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利是与生俱来的,
使用权利的能力,则要靠教育启发!
「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村上春树
制度的不公不义、荒谬的歧视言论、贫穷的阶级复制……
◎ 徒有思想僵化的教育体制,学生的未来在哪里?
◎ 穷人难以翻身,注定沦为阶级复制下的牺牲品?
◎ 凭什么同志的幸福权利,掌握在他人手里?
◎ 性别歧视引来仇恨与绝望,是谁让憾事一再发生?
◎ 别抹杀他们的教育热忱,把劳动尊严还给教师们!
翻转教育,真正要翻转的是学习的本质。过去上命下从的服从关系,转成平等互动的伙伴关系,破除师长本位,回归学生本位,才是再次启动教育改革的意义。
黄益中第一本着作《思辨:热血教师的十堂公民课》,为我们奠定批判性思考的逻辑根基、唤醒人们沉睡的同理之心;这次,他要我们重新审视现有制度的合理性、惯性思考下的盲点。面对体制的不公平、不正义,你我都有说不的权利!
本书特色 ◎ 以《思辨》为根基,更深入探讨各面向议题的公平正义问题,以开放性讨论取代一言堂,打破同温层界限。
◎ 以「教育是一切根本」为出发点,对损害学生、教师权益,最后致使恶性循环发生的制度提出质疑,并提出有建设性的改善方式。
◎ 引用国内外统计数字,清楚说明台湾的劳动、居住处境与难题。
名人推荐 专文作序(按姓氏笔划顺序排列) ◆吕欣洁(性别与政治工作者、婚姻平权大平台总召)
◆邱显智(雪谷南榕法律事务所律师)
◆徐仁斌(基隆市建德国中校长、基隆家扶中心课辅志工)
各界专家一致推荐!(按姓氏笔划顺序排列) 小野(作家、台北市影视音实验教育机构校长)
沈清楷(比利时鲁汶大学哲学博士)
张茂桂(中央研究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
游钖堃(前行政院长)
叶大华(台湾少年权益与福利促进联盟祕书长)
郑弘仪(媒体工作者)
苏仰志(杂学校、不太乖教育节创办人)
顾玉玲(作家、社运工作者)
「除了为自己的理念和所信仰的价值发声之外,我认为益中更是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打开了一条更加宽广和丰富的道路。」——吕欣洁(性别与政治工作者、婚姻平权大平台总召)
「像黄益中这样,在台湾各个学校的角落,以自己的理想推进公民意识的老师,他所面对的环境是如此艰难而孤独。但是,只要想到有他们,就觉得台湾的未来充满希望。」——邱显智(雪谷南榕法律事务所律师)
「本书揭露诸多社会现实,让身处教育现场的我们读了暗暗叫好,却又满是遗憾。学用不均的现象、阶级世代与城乡差异、性平教育的迷思,益中要让大众理解,这不是与生俱来的宿命,而是关乎人的价值,是文化和体制所造成。」——徐仁斌(基隆市建德国中校长、家扶中心课辅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