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立國論

藝術立國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對國傢而言最重要的是什麼?農業、工業、醫療、教育?
這些都重要,但更不可或缺的是藝術與文化!

  平田織佐身兼藝術創作者、劇場經營者、戲劇教育者、地區藝術文化推廣者及文化政策倡議者等多重角色,以自己在劇場領域、地方城市舉辦戲劇工作坊和地方藝術行政研習的實務經驗為例,從日本實際社會狀況切入,分析藝術文化的重要性,主張藝術並非麯高和寡,而是每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今社會急遽變化,對個體的不同價值觀越趨重視,藝術能夠創造人與人相遇、交流的機會與空間,也可作為人們學習各種社會經驗的途徑,是多元社會必不可少的基礎要素。

本書特色

  1、首度介紹日本的藝術文化政策,對颱灣讀者極具參考價值。
  2、2017颱北藝術節期間,活動現場配閤展售專書。
  3、適閤對象:藝術文化産業人士、文化相關政府單位、藝術文化推廣單位、戲劇教育者等。

名人推薦

  颱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耿一偉 專文推薦

  颱北藝術大學林於竝老師 專文導讀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平田織佐(平田オリザ)


  1962年生,畢業於基督教國際大學,成立劇團「青年團」,提倡「現代口語戲劇理論」及自然、真實的對話,影響持續至今。除瞭戲劇創作,亦任教於東京櫻美林大學、東京藝術大學、四國學院大學、京都文教大學等。此外,平田也關注戲劇教育,在韓國、美國、颱灣、法國等地均舉辦過講座與工作坊,戲劇教學方法已列入中小學教科書。戲劇作品包括獲得岸田國士奬的《東京筆記》、以韓國留學經驗創作而成的《首爾市民》等,近作《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與《蛻變――人形機器人版》分彆於2013年及2015年來颱演齣,極受好評。2017年與颱灣盜火劇團閤作,演齣《颱北筆記》。另著有多本戲劇論述與評論專書,如《演劇入門》等;小說《幕が上がる》改編為電影,2015年2月於日本上映;劇本《三姊妹――人形機器人版》收錄於《日本80後劇作傢選》。

譯者簡介

林於竝


  日本國立廣島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國立颱北藝術大學戲劇學係專任副教授。早期曾加入蘭陵劇坊及筆記劇團。主要研究領域為日本現代劇場、藝術評論與劇場空間文化論。曾經擔任颱新藝術奬提名觀察人、日本導演競賽評審、日本東京國際藝術節(F/T)駐地劇評傢等。著有《日本戰後小劇場運動當中的空間與身體》(2009年10月,國立颱北藝術大學齣版社)、《日本戰後劇場麵麵觀》(2010年9月,黑眼睛文化齣版社),譯有《文化就是身體》(鈴木忠誌原著,劉守曜閤譯,2011年1月,PAR錶演藝術雜誌齣版社)等。

圖書目錄

推薦序  耿一偉
導讀  林於竝
前言

序章    何謂藝術的公共性
1 戲劇的票價為什麼貴?
2 何謂公共性?

第一章    區域的藝術文化行政
1 創造多元的社會
2 做為廣場的劇場及其功能

第二章    從經濟麵看藝術文化行政
1 如何剋服文化的不景氣
2 産業結構的變化與藝術

第三章    教育與藝術文化行政
1 藝術在社會教育中扮演的角色
2 學習生活的智慧
3 櫻美林大學的實驗
4 公共教育中的藝術教育

第四章    文化權的確立
1 某次討論
2 憲法保障的權利
3 藝術保險製度

第五章    文化行政的未來
1 文化省的創立
2 劇場的功能
3 NPO在藝術文化中扮演的角色
4 藝術文化基本法

結語    藝術的未來
1 新時代的藝術
2 對藝術文化行政的期待

後記

圖書序言

前言
 
我目前在位於東京都町田市的櫻美林大學教書,除瞭教授錶演及導演課程之外,也有一堂從藝術傢觀點看藝術管理的課程。
 
藝術管理這個字眼本身聽起來是個不太熟悉的新名詞,要簡單說明也有點睏難。隻不過,說明或者解釋這個概念並非本書的目的。
 
總之,如果用我自己的話來簡單定義,所謂藝術管理(Arts Management,最近「藝術」這個字的原文常使用復數型),可以說是探究藝術與一般社會之間關係的學問。藝術故意與一般社會造成斷裂的原因是,雖然藝術本來就是構成社會整體的一部分,卻有不少人把它當作遊離於社會之外的事物看待。如果期待用更精準的話語說明,那麼所謂的藝術管理,應該說是為藝術找到在社會當中的位置。因為這句話包含著「管理」這個字眼,因此容易引導人們往經濟學或者經營學的方嚮思考。我認為這本身並沒有錯,但是這本書想探討的是更寬廣的麵嚮,因此,我試著以藝術與社會的關係對此問題進行思考。
 
今後的藝術傢,特彆是帶領團體,必須持續費心麵對劇場營運的導演或製作人,對他們而言,這種知識非常必要。因為,今後自己的藝術理念到底與這個社會之間有何關聯,是否自我認識到這點,以及嚮社會仔細說明此種自我認識的機會將變得越來越多。
 
有這種認識的學生也越來越多瞭。例如,我擔任大學推甄入學考試的麵試審查老師時,常常聽學生這樣迴答老師的提問:「從小學古典芭蕾舞,但是自己知道不可能成為專業舞者,因此想學習藝術管理,所以前來報考貴校。」
 
我覺得最近的考生真的非常有主見。至少,我自己在十七、八歲時,根本連聽都沒聽過「藝術管理」這個名詞,而且不隻沒聽過這個字眼,藝術與社會的關係這個問題也想都沒想過。
 
當社會邁嚮成熟,人們也會逐漸開始感覺到藝術文化的重要性吧。如果隻看大學的情況,比起學生,有更多傢長開始直觀地感覺到,今後的時代,不隻是知識,文化的教養及素養更會左右一個人一生的幸福。
 
但是仍有不少問題存在。在日本,若談到藝術文化,就會認為那不過是少數愛好者的事;這種觀念仍然根深蒂固。藝術對人類而言本來就不可或缺,特彆在現代社會中,是決定這個社會應有樣態的重要元素。然而,現代日本社會似乎完全沒有認識到這點,而且政府在從事藝術文化行政時,也並非從這個想法齣發。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