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教育法在我国法学领域中常被归类为「行政法各论」之一环。教育法,在探讨和教育,特别是和正规学校教育有关之法律问题时,固然会涉及和国家对学制整备、学校设立、师资培育等相关之教育「外部事项」,而在法制度论、法解释论上会有和行政法一般原理原则有关之部分。不过,教育法也和教育之实质给付等「内部事项」有紧密关系,而有排除公权力不当介入等和人权保障相关之重要原理。其次,在学校教育中,学校和学生之法律关系亦有以「在学契约」订定之可能。再者,大学等高等教育和一般中小学教育,在宪法上所适用之内容亦可能有所不同。前者,受「学术自由」保障、后者则和「受教育权」或「学习权」有密切关联。因此在制度面、法解释面上,两者亦存有不同之原理原则。
本书为作者在中正大学法律学系任教期间,于大学部担任「教育法」课程,于研究所担任公法领域「宪法理论与实务专题研究」、「公法理论与实务专题研究」等相关课程,基于上述观点,将相关研究教学内容尝试予以体系化之部分成果。于中正大学任教期间,作者并有机会担任和教育行政实务有关之:教育部法规会委员、教育部国教院教科书审定委员会委员(高中公民科、国中社会科)、教育部国教署不适任教师审议委员会委员等工作。除深感「教育法」并非单纯之「行政法各论」外,教育与法律两个学门实需要有更多的对话空间。也因此,作者期盼,借由本书之出版,未来能促进教育与法律两个学门有更多的交流与对话,进而有更多的青年学者投入「教育法」领域之研究。
本书得以顺利付梓,首先,感谢元照出版公司纪秋凤总经理的鼓励与快诺。其次,于出版过程中感谢编辑部同仁细心督促提醒与校订,使误植之处能大幅减少。
当然,本书文责完全归属作者本人,品质及内容则请读者评价并批评指教。再者,本书亦为多年接受科技部(国科会)专题研究计画经费补助(高中「课纲微调」之法律问题105-2410-H-194-074-MY2、自学习权之观点探讨我国十二年基本国民教育多元入学方式之问题点104-2410-H-194-059-、校规与学生之权利救济──以大法官释字684号解释为线索103-2410-H-194-103-、教师身分保障制度之研究──以我国教师法上「行为不检有损师道」为线索102-2410-H-194-092-、校园霸凌与学校之法律责任──以公立学校之国家赔偿责任为中心100-2410-H-194-105-、自保障学习权之观点探讨教科书制度之问题──以我国教科书审定及选用问题为中心(I)98-2410-H-194-104-、教育中体罚禁止法理之研究96-2414-H-194-025-)之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感谢中正大学法律学系提供良好的研究教学环境。于担任教职期间,杨玉隆、林佳亿、靳邦忠、陈景发、萧明钦、詹心驰等博士生,刘昆铭等公法组硕士生、相关同仁及学界前辈、同道经常提供作者在撰写本书时的灵感和助力,王芳祝、林冠彰、刘卓奇三位公法组硕士生协助校稿,在此一併致谢。
最后,感谢父亲李文远先生、母亲李蔡梅女士的养育之恩。回想过去和母亲在工厂劳动的那段岁月,让作者更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及发展之重要。感谢生活中的牵手伴侣默默付出及照顾家庭,方使作者无后顾之忧顺利完成本书。
李仁淼
2017年5月于中正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