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滿:颱灣小農的夢幻《金瓶梅》食譜

暇滿:颱灣小農的夢幻《金瓶梅》食譜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颱灣美食
  • 金瓶梅
  • 食譜
  • 小農生活
  • 飲食文化
  • 文學與美食
  • 傳統料理
  • 颱灣小吃
  • 烹飪
  • 美食故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寫這本書時,作者麵臨人生最大的低潮。從《金瓶梅》一書,黃惠玲反思人生,從中得到療癒,學到如何麵對。良善是她找到的中心主軸,唯有良善人生纔能持續。如何發揮良善是她寫書的想法。

  書名叫《暇滿》,意指有信仰的人,因為今生具足瞭數種條件,使得自己能夠接觸、修習佛法。人類不像雞、鴨,短短數月就被結束生命,我們有幸生而為人,纔得以親近或精進自己的宗教。《金瓶梅》裏的主角西門慶享有一切好運,卻做盡一切壞事,下場就是一個「慘」字。反觀颱灣小農,因為發揮善念,纔會栽種齣無農藥或有機的農産品。「善」、「惡」就在一念間,唯有心存善良,生命力纔能持續。這也是作者為何以《暇滿》為書名的原因。

  這本書中除瞭金瓶梅小說,還有颱灣無毒有機小農的努力故事,有小農的優質材料,再循古法做齣純粹好吃的明代料理,20道圖文並茂的美食做法,既文學又實用。

本書特色

  作者以良善貫穿全書中心,認為唯有發掘內心深處的良善,不論曆經多少滄桑,再怎麼難過,日子總會過下去,而且無非就是企求好好吃頓飯吧!作者採用颱灣有機或無農藥小農栽種的農作物,復原四百年前明朝的食物,在製作的過程裏,仿佛數次與廚娘四房孫雪娥對話,體會其中的奧妙,是非常有趣的旅程。復原明朝的古老食譜,需要無農藥或有機小農的栽種力量,一起努力纔能完成。為瞭能全力完成此書,作者發願撐起串連起颱灣小農的力量,希望讓良善的力量發揮影響力!讀著小農們生命的故事,激勵著你我前進的動力!本書既有《金瓶梅》的文學感又有颱灣小農的無毒産品與作者搭配古法製作的美味食物,讀著這本既古典又現代的書,你將更能體悟現世的美好人生。
暇滿:颱灣小農的夢幻《金瓶梅》食譜 (圖書簡介) 探尋風土的味覺史詩,重構失落的餐桌記憶 《暇滿:颱灣小農的夢幻《金瓶梅》食譜》並非一部簡單的食譜集,它是一部深入颱灣土地,追蹤傳統食材命運的田野考察報告,同時也是一份充滿生命力的文化考古記錄。本書的核心關切,在於理解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中,那些世代相傳的、與特定風土緊密結閤的“慢食”哲學如何被邊緣化,以及它們如何在當代小農的堅守下,重新煥發齣生命力。 本書並未直接引用或探討任何古典名著,而是將視角完全聚焦於颱灣島嶼的地理、氣候與人文脈絡之上。我們探討的是“暇滿”二字所蘊含的哲學意境:在有限的資源和緩慢的節奏中,如何實現“充裕”與“圓滿”。這是一種與現代消費主義截然相反的生活美學,它體現在小農如何對待土地、如何規劃季節,以及如何在一年的勞作中尋求平衡與富足。 第一部分:土地的記憶與氣候的饋贈 本書的第一部分,我們帶領讀者走入颱灣中部丘陵地帶和東部海岸的微型生態係統。這裏沒有大規模的單一作物種植,取而代之的是與自然節律同步的“共生農業”。 氣候的細膩分層: 颱灣地形復雜,從熱帶季風氣候到溫帶山地氣候的過渡極為迅速。我們詳細記錄瞭在不同海拔和濕度條件下,小農如何選擇種植最能適應當地環境的作物。例如,高山茶園的霧氣如何影響茶葉的內含物質,以及低地稻田在夏季暴雨來臨前夕的緊急收割策略。我們深入考察瞭那些幾乎在商業農業中絕跡的“古老品種”——比如某些耐旱的本土芋頭和抗病性強的原生豆類,它們是如何憑藉其基因的韌性,在變幻莫測的氣候中存活至今。 風土的“味覺指紋”: 每一片土地都有其獨特的礦物質構成,這直接影響瞭植物的口感與風味。本書通過對比同一物種在不同縣市的細微差異,構建瞭一套“風土味覺指紋”圖譜。例如,屏東平原的菠蘿與颱南山區的土菠蘿在酸度和縴維感上的差異,不僅僅是品種的功勞,更是土壤中微量元素交互作用的結果。我們試圖還原的是那些被工業化標準所磨平的、地方獨有的“個性風味”。 水權的哲學: 在一個降雨分布不均的島嶼上,水資源的分配是生存的基石。本書不談宏觀的水利工程,而是細緻描繪瞭地方社區內部,基於傳統習慣和口頭協議形成的“水車分配”體係。小農如何計算灌溉時間,如何通過分享水源來維持鄰裏間的平衡,這體現瞭一種在資源稀缺下,對集體利益的深刻理解與維護。 第二部分:手作的儀式與時間的纍積 《暇滿》的精髓在於“慢”——對時間投入的尊重。書中對傳統食材加工過程的記錄,旨在揭示“等待”在食物哲學中的重要性。 發酵的生命藝術: 我們追蹤瞭數種需要漫長發酵期的傳統調味品。例如,某些特定壇頭的醬油,其釀造周期長達三年以上,期間需要特定的溫度和濕度,甚至需要根據季節進行翻壇。這些過程依賴於特定的微生物群落,這些群落是特定環境的産物。我們詳細記錄瞭小農如何“養護”這些發酵環境,而非簡單地“製作”調味料。這種“養護”的概念,突顯瞭人類與非人類生命體之間的閤作關係。 “不時不食”的實踐: 本部分的核心是季節性的食材轉換。我們記錄瞭一組傢庭一年間的菜單變遷,清晰地展示瞭“什麼季節吃什麼”的鐵律。這不是一種約束,而是一種解放——因為當人們不再追求全年可得的標準化産品時,他們反而能品嘗到食材在最佳狀態下的極緻風味。例如,在青黃不接之時,小農會轉而利用儲存的醃漬物和曬乾的蔬菜,這些“二次加工品”本身也發展齣瞭一套復雜的風味係統。 工具的“人情味”: 本書還細緻考察瞭與食物處理相關的傳統工具。這些工具往往由本地的工匠手工打造,其形製、材質(如竹、特定木材或生鐵)都與所處理的食材完美契閤。我們記錄瞭小農如何保養這些工具,以及工具本身如何隨著使用時間的增加,逐漸與使用者的身體和習慣融為一體,形成一種人機閤一的效率與手感。 第三部分:記憶的重塑與餐桌上的傳承 在這一部分,我們著重探討瞭這些傳統食物在當代傢庭中的角色——它們如何維係傢族記憶,又如何在現代生活壓力下艱難地被傳承下去。 “味道的記憶錨點”: 對於生活在城市的小農子女來說,傢鄉的味道往往是身份認同的最後防綫。我們訪談瞭幾代人,探討特定菜肴(比如某種特定的米糕或節慶點心)如何承載著對祖輩生活的集體迴憶。這些食物不僅僅是營養的載體,更是文化敘事的載體。當一個傳統菜肴的製作過程失傳,那一段關於特定時節、特定勞作的記憶也隨之消散。 小農的“再創造”與堅守: 麵對現代市場對效率的追求,小農們並非墨守成規。本書也記錄瞭他們如何在不損害核心風味和製作精神的前提下,對傳統食譜進行微調,以適應現代人的生活節奏或應對新的氣候挑戰。這種“微調”是動態的、有機的,是文化適應性的體現,而非簡單的迎閤。 從田間到餐桌的“透明路徑”: 本書最後強調瞭小農經濟模式的價值——消費者可以清晰地追溯食物的來源,理解其生産背後的勞動與環境成本。這種透明度,重塑瞭食物的價值,使其不再僅僅是商品,而是一種對特定生活方式和土地倫理的選擇。 總結: 《暇滿:颱灣小農的夢幻食譜》以對颱灣本土風土的深情凝視,描繪瞭一幅關於食物、土地、時間與社群關係的立體圖景。它邀請讀者放慢腳步,去品味那些被主流工業化過程所遺漏的、蘊含著深刻地方智慧的味覺遺産。這不是一本教人烹飪的書,而是一本關於如何“生活”的書。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惠玲(大尾巴羊)


  1968年生,南投縣水裏鄉人,颱北工專工業工程與管理科畢,曾任職於製造業十二年,最遠到非洲的模裏西斯工作。曾任外商電子廠廠長。受夠瞭製造業爆肝的工作,為瞭發掘自己除瞭工作以外,還有多少潛能還沒發揮,毅然決然放棄一切。1998年和杜蘊慈一起完成瞭五個多月的大旅行,2000年齣版瞭《地圖上的藍眼睛》擔任攝影(大塊文化)。

  2001年和杜蘊慈一起創業,成立美語補習班,負責行政、總務、雜事和煮三餐。從隻會燒開水和泡泡麵,到讀歐美英文食譜書自學烘焙烹飪至今十七年。

  2004、2006年與杜蘊慈追尋成吉思汗的腳步,2007年齣版瞭《迭裏溫・孤山》擔任攝影(大塊文化)。

  2012年齣版《風和日麗:幸福的颱灣小農 在地食材×世界料理》(時周文化)。
2014年齣版《食之真味:13年自學烘焙追尋錄X50款純天然無添加的手作食譜》(大塊文化)

  工作閑暇之時,爬溪頭、寫書法、做竹編、拉陶、學法文、騎腳踏車、拉馬頭琴、採訪小農和不定時麵包齣爐。

  部落格:「食之真味」:mypaper.pchome.com.tw/lynnh121
  臉書粉絲團「食之真味」:www.facebook.com/fattailsheep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離塵者的關懷,李瓶兒在病中。
岡聯牧場 / 彰化秀水
無調整、未添加消泡劑發泡劑、A級鮮奶
私房食譜:乳餅 / 玫瑰捈攘捲

第二章  密約隔牆夫,謀取五房心。
杜康行 / 南投魚池
有機糙米醋 / 有機水果醋 / 馬賽皂 / 有機香菇和香菇乾
私房食譜:蒸酥果餡餅 / 頂皮酥餅

第三章  十件挨光記,茶樓戲金蓮。
花壇農會 /彰化花壇
無農藥無荷爾濛新鮮茉莉花
私房食譜:雪花糕 / 玫瑰鵝油燙麫蒸餅

第四章  大郎欲捉姦,殺夫心且狠。
貌豐美養蜂場 / 南投國姓
純蜂蜜 / 蜂王乳 / 花粉
私房食譜:梅蘇丸 / 玫瑰元宵
 
第五章  瓶兒邀賞燈,眾曉大郎死。

紅磘農場 / 雲林鬥南
無農藥人參山藥 / 馬鈴薯 / 稻米 / 絲瓜水
私房食譜:山藥肉圓子

第六章  瓶兒盼西門,竹山趁病入。
和豐雞場 /南投名間
無藥物雞蛋 / 雞肉 / 雞精
私房食譜:乾蒸劈曬雞 / 雞尖湯

第七章  拚三寸金蓮,計搶夥計妻。
種瓜農場 / 南投埔裏
有機黑糖蜜 / 有機薑粉 / 有機薑黃粉 / 有機大小麥草粉
私房食譜:菓餡元宵拌糖玫瑰

第八章  王母親傳方,鬍僧戒多用。
學習自曬蝦米 / 澎湖馬公
私房食譜:王瓜拌金蝦 / 黃炒銀魚

第九章  本命燈已滅,西門失妻子。
甘寶生物科技 / 南投市
頂級有機蔭油 / 天然酸白菜 / 有機草本臭豆腐
私房食譜:油煠燒骨

第十章  嗜慾至油枯,父死而子生。
水裏農會 / 南投水裏
無農藥無添加脆梅
私房食譜:荷花餅 / 大飯燒賣

第十一章 討價換滅口,武郎殺金蓮。
阿桐師燒臘 / 南投埔裏
燒鴨 / 叉燒 / 油雞
私房食譜:燉蹄膀

第十二章 藥丸且用盡,孝哥終剃度。
紅豆芬 / 屏東萬丹
不毒鳥、無落葉劑高雄十號紅豆
私房食譜:果餡涼糕 / 桃花燒賣
 

圖書序言

前言

  從小羊同學間似乎都知道《金瓶梅》是淫書,絕不能碰。碰瞭,可能就像瘟疫,停都停不瞭。長大後,羊什麼書都看,就是絕不看《金瓶梅》,生怕自己會變成變態羊之類。

  前年羊在某場演講裏,得知《金瓶梅》有許多好吃的食物,或許是食物的誘惑,再加上十七年前羊看書自學烘焙烹飪,而中式烹飪點心的經驗,唯有跟著傅培梅老師的書比畫兩下,如此而已。羊為瞭尋找無任何人工化學添加的食物,唯有往前溯源,看看幾百年前的人們,不需要任何人工化學添加,亦能有美味的食物。羊總是搜尋讀著北魏唐宋元明清朝等食物有關的古籍,因此讓羊有更大的動機想好好讀此書。雞年農曆年間,羊終於認真讀瞭三本原著夢梅館版《金瓶梅詞話》(裏仁書局齣版)。

  誠如原著序所言:「讀《金瓶梅》而生憐憫之心者,菩薩也; 生畏懼心者,君子也; 生歡喜心者,唯小人也; 生效法心者,乃禽獸耳。且奉勸世人,勿為西門之後車可也。」《金瓶梅》四百年來,文中每一個故事不斷地被傳誦閱讀著百億次以上,定見自在人心。如何學會書中的警世文,每讀一次劇中人物重躍紙上,曆曆在目。那些細節與當今社會新聞裏差異不大,甚至現代有更甚之者,曆史教會我們很多經驗。與其浮誇為明朝的性事大全,還不如說是人性大全,來得貼切。

  幾位好友好意極力勸阻我彆寫此書,擔心毀瞭羊的聲譽,甚至提及看《金瓶梅》者,不看食譜;  看食譜者,不看《金瓶梅》。我想每個人讀完《金瓶梅》,都能評論《金瓶梅》,也能有自己的觀點。此次是羊的自我突破和考驗,引用古籍《金瓶梅》,往前溯源考證食譜睏難重重,腦海裏經常環繞著《金瓶梅》的場景,甚至齣現在夢境裏。不過愈到完成之際,羊愈覺得這是註定的,這是我這輩子的使命,我要更努力完成。

  《金瓶梅》文內無數次送往迎來間,無論朋友傢人間的大小喜宴、西門慶得子得官位、陷害某人成功、完勝得到某人後所辦的慶功宴或是妻妾間拿齣銀飾買酒菜娛樂,總在送禮吃喝間度過,美食佳餚一道道擺上桌,就像韓古裝劇裏經常齣現十多小碟菜餚。至於廚房掌廚為西門慶四房孫雪娥,在四百年前的廚房裏,該如何做齣這些料理呢?

  羊讀《金瓶梅》,認為這是警世書,亦是悲劇。原著裏字字句句都是警世語,端看讀者如何看待。作者蘭陵笑笑生對於當代是悲觀的,劇中人物西門慶用盡一切好運,做盡一切壞事; 「女版的西門慶」龐春梅亦是,從奴婢到成為官夫人,原本她能扭轉一切,但她的選擇卻讓她走嚮西門慶的下場。而西門慶的女婿陳經濟想學西門慶,壞事做盡運氣更壞,下場被殺瞭。更不用提潘金蓮害死武大郎,在妻妾群裏鬍作非為引發爭端,用盡最狠毒的招數,曆經幾年後,最後還是被武大郎的哥哥武鬆給殺瞭。其他在生命裏交錯著被陷害的角色們,過著更悲慘的命運。我仍堅信「做好事不一定會有好運; 做壞事也不一定會成功」。這些都是人們的選擇,在人生的道路裏,我們可以選擇做哪些決定、過什麼樣的日子。最後西門慶病逝時、同時也是大房吳月娘所生之子孝哥兒齣生時,孝哥兒過瞭十五年後遁入空門,終結一切孽緣。

  羊真心誠意地感謝許多貴人促成瞭這本書,如何串起中心主軸纔是最難的。多次因緣際會促成羊堅定信心著手去做,有時當下看像是壞事,過段時間從不同的觀點看何嘗不是好事一樁呢?就像芭樂,剛買時可能生澀,靜置一兩天後,就變甜瞭。督促著羊放手放膽去做,如果沒有這些人的提點和刺激,我仍然還在原地踏步,夢想隻是空想永遠做不到,坦白說《金瓶梅》依然還是《金瓶梅》。

  貫穿全書的中心主軸,唯有發掘我們內心最深處的良善,不論曆經多少世事,日子怎麼難過,羊還是相信著人性本善,日子總是要過下去,那就好好吃頓飯吧!羊採用颱灣的有機或無農藥小農栽種的農作物,復原四百年前明朝的食物,經常在製作的過程裏,仿佛數次與廚娘四房孫雪娥對話,體會其中的奧妙,非常有趣的旅程。復原明朝的古老食譜,需要無農藥或有機小農的栽種力量,一起努力纔能完成。為瞭能全力完成此書,羊願意撐起串連起所有良善的力量,讓良善的力量繼續發揮影響力!讀著小農們生命的故事,激勵著你我前進的動力!

  《金瓶梅》全書共齣現六百多次的食物名,其中居冠為燒鴨!燒鴨不易做,羊在南投埔裏找到驚為天人的阿桐師燒鴨店。有一迴,羊在埔裏山上精捨,得知師父以彰化秀水岡聯牧場鮮奶加熱後,再加上杜康行有機糙米醋,待乳清乳脂分離後,以紗布過濾乳脂,並以重物壓著,做成牛奶豆腐。後來得知書中亦有相同作法的乳餅(乾酪),再探究源頭,早已記錄在距今一韆五百年前的北魏《齊民要術》一書中。當我看見師父做齣牛奶豆腐,迴想起書中王姑子(女尼)在李瓶兒生病時,特彆帶瞭乳餅探望她。內心覺得超激動,我想就請師父幫忙完成乳餅的製作吧!

  書中的油煠燒骨更是一絕。羊在南投市的菜市場裏,請教自養自銷黑豬肉的劉太太,能否賣給我帶骨的小排肉,帶圓骨的部位連著肉不要斷掉。劉太太好奇地問要做成哪種料理得如此費工?我說明朝食譜。她更好奇問該怎麼做?我說將小排肉煮至熟透,且骨頭能去除,肉不能失去甜度。再將新鮮筍子切剛好小排去骨的大小,塞進原本骨頭的位置,油炸後,再以糖醋排骨的方式料理。羊邊說著烹飪法,周圍聚集愈來愈多婆婆媽媽,紛紛問著怎麼做?那一瞬間,好像羊飛上天,看著羊自己在菜市場裏邊跟婆婆媽媽解釋該怎麼做四百年前明朝食譜。突然有種今夕是何夕?

  《金瓶梅》發生時間在明朝,知其曆史背景,讀來更容易。西門慶在廟裏遇見西域來的鬍僧,盛情款待後,西門慶索其補藥。那就是元末明初留下來的色目人吧!《金瓶梅》發生地點位在山東運河邊,燕王建都在北邊,而南物北送相當普遍。枇杷荔枝龍眼等南方作物,齣現數次,而柑橘更是極少見,潘金蓮為此毒打瞭偷吃柑橘的奴婢鞦菊,更讓人錯愕。至於對《金瓶梅》的評論,每人都能評論。羊咩咩說書時間,盡量以客觀的角度描述,我想不是每個人都想打開大部頭三本來看,既然作者蘭陵笑笑生在序裏錶達得很清楚。我想身為後輩,羊希望能用更好的方式引導和說明作者的用意,跳脫當下的小事糾結,用更寬廣的心麵對,藉由筆到之處良善的力量發揮影響力。

  每次到小農處,看見堅韌的生命力,就像吸飽能量重新齣發。小農們要有很靈敏的五官,纔能判斷農作物是否成熟?哪些果子能採收瞭,氣候對農産品的影響例如絲瓜水蜂蜜等。採訪每一個小農都是羊的學習過程,當羊看見一隻乳牛、一隻蜜蜂或一隻母雞,書上曾說「一隻蜜蜂的生命隻有六週,ㄧ生隻能生産十二分之一小匙的蜂蜜。」牠們延伸齣牛奶、蜂蜜和雞蛋,不再無感,而是心存感激。羊想起瞭亞瑪遜的創辦人貝佐斯曾在普林斯頓大學的演說:「善良比聰明還更難。」我想小農們辛苦栽種的有機或無農藥農産品,正足以發揮專業和良善。有時我們總以為人生到瞭低潮瞭,其實那纔是彈跳迴來的時刻,認識小農吸收新知注入新的能量,讓每一天都是有意義的,不景氣等等都是過度時期,唯有充實自己,等待時空的交錯。時間過去瞭,每天有其存在的意義。

  寫作是個學習的過程,讓自己更趨成熟,坦然麵對自己內心。就像是打開所有的細胞,感受力增強體會當下,甚至細微到能感受每一道菜漸層的滋味。從沒想過寫作的潛能開發,感官細胞全打開瞭,就像品嘗一道菜。譬如:澎湖海菜、澎湖花枝丸和薑煮成湯,卻能吃齣一絲絲的薑汁蛤蜊湯的清甜。羊想起瞭法國南部的萬年洞穴遺跡壁畫裏,一步步建構齣往外的路,除瞭鋪好每一個階梯每一塊石頭,也得把坑內的壁畫都畫好,完成瞭走齣坑外,陽光齣現瞭。有時也像乩童上身一般,進入每一個故事,寫完故事再進入下一個故事。

  《金瓶梅》古老食譜實作是一大考驗,但明朝食譜教會我好多。羊十七年來看書自學烘焙,悠遊於西方烘焙,對中式烹飪點心所知甚少,更不知可能走嚮何種境界,一次次試驗完成,愈到最後更覺不捨。因此羊愛上糯米、糯米粉和中筋麵粉,「玫瑰捈攘捲」就是不易做的最好例子,彷彿與四百年前廚娘四房孫雪娥的對話,體會其中的奧妙,找齣生命的齣口。羊考慮到四百年前可能沒酵母,以老麵種替代,再加上一點點新鮮酵母替代方便現代使用。羊自養的六歲老麵種味道超好,有果香且讓麵團更Q彈。全書從文字、食譜實作、擺盤到攝影都是羊一人獨自完成,坦白說每一道食物都非常好吃,原本隻是試試看,沒想到卻是齣奇地美味,讓人心曠神怡。

  齣生於中鞦節大房吳月娘的最愛「蒸酥果餡餅」,比起任何中鞦月餅都來得美味。被潘金蓮戲謔著把西門慶的屁股洗得比彆人的臉還白的「茉莉花肥皂」,羊「不辭辛勞」從彰化花壇帶來無農藥無荷爾濛的新鮮現摘茉莉花,請南投魚池的杜康行完成瞭茉莉花馬賽皂,成瞭「白帥帥屁屁皂」。不過其中也有羊不想做的烹飪點心,「雞尖湯」和「荷花餅」讓四房孫雪娥捲入瞭一場場妻妾奴婢間的明爭暗鬥,甚至被賣入妓院...「燒酥」則是夥計來旺兒的妻子宋惠蓮和西門慶勾搭後,與五房潘金蓮較勁的人生旅程,宋惠蓮在兩次自縊間,西門慶請傢僕送來「酥燒」和一壺酒,宋惠蓮氣得想砸掉食物和酒,最後還是以死瞭結瞭孽緣。羊看見食譜,想起瞭不堪的故事,有種淡淡的哀愁。

  2011年羊首次到尼泊爾的加德滿都,錯旺師父(Longlife Nepali)說:「第一次來到寶塔前的人,可以許一個願望,一定會實現。」那幾年我過著晚睡晚起的生活,直到某日撞地昏倒瞭,休養一個月後,決定改變自己的生活。我想老天爺讓我留下來,我一定得做點什麼,於是我許下以有機、無農藥、減碳和環保為我畢生的誌業。如果羊筆下的文字能幫助更多的小農,將小農産品放入麵包點心,幫忙推廣用心栽種的好農産品,我願意。

  此書為羊的第五本著作,亦是羊皈依為藏傳佛弟子後的第一本著作,作為49歲的紀念。感謝羊爸媽、所有辛苦的小農們、燒鴨阿桐師和老友陸知慧鼎力相助,不藏私給我最精彩的故事。感謝多傑師父(Kalsang Dorjee Khangsar) 幫忙翻譯藏文「暇滿」和十七年的老朋友亦師亦友韓秀玫總編輯給予鼓勵和支持。

  西門慶接收父親留下來的生藥舖,再加上六房李瓶兒、官哥兒(李的獨子)生病時太醫們開的藥方,且書中齣現中藥名或藥果脯名。為此羊願能更詳解生活所需醫藥學補充常識,特彆感謝彰化花壇慈愛中醫診所的林桂鬱中醫師百忙之間願意闢一小專欄,並且和其討論書中的中醫見解,希望能帶給大傢生活的樂趣。貼心的林醫師著手於女性的健康護理和孩童的狀況做調理,以她看診時遇到的狀況及在診所推齣自傢配製肉骨茶包烏梅汁等等,讓羊佩服不已,還有寫書時的壓力導緻身體狀況和書中不熟悉的中醫專業,幸好有林醫師可討論,纔能讓羊寫齣跨領域的結閤。感謝颱大醫院張端瑩醫師,定時追蹤細心照顧,纔能讓羊全然放心寫書。

  羊將邁入五十後,我想五十後的日子就要過得像二十。二十歲時沒做過的、想做的都要完成,甚至更瘋狂、更精彩的都要全力以赴。誰知道呢?羊的下一本書會是什麼呢?最後羊想引用希阿榮博堪布所言:「人心是相通的,如果我們護持著心中的善願,其他人必定能感受到它的溫暖。」

黃惠玲誌於日月潭

圖書試讀

第一章
離塵者的關懷,李瓶兒在病中。
岡聯牧場 / 彰化秀水
無調整、未添加消泡劑發泡劑、A級鮮奶
私房食譜:乳餅 / 玫瑰捈攘捲


岡聯牧場
店長李忠孝0920-981504 / 李貴玟0952-680898
彰化縣秀水鄉金興村番花路235-1 號(陝西國小旁)
電話:04-7680898
電子信箱:win.lee7680898@yahoo.com.tw
農産品:無調整、無添加人工化學添加物、無抽脂均質過、低溫殺菌、A級鮮奶、單一牧場生乳和低溫殺菌過鮮奶及其他鮮奶製品

「不想吳月娘正在上房穿廊下,看著傢人媳婦定添換菜碟兒; 李瓶兒與玉蕭在房首揀酥油蚫螺兒 。」(第三十二迴)

「不一時,畫童兒拿上添換菓碟兒來,都是蜜餞減碟、榛鬆菓仁、紅菱雪藕、酥油蚫螺、玫瑰餅之類。」(第五十八迴)

「次日,隻見觀音庵王姑子挎著一盒兒梗米、二十塊大乳餅、一小盒十方瓜茄來看。......」(第六十二迴)

王姑子道:「 迎春姐,你把這乳餅蒸兩塊兒來,我親看你娘吃些粥兒。」(第六十二迴)

「正說著,隻見王經掀簾子,畫童兒用彩漆方盒銀鑲雕漆茶鍾,拿瞭兩盞酥油白糖熬的牛奶子。伯爵取過一盞,拿在手內,見白瀲瀲鵝脂一般酥油飄浮在盞內,說道:『好東西!滾熱,呷在口裏,香甜美味。』那消費力,幾口就嗬沒瞭。西門慶直待蓖瞭頭,又叫小周兒替他取耳,把奶子放在桌上,隻顧不吃。伯爵道:『且吃些不是?可惜放冷瞭。像你清晨吃恁一盞兒,倒也滋補身子。』西門慶道:『我且不吃,你吃瞭,停會我吃粥罷!』那伯爵得不的一聲,拿在口中一吸而盡。」(第六十七迴)

「隻見ㄚ 鬟拿上幾樣細菓碟兒來,都是減碟,菓仁、風菱、鮮柑、螳螂、雪梨、蘋婆、蚫螺、冰糖橙丁之類。」(第七十七迴)

羊咩咩說書時間:

「李瓶兒自從獨子官哥兒死後,鬱鬱寡歡,任醫官、鬍太醫和何老人看診開藥方,皆未能好轉。王姑子(女尼)親自送來梗米粥、乳餅和配菜十方瓜茄。李瓶兒應該算是西門慶最愛的女人瞭。李瓶兒病中,西門慶陸續找瞭四位醫生來,甚至擔心誤診,同時找來兩位醫生,讓趙太醫和何老人先後看診,再討論如何下藥。西門慶一生風流倜儻,除瞭傢裏眾多妻妾外,外頭的女人隻要稍有姿色,不論對方結婚與否都想得到。相對之下,西門慶對李瓶兒的愛更顯得難得可貴。」

羊讀至此,全書唯一齣現一次的「乳餅」,到底為何物呢?

用戶評價

评分

“暇滿”,這是一個多麼令人嚮往的詞語,它本身就帶著一種內心的富足和滿足。而當它與“颱灣小農的夢幻《金瓶梅》食譜”結閤在一起時,就構成瞭一個充滿想象力的畫麵。我腦海裏勾勒齣一個場景:在颱灣的某個寜靜角落,有這樣一群小農,他們不追逐名利,隻專注於耕耘土地,用心對待每一份食材。他們或許對《金瓶梅》這部古典小說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並且將這種理解融入到瞭他們對食物的創作中。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書中會呈現齣怎樣的“夢幻”食譜。是那些在《金瓶梅》中被提及的、充滿曆史厚重感的菜肴,被颱灣小農以他們獨有的方式重新詮釋?還是說,他們從《金瓶梅》的故事中汲取靈感,創作齣全新的、充滿颱灣風味的菜肴? 我對書中關於“颱灣小農”的部分尤其感興趣。他們是如何看待食物與生活的關係的?他們對食材的選擇和處理,又有著怎樣的堅持?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關於烹飪,更像是一次關於生活哲學和文化傳承的探索。我希望它能夠帶給我一種寜靜而深刻的閱讀體驗,讓我仿佛置身於那個充滿人情味和煙火氣的颱灣農傢,感受著食物帶來的純粹的快樂。

评分

讀到“暇滿”這個詞,就覺得這本書一定充滿瞭某種“圓滿”和“富足”的意境。而“颱灣小農的夢幻食譜”這樣的組閤,更是讓我聯想到一種理想化的生活狀態。我一直覺得,颱灣的美食文化,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對食材的尊重和對時令的把握上的,而“小農”這個角色,恰恰是這種理念的最佳代言人。 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怎樣去解讀《金瓶梅》中的那些飲食文化?是僅僅停留在對菜肴的復刻,還是會更深入地去探討,在那個時代,食物承載瞭怎樣的社會意義和人情往來? 而颱灣小農的“夢幻”之處,我又該如何理解? 是指他們能夠用最純粹、最天然的食材,烹飪齣最動人的味道?還是說,他們所追求的是一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簡單而幸福的生活方式? 我很期待,這本書能夠在我打開它的那一刻,就立刻帶我進入一個充滿故事和味道的奇妙世界。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本食譜,更像是一個窗口,讓我能夠窺見颱灣小農的真實生活,感受他們對於食物的熱情和創造力,並且從中獲得一些關於“暇滿”生活的啓示。

评分

拿到這本書,我第一感覺是它充滿瞭“生活感”。“颱灣小農”這幾個字,就讓我覺得這本書不是那種遙不可及的高級料理指南,而是充滿瞭接地氣的智慧和溫暖。我特彆好奇,書裏的小農們會用什麼樣的角度來解讀《金瓶梅》?畢竟《金瓶梅》的故事背景離我們很遙遠,但食物卻是連接人與生活最直接的方式。或許,這本書會通過那些古老的菜肴,摺射齣那個時代的生活細節,而颱灣小農們則會用他們熟悉的食材和烹飪方式,為這些古老的味道注入新的生命力。我期待看到書中對於食材的介紹,是不是會詳細到如何選擇、如何處理,以及它們背後蘊含的季節性和地域性。我甚至可以想象,每道菜的背後,都可能有一個小農的故事,一個關於豐收的喜悅,或者一個關於傢庭的溫情。這本書會不會引導我們去思考,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如何找迴與食物的連接,如何從簡單的食材中品味齣更深層次的幸福感?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帶給我一種“吃”的啓發,不僅僅是滿足口腹之欲,更是讓心靈得到滋養。

评分

哇,這本書的封麵就瞬間吸引瞭我!金瓶梅,這個詞本身就帶著一種神秘和誘惑,而“颱灣小農的夢幻食譜”這樣的組閤,更是讓人好奇心爆棚。我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一些畫麵:陽光充足的颱灣鄉村,土地散發著泥土的芬芳,小農們辛勤勞作,然後用最新鮮的時令食材,烹飪齣充滿人情味的佳肴。不知道書裏會不會介紹一些颱灣本地特有的食材,比如那些我隻在夜市裏嘗過,卻不知道如何在傢做的美味?或者,會不會將金瓶梅裏那些古典的菜肴,以一種更貼近現代生活、更具創意的方式重新演繹?我非常期待看到書裏是如何將古典文學的意境與颱灣在地風味巧妙融閤的。想象一下,用最樸實的食材,卻能烹飪齣足以媲美古人宴席的菜肴,這本身就是一種“夢幻”的體驗。我猜想,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食譜,更可能是在講述一種生活態度,一種迴歸自然、享受當下、用心對待食物的精神。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跟著作者一起,在文字和味道的世界裏,開啓一場奇妙的旅程。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太有意思瞭!《金瓶梅》本身就是一個極具話題性的作品,而將其與“颱灣小農的夢幻食譜”聯係起來,簡直是一種大膽而充滿想象力的跨界。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他/她是如何在《金瓶梅》的宏大敘事中,捕捉到那些關於“吃”的細節,並且將它們轉化成適閤颱灣小農操作的食譜的? 我甚至可以想象,書中會不會有一些菜肴,是專門為瞭呼應《金瓶梅》中的某個情節或者人物而設計的。例如,某個場景下的宴席,或者某個角色喜歡的口味,都可能成為一道菜的靈感來源。我期待看到書中不僅僅是簡單的菜譜羅列,而是能夠深入挖掘《金瓶梅》的文化內涵,並將這種內涵通過食物巧妙地傳遞齣來。同時,我也很好奇,颱灣小農的“夢幻”之處在哪裏? 是他們對食材的極緻追求?是對傳統烹飪技藝的傳承?還是他們所擁有的那種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活方式?這本書,在我看來,很可能是一種文化體驗,一種在品嘗美味的同時,也能深入瞭解颱灣風土人情和古典文學魅力的奇妙融閤。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