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序言
大陆自贸区体制改革与TPP应对策略
刘孟俊
(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研究所所长)
吴佳勋
(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研究所副所长)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亚洲经济崛起,全球经济重心由西往东移转,预期在未来数十年亚洲市场的经贸主导权将是全球角力的焦点。2015年10月,TPP宣布谈判成功,象征着美国的影响力重返亚太地区,更直接挑战中国大陆的区域经贸霸权地位。另一方面,TPP、TTIP和TiSA所代表的新国际贸易、投资与服务规范的发展亦成为趋势。对中国大陆而言,亟需转变其经济体制加以因应,扩大运用自贸区政策试点机制,探索对外开放策略与深化经贸体制改革,根本问题仍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本文综整中国大陆各个自贸区的设置意涵,及其因应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任务与发展现况。预期中国大陆会持续在自贸区政策上深化和广化,探索投资、贸易、金融、监管、双创、区域战略等措施,进行体制的综合型改革。其次,透过自贸区推动服务业市场开放,借以加速经济结构调整,也为服务贸易谈判预作准备,并打造未来服务业国际化的基础。第三,在「一带一路」倡议与对外洽签FTA与加速中美BIA策略下,自贸区政策有着为其企业「走出去」铺路的意涵。
关键词:中国、自贸区、体制改革、TPP、国际经贸规则
壹、前言
近年来,以欧美等先进经济体试图透过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he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he Transatlantic Trade and Investment Partnership, TTIP)和服务贸易协定(The Trade in Services Agreement, TiSA)等方式,形成新一代高标准、高规格的全球贸易、服务和投资规则。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趋势下,中国大陆面临法规制度国际接轨的冲击和压力,亟需以政策试点方式寻求有效开放并降低风险,进而形成「倒逼」体制改革的格局。
尤其近年随着亚洲经济的崛起,带动全球经济重心由西往东移,亚洲市场的经贸主导权预期在未来数十年仍是全球角力的焦点之一。2015年10月,TPP宣布谈判成功,象征着美国影响力重返亚太地区,更直接挑战中国大陆大国崛起,冲击其于亚洲经贸霸权的地位。另外,面对TPP、TTIP与TiSA等「新世代FTA(自由贸易协定)」(New Generation FTA)国际规范的高规格要求,乃至于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lateral Investment Agreement, BIA)等谈判,均给中国大陆带来对外开放与体制转型的庞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