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霍金没告诉过你的时间文化史
《週日泰晤士报》年度文化类选书
《观察家》週刊年度最佳科学书籍
透过文化的镜头,
一探人类如何干扰钟摆速率,操控时间秩序;
对时间愈发疯狂的执着,又引发了哪些奇情怪癖?
过去,人们仰望天空,依据太阳活动感知时间的推移;现在,我们强迫性地不停检查手机、电脑确认时间,网路发达更确保彻底的不夜世界。我们渴望准时,但我们厌恶最后期限。我们在时间的威吓与嘲弄之下,注定被时间掌控生活,严重到我们总是担心永远赶不上时间的脚步。或者更糟:我们跟上了,却是以其他事物为代价。时间持续以极微刻度显现、介入,「时间永远不够」的意识推动我们快马加鞭地「过生活」。
我们对于时间的执着与渴望,如何让它成为生活中挥之不去的支配力量?
世界总是说,时间是公平的;但我们从没想像过,我们能不能拥有「自己计时的权力」?
本书全面性探索工业革命之后的250年间,「时间」为何、如何逐渐主宰我们的生活;检视人们对时间愈发疯狂的执着,如何借由测量、控制、贩售、拍摄、表演等手法,感知、保存与节省时间;以及时间对历史文明乃至个人生命所产生的各种作用力。
本书要谈的是时间的实际作用,而不是虚无飘渺的境界。你将看到人们如何以各种方式撰写现代的时间故事:
‧拒绝使用基督教公历的法国人,改用葡萄、莴苣来计日
‧过度想念美好昔日,「怀旧」在19世纪初成为一种心理疾病
‧贝多芬企图以节拍器记号,统一《第九号交响曲》的演奏速度
‧参议员将时间化为政治武器,缓慢地废话连篇阻扰议事进行
‧〈烧夷弹女孩〉将越战的骇人瞬间永远冻结在影像里,震慑全世界
‧硅谷工程师研发液态代餐节约用餐时间
‧末日钟的分针随国际情势前后拨动,倒数人类毁灭时刻
‧太空人巴兹‧艾德林戴着Omaga手表踏上月球,完成史上最经典的时间商演
‧英国跑者罗杰•班尼斯特冲破4分钟障碍,破记录的瞬间被放大、牢记,而且成为神话
这本特殊的史书有两个简单诉求:说出那些启发时间意义的故事,主角中有的是了不起的艺术家、运动员、发明家、作曲家、电影制片人、作家、演说家、社会科学家,当然少不了还有钟表匠,来探究我们是不是都对时间疯狂到无药可救了。多层次的探讨,将让你我以新的视角省思与面对时间。
这也是一场文化、哲学关于「时间应用」的旅程。一路上有贝多芬交响乐的蓄势待发,也有瑞士钟表业的狂热传统,时不时也会借重喜剧演员们的真知灼见。
当「时间管理」已变成人类生活中的最大挑战时,本书中的多重历史再现,将有助于我们以全新的方式应付这项挑战。也许你有机会脱离计时的专制而获得自由。
【国内外好评推荐】 文化评论家 张铁志
「本书探讨许多时间的案例,譬如法国大革命后所使用的共和历、时刻表的出现、交响乐、摄影与电影中的时间韵律,读起来总让我津津有味,甚至有『原来如此』的感受。」──说书Speaking of Books创办人 陈建守
「关于时间以及时间对我们生活的意义,无人比加菲尔更能胜任这一趟旅程的向导。从装配线写到法国革命,他以精辟的见解与解嘲式的幽默,综述关于时钟的种种奇情怪癖。阅读本书是一场让人欲罢不能的知识之旅。」──《动机,单纯的力量》(Drive)作者 丹尼尔•品克(Daniel Pink)
「本书丰富的冷知识与小道消息,令人深思且娱乐性十足……赛门‧加菲尔活力充沛、嗅觉灵敏,天下奇事妙闻都能尽收入他的眼底。」──《周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
「简直是把博物馆收纳到书页之中。《计时简史》可称得上是流行历史学的杰作。」──《星期日快报》(Sunday Express)
「以不拘一格的形式收集了对于人类与时间关系的探索……可读性极高。」──《泰晤士报》(The Times)
「彻头彻尾富于启发并且令人阅读愉快……有趣的材料俯拾即是。」──《观察家报》(Observer)
「阅读时间绝对值回票价……赛门•加菲尔是成功的作者,表面上看起来既狭隘又穷极无聊的主题,他总是能够妙笔生花,让人兴味盎然。」──《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
「杰出的文化历史学家赛门•加菲尔汇集了大量有趣的人物,他们无不是企图操纵时间以迎合自己的规则;作者同时也质问我们何以落到现今的地步,受到独断的时间予取予求。」──《Elle》杂志
「本书充满丰富的轶事和平易近人的科学知识,书中探究了时间的暴政,以及世人对于控制时间的渴望。」──《Saga》杂志
「乐在其中……妙趣横生……加菲尔不但有过人的研究能力,而且独具慧眼,能够从中精选最佳故事以飨读者。」──《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
「读来愉快……轻松……既是学术之作,却又不失滑稽风趣。加菲尔对于闪亮耀眼的琐事有兼容并蓄的胃口,随时都迫不及待地想要提供娱乐效果和知识深度,而且二者都能得心应手。」──《每日电讯报》(Telegr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