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导论 伤害何在?
1984 年6 月3 日,《纽约时报》长岛版读者有机会拜读当地萨福克郡社区学院副教授凌克的读者投书。凌克的投书标题为〈饮酒与驾车可并行不悖〉,文章一开头,描述他如何在上周六晚间合法酒醉驾车回家。接着他继续写道:「我在那之前的周六,还有再前一个周六,都酒醉驾车回家。打从我拿到驾照开始,过去25 年来,大概已经成了相当一贯的模式。」但凌克写道,他从未被拦下来或逮捕,他有很多朋友也同样如此。因此,他得到一个结论:酒醉驾驶是有可能一路平安。
凌克这篇文章出现的时机并非巧合。那几年,美国对于酒醉驾驶及所造成伤害的关注激增。「反酒驾妈妈」(Mothers Against Drunk Drivers, MADD)成立于1980 年,是最知名的运动团体,但早两年创立的「驱逐酒醉驾驶」(Remove Intoxicated Drivers, RID)则以纽约为大本营。这位副教授称许这些团体带起酒驾议题,并推动通过更强有力的法令,但他担心他们可能做得有点过火了。
凌克的投书触及了一系列的议题,这些议题终将妨碍反酒驾圣战的发展。例如他和他的朋友似乎能够带着醉意开车,暗示着酒驾或许不是这么严重的社会问题。凌克也强调适量饮酒的概念,拿他自己童年饮酒的经验与欧洲的情况做类比,欧洲的儿童从小就学会「明智且负责任地」享受酒饮。与此相关的是「负责任饮酒」的概念,其中所蕴含的意思是适量饮酒不会造成伤害性的后果,这个概念将一再被援引,因其无关乎酒驾,遂可为人接受。
凌克的文章也带有自由派的味道,削弱了另一类可能出现的反对意见。他写道,「反酒驾妈妈」、「驱逐酒醉驾驶」和各州立法机关所提的某些主张,是「严重侵害绝大多数纽约人权利及自由的严酷手段」。相较之下,真正的自由「蕴含着自我监督的实质责任」。凌克把当前的做法拿来与早期的反酒运动做类比,这并不令人意外。「且让我们毕其功于一役,」他宣称:「把导致禁酒令和基督教妇女禁酒联合会(Women’s Christian Temperance Union, WCTU)这类蠢事的心态所衍生有关酒饮的迷信与迷思剷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