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选集

杂阿含经选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杂阿含经》为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在元嘉二十年(443年)于杨都祇洹寺口述,宝云传译汉文,慧观笔录,共五十卷。其原本来源不明,《开元释教录》记载,此本就是法显由钖兰取回的杂阿含梵本;也有可能是求那跋陀罗由天竺或钖兰带来中国。现代在高昌及于阗发现梵文片断,与现存《杂阿含经》一致,因此可以推断它是由梵文本译出,属于根本说一切有部。(维基百科)

  《杂阿含经》是禅修的经典,文章精简杂录,现存一千三百五十九篇经文,乃佛陀在世时对弟子所说的重要教理,以「五蕴」、「六入处」、「十八界」为禅观,对「缘起」、「四圣缔」的阐释,了知一切法是「无常」、「苦」、「空」、「无我」,从而获得真正的解脱。现代学者根据《瑜伽师地论》有关记载将其归纳为七诵:「五阴诵」、「六入处诵」、「杂因诵」、「道品诵」、「佛所说诵」、「弟子所说诵」和「八众诵」。(维基百科)
 

著者信息

译者简介

求那跋陀罗


  求那跋陀罗为中天竺人,出身婆罗门,因为读《杂阿毗昙心论》而皈依佛法。精通大乘、小乘教义,因为学习大乘,因此被人称为摩诃衍,意思为大乘和尚。

  他到钖兰学法,之后决心至中国传教,南北朝元嘉十二年(435年)到达广州。当时宋文帝刘义隆派人迎至建康,他后来到丹阳郡等地弘法,并集力先后译出《杂阿含经》、《无忧王经》、《楞伽经》、《大法鼓经》、《相续解脱经》、《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等,对汉传佛教影响深远。

  卒于明帝泰始四年(468年),享年七十五。
 

图书目录

说四阿含
五阴诵第一
六入处诵第二
杂因诵第三
道品诵第四
八众诵第五

 

图书序言

1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
「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2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当正思惟,色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比丘!于色正思惟,观色无常如实知者,于色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
「如是受、想、行、识当正思惟,观识无常如实知。所以者何?于识正思惟,观识无常者,则于识欲贪断;欲贪断者,说心解脱。
「如是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是正思惟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3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则不能断苦。
「诸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断苦;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堪任断苦。」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4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色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不知、不明、不断、不离欲贪、心不解脱者,则不能越生、老、病、死怖。
「比丘!于色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则能越生、老、病、死怖。诸比丘!若知、若明、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如是受、想、行、识,若知、若明、若断、若离欲贪、心解脱者,则能越生、老、病、死怖。」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