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位曾在台湾艺坛发光发热的前辈美术家传记,
追溯台湾美术的百年历程。
深入浅出的文字、精美细致的图版,
细述各擅油画、版画、雕塑等领域之十位前辈美术家,
他们随着时代推移起伏的个人生涯与艺术成就。
★ 刘国松──现代水墨抽象画开拓者
刘国松,一个出生在安徽的山东人,自幼便展现过人的美术才华。十七岁时随着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只身来到台湾,随后进入全台最高的美术学府「台湾省立师范学院」艺术系就读,并以第一名成绩毕业。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刘国松怀抱着对中国绘画传承与现代化的强烈使命感,提出「抽象」、「水墨」的主张,为清末民初以来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开创出一条新路;1960年代影响台湾、1970年代影响香港、1980年代之后,进而影响水墨的原乡──中国大陆。
1954年,刘国松在报章上发表〈为什么把日本画往国画里挤——九届全省美展国画部观后〉一文,引发水墨画家与胶彩画家对绘画正统的争论。1956年与画友们组成「五月画会」,次年首届「五月画展」于台北举行,激励了台湾现代艺术运动的发展;1958年开始撰写艺术理论文章,鼓吹现代艺术。1969年,受到美国「阿波罗8号」太空船登陆月球的启发,刘国松开始创作「太空画」系列,这种具有划时代精神的水墨风格,格外令人瞩目,而他的〈地球何许〉一作更获得美国国际美展绘画首奖。另外,他对艺术造境的不断追求,创造出「国松纸」及「抽筋剥皮皴」技法,使其作品带有强烈独特的肌理纹路,并使他享誉国际艺坛。
刘国松一生对绘画艺术的追求,将中国千年水墨的人间山水,带入宇宙风景的层次。现年八十六岁的他,创作热情未曾稍减。在当代艺术的发展中,他凭着不懈的努力与坚强的意志,以及大胆的言论和创新的画风,其作品中的山水意象,已然调和了传统与现代,并综合了西方与中国的审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