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曾说:「让自己广为人知,但别让人彻底熟知。」每位传记作家都曾经探究那句格言的意义,但没有人做得比艾萨克森更彻底。艾萨克森带我们从富兰克林的种种人际关系,深入了解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物,举凡友人和敌人、妻子和孩子、政治家、哲学家和外交官等等,艾萨克森都逐一窥探他们与富兰克林的关系,从而勾勒出这位伟人及其人脉圈的全貌。--史学家艾德蒙.摩根(Edmund S. Morgan)
这些困惑我的问题,包含令我羡慕的美国富强,都在阅读这一本书的过程中,得到了答案。班杰明.富兰克林出生于1706年,卒于1790年。从出生到过世的84年中,富兰克林的生命都在十八世纪。了解的历史的人都知道,十八世纪是启蒙运动的岁月,也是法国人所谓的「光的世纪」(le siècle des lumières)。启蒙运动就像光照在黑暗的大陆上,让一切有关真理、道德、美感以及神圣的事物,都因为理性像光一般地点亮了世界,让真实呈现,驱逐了先前的蒙昧。 启蒙运动所标榜的精神,并不单纯地是一种革命式的转变,但也不是演化式的过渡。就像德国大哲学家康德所说的,启蒙运动是人凭借其理性,对于所有眼前事物重新检视,并以勇于求知的态度,开创未来。富兰克林就是这样一位开创新局面的人物。在他多彩多姿的一生中,富兰克林具有三种不同的身份:第一、拥有精湛文字能力的印刷商;第二、拥有强大求知欲的科学家;第三、拥有崇高政治理想的外交家。这三个角色说明了富兰克林一生的主要阶段。但是,在人生的所有阶段中,启蒙思维一直贯穿所有他做过的事,成为毕生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