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水月一月摄:论宗教多元思想

一切水月一月摄:论宗教多元思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宗教研究
  • 多元主义
  • 比较宗教学
  • 哲学
  • 文化研究
  • 水月一月
  • 思想史
  • 宗教哲学
  • 现代思想
  • 中国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唐〕玄觉禅师

  没有人能绝对掌握绝对真理,也没有一个宗教能垄断绝对真理;因为人,只是人,不是神!

  宗教多元主义相信,每个宗教都有其价值与意义,但由于都是人类的社会活动,亦有其局限与缺憾。宗教并不等于真理自身,承认各个宗教的差异与价值,倡导对话,是我们追寻宇宙终极真理的不二法门。

  本书论证「宗教多元主义」(religious pluralism)在21世纪实为文明人面对宗教冲突的出路,各宗教间的对话(interreligious dialogue)和合作,是现代人理当追求的大方向。作者不只是基督教神学博士与牧师,同时本身亦学禅,因此本书透过基督教的神学角度来谈论宗教多元主义,强调宗教间共融与会通之可能性,并以佛教思想为例,从而佐证作者的论点。

本书特色

  波士顿大学神学博士、名列《哈芬登邮报》「十五名最激励人心的LGBT宗教领袖」之一的欧阳文风,最新宗教多元论述!

名人推荐

  陈克华(诗人/医生)
  释昭慧(玄奘大学宗教与文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
  释见日(佛学院资深讲师)
  魏月萍(新加坡南洋里工大学中文系助理教授)
  胡露茜(香港女性主义神学家)
  黎添华(马来西亚新闻从业员)

  ──跨宗教专序推荐!!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欧阳文风


  波士顿大学神学博士,纽约市立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纽约大都会社区教会牧师。目前在纽约市立大学执教性别研究,并于圣彼得大学执教社会学;常受邀至中国、台湾、香港、新加坡、日本、印度、印尼以及马来西亚等国的大专学府与民间团体演讲。曾获美国《哈芬登邮报》(The Huffington Post)推举为「十五名最激励人心的LGBT宗教领袖」。 目前已出版着作四十余种,包括《现在是以后了吗?》、《神爱同志》、《酷儿千秋,同志万岁》、《同志教育》、《身体社会学》、《一个愚蠢的马来西亚》、《愚民最「爱国」》、《思考思考》以及《因为佛陀,我是更好的基督徒》等。
 

图书目录

推荐序/陈克华
推荐序︱「千江映月」的生命风华--欧阳文风牧师《一切水月一月摄》序/释昭慧
推荐序︱光光相摄才是王道/释见日
推荐序︱通往宗教相遇的水脉/魏月萍
推荐序/胡露茜
推荐序/黎添华
自 序︱唯我教独真?!--从三则新闻事件谈起

01 谁能垄断真理?
02 信耶稣上天堂,不信耶稣下地狱?
03 二元对立,快意恩仇
04 慈悲无分别,大爱同欢喜
05 宗教的相遇
06 盲人摸象
07 开放的宗教,封闭的人
08 基督教的多元宗教思想
09 我的多元宗教经验
10 宗教对话--我们的出路!
 

图书序言

自序

唯我教独真?! ――――从三则新闻事件谈起


  我想先谈三则新闻:

  第一则新闻事件发生在台湾。一九九二年台北市政府开始兴建大安森林公园,开始拆迁公园内的建筑物,但保留了由着名雕塑大师杨英风所作的观音像,结果位于附近的基督教灵粮堂非常不满,发起抗议,要求拆除观音像。一九九三年六月三日凌晨,有反对人士前往观音像泼洒粪便及硫酸,引起社会譁然。

  第二则新闻发生在香港。二○○七年五月,香港基督徒在大球场举行了万人大集会,当时香港九龙黄大仙区教会在领祷时要求这区不应叫黄大仙,因为明显是以区内有一座赤松黄大仙祠命名,有宗教色彩,建议改成「慈黄区」, 结果被不少香港人批评不尊重历史与其它宗教,引来口诛笔伐。

  第三则新闻发生在马来西亚,不同的是,这次被批评的不是基督徒,而是伊斯兰教徒,被歧视的不是佛教或民间宗教,而是基督教!二○一五年十二月,马来西亚吉打州政府要求发展商立刻修改房屋结构,因为浮罗交怡的双层排屋屋顶远观出现十字架形状,以为这冒犯了伊斯兰宗教,因为据以穆斯林为大多数的政府说,「这令许多穆斯林感到非常不舒服」。有关新闻一出街,马上遭到许多人批评嘲笑,包括基督徒,甚至有人讽刺,除了吸血鬼,有谁会怕十字架?!马来西亚知名律师阿兹哈也是穆斯林,他批评这些保守的穆斯林无理取闹,并调侃马来西亚语言出版局也应删除英文「t」字母,改以扑克牌的黑桃取代,因为「t」也类似十字架!

  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还有犹太教,都属于一神宗教(monotheistic religions),传统保守的一神宗教之特点就是相信世上只有一个真神,而这真神就是他所信仰的那一位,他们以为「除非信我所信的这位真神」,其它宗教不是带你走向地狱就是领你灭亡,没有真理!所以,一些保守基督徒批评其它宗教为邪灵,说他们拜鬼,完全不是太奇怪的一件事,比较不可思议的是这三大一神宗教的保守信徒如此坚信自己绝对正确而对方彻底错误,咬牙切齿;而他们互骂的观点其实都是一样的,他们所批评的对象简直就是镜中的自己。但他们似乎并未察觉,活脱脱如耶稣所说:只见别人眼中的刺,但无视于自己眼中的樑木。

  有一则对话特别有意思:

  犹太教徒说:基督徒和穆斯林都错了!
  基督徒说:犹太教和穆斯林都错了!
  穆斯林说:犹太教徒和基督徒都错了!
  无神论者说:哦!你们说得都对!

  上述对话其实是一则笑话,尖锐且幽默地点出了一神宗教排他主义的矛盾。

  二○一四年,有一星期日我在台北同光教会讲道,好友释有哲是出家人,那一天,他一身袈裟上教堂找我。朋友看见佛教僧侣上教堂,喜出望外,马上告诉我,一定要带领他信耶稣!

  我说,他信啊,他比许多基督徒更像基督徒!我朋友马上回一句:可是他还是佛教徒,还是上不了天堂!上帝说只有基督徒才可以上天堂!

  我看着他,静静地说:如果上帝这么野蛮,这种上帝我不信!这种天堂我不去!

  后来我把和释有哲合拍的照片放上我的脸书,说起这件事。有人以为牧师语不惊人死不休,一些报章媒体甚至转载有关照片与文字;当然,也有人以为我譁众取宠。其实,坦白说,我是认真的。我情愿和我的朋友在一起,也不想去这种排外无理没有爱的天堂。

  「除非信耶稣,否则下地狱」,这是非常糟糕的神学思想。不是基督徒就下地狱,就必须因此永远受苦?这到底是甚么上帝?这种上帝和封建时代的暴君有甚么不同?很多基督徒批评中国共产党的无神论思想,但中国尚且容许宗教自由,纵使是有限度的自由,而没有全面打压宗教禁止基督教,但现在这些基督徒口中的上帝简直就比中国共产党更不如,至少坚持无神论的中国共产党还让人有一点宗教自由,但这种上帝却因为有人不是基督徒,让他永远在地狱受苦?!这是甚么上帝?圣经说上帝是爱,这种上帝不要说不是爱,连一点爱都没有!

  这本书就是批判这种由保守宗教信徒,特别是基督徒,按他们狭隘的形象,与自我且排外的思想样式所创造出来的暴君式的「上帝」与神学。  

  我要在此书论证的是,在二十一世纪,宗教多元主义(religious pluralism) 才是我们文明人面对宗教冲突的出路,宗教际的对话(interreligious dialogue) 和合作,才是我们应追求的大方向。由于我是基督教神学博士,我将从基督教的神学角度来谈论宗教多元主义;由于我是学禅的基督教牧师,所以这本书在论及宗教多元思想时,很多时候会以佛教禅宗思想为例以佐证我的观点。

  二○一五年,我以基督教神学家的身份参加在泰国的曼谷由普世基督教协进会(WCC)主办的宗教会谈,并受邀发表论文;其中有一天我们拜访由比丘尼主持的佛学院。当时有人拍摄了一张我在佛寺内听经的照片,我跪坐在巨大的佛像前聆听法师讲经。我把这照片贴在我脸书,有些基督徒因此说我拜偶像,说我跪拜魔鬼撒旦,甚至以此攻击我的性取向,以为可以因此证明同性恋错误。当时我看了一些人在网上的留言,非常心痛,其实说我甚么,我不在乎,但如此污辱一个正信宗教,叫人于心何忍?想要证明我错,有必要如此口出恶言攻击另一个宗教吗?

  宗教与宗教之间,难道不能和平相处,必须如此诋毁对方,势不两立?

  我是基督教牧师,同时也学禅。每天清晨五点半我就起床,六点禅修静坐一小时,之后再读圣经。有一次,我把我和我禅师的合照贴在脸书上,我的禅师Robert Kennedy是天主教耶稣会的神父,曾在日本习禅,是美国着名禅师;我们俩面对面盘膝而坐,照片正中间有一佛像。一些保守基督徒也以此攻击我,说我是假牧师假基督徒,说我拜偶像,然后语带讽刺地称我为「法师」。我不认为我是佛教徒,虽然我也不认为拥有双重教籍是不可能的事,只是我对佛学认识不深,对佛教涉足太浅,不敢贸然自称佛教徒,我只是如一些人所说,「在菩提树下憩凉」。但每次读到这一类基督徒咒骂佛教的文字,总是忍不住发问为何自诩相信了一个博爱的信仰的基督徒,会沦落至此――只见仇恨与自义,完全没有爱?

  我相信基督徒不只应该与其它宗教信徒和平相处,尊重与我们信仰不同的人,我们甚至可以向其它宗教学习,丰富自己的信仰,深化自己的灵命,基督徒不应唯「读」圣经。圣经里有一句:凡是真实的、可敬的、公义的、清洁的、可爱的、有美名的,若有甚么德行,若有甚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要思念(腓立比书,四:八);所以由此可见,真理不只局限于基督教,也不限于圣经;我们必须知道,保罗在写这封书信这段文字时,基督教圣经尚未成书,当时没有我们今日的圣经。

  唐代玄觉禅师有一句话说得极好: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世上凡是有江有河有海有水的地方,都能映照天上的明月,但人间水里的月亮再多,也不过是天上那唯一明月的影子;这就如宇宙间的终极真理,在人心里的善良彰显,是世间各大正信宗教的精髓,世间万法,是一亦是多,万变不离其宗!

  有传统与保守基督徒说我拜偶像,视我为敌基督,我一笑置之:佛本无相,我心无敌。

  千江有水千江月,一切水月一月摄,无论你是基督徒或非基督徒,愿你平安。
 
欧阳文风 于新泽西Gothic Towers

图书试读

我从小在基督教家庭长大,外曾祖父母当年从中国福州来到马来西亚定居,后来外曾祖母先开始信耶稣,所以我可以说是第四代基督徒。记忆中我很小就每星期日跟随父母上教堂,小时参加主日学,后来少年时参加少年团契,少年团聚会后就留下来和成人参加主日敬拜。

从小我就非常勤奋参加教会活动,每年主日学的背诵圣经比赛,我总是拿第一名,在教会少年团是团契的领袖。十四岁开始,我除了参加星期天的少年团,也比一般教会年轻人提早参加星期六晚上的青年团,因为教会的人认为我早熟,是可造之材,所以鼓励我参加青年团。十五岁那年,成年团契的周年庆竟然邀请我去讲道,那是我第一次上台对成年人讲道,虽然之前已常上青年团和少年团的讲台。

十二岁那年我就立志长大后当牧师。从那时起,我非常勤奋研读圣经,教会图书馆的书我都读遍了,读了一房间的书还嫌不够,主动向我的牧师蔡添满借书,而蔡牧师总是非常乐意借书给我,而我借来阅读的都是厚厚一大册的解经释经的书。

我的教会是卫理公会,卫理公会是马来西亚基督教会最大的宗派,但非常保守。其实,马来西亚的教会都非常保守,不独独是卫理公会的问题,过去如此,现在也差不多,不是没有改变,而是总是比人慢好几拍。我记得我小时的教会不要说对其它宗教没有好感,即使是对基督教不同宗派的基督教,也没有好感,拒绝合作,这情况到我初中将毕业时,来了新的牧师骆宽容,带来新作风,才有所改变。

那时的我虽然好问好学,但保守教会的图书馆只有保守派的书,这些书不是来自香港就是来自台湾。后来我发现不是教会只买保守派的书,而是那时的华人基督教会的出版业都被保守派垄断,出版的几乎都是保守派的书,开放的神学思想着作少之又少,当时最开放的恐怕是宋泉盛的《第三眼神学》。那时的我,耳濡目染传统教义,其实也非常保守,热心有余,智慧不足,真正相信传统教会的那一套―信耶稣上天堂不信耶稣下地狱,总是要带人信耶稣,不想有灵魂沉沦。那时的我,以为这就是我一生的使命!

大概十六岁那年,发生了两件事,让我开始置疑教会的传统保守文化,我是说置疑,因为还没有批判能力,所以还谈不上是真正的批判。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