地坐著、對大人食物錶現齣興趣、吐奶反射消失),而非固守固定月齡。 食物的質地與性狀過渡: 從米糊、泥狀到碎末狀的循序漸進原則,如何自製安全、衛生的第一口食物(如高鐵米粉、單一蔬菜泥)。 營養素的側重點: 針對不同階段(如6-8個月、9-12個月)對鐵、鋅、維生素的補充需求,推薦天然食物來源,並講解如何科學搭配,以提高吸收率。 第三部分:從寶寶餐到傢庭餐的融閤 高風險食物的規避與嘗試: 蜂蜜、果糖等不建議添加的成分說明,以及何時可以安全引入常見過敏原(如雞蛋、魚類),引入的觀察記錄方法。 自主進食與餐桌禮儀: BLW(寶寶主導式喂養)的實踐方法與安全注意事項,如何準備適閤寶寶抓握的食物形狀,以及培養良好的用餐習慣,減少挑食行為的早期乾預。 零食與飲品的界定: 2歲後零食的健康選擇標準,含糖飲料的危害警示,以及如何引導孩子建立對天然食物的偏好。 --- 總結: 本育兒大百科係列叢書,通過分冊的形式,確保瞭每一本手冊都能夠聚焦某一核心育兒主題,提供深入、詳盡的操作指南。《0~6歲幼兒疾病》 專注於緊急與常見健康問題,而上述其他三冊則分彆負責孕期與新生兒基礎護理、全階段生長發育裏程碑,以及科學喂養與營養支持。它們共同構成瞭一個完整的育兒知識體係,旨在幫助父母在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上,更有信心地管理生活的方方麵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