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判断原则法律与政策

商业判断原则法律与政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商业判断原则
  • 公司法
  • 公司治理
  • 信托义务
  • 责任承担
  • 风险管理
  • 法律适用
  • 政策分析
  • 案例研究
  • 商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公司是当代社会最主要的经济组织,公司运作的好坏不仅影响股东利益甚鉅,甚至对社会经济会带来诸多冲击,然而公司经营具有强烈的专业性,不可能由股东全体经营。公司的运作与治理依现行制度主要是由董事组成董事会经营,但公司运作本身存在很大的风险性,因而在对董事课以必要之义务的同时,也须考虑到一个谨慎、勤勉且尽其处理自己事务之注意义务,目前国内实务判决已有引用商业判断原则作为判决之依据,本书试图借由对于商业判断原则的剖析与讨论,希冀对健全我国商业判断原则制度有所裨益。

 
现代企业治理与公司战略决策研究 书籍简介 本书深入探讨了现代企业在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中进行战略决策和有效治理的关键原则、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全书围绕“决策质量”与“治理效能”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旨在为企业高管、董事会成员、公司法专业人士以及商学院师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具有前瞻性的分析视角。 第一部分:战略决策的理论基石与方法论 本部分聚焦于企业战略决策的底层逻辑和科学方法。 第一章:战略决策的范式演变与现代挑战 本章首先梳理了从经典理性模型(如波特五力分析、资源基础观)到动态能力理论(Dynamic Capabilities)的战略思维演变历程。重点分析了在数字化转型、全球化逆流以及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传统决策范式面临的局限性。探讨了“敏捷战略”(Agile Strategy)的兴起,强调决策的迭代性、实验性与快速反馈机制。特别关注了“黑暗数据”(Dark Data)在洞察市场趋势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建立一个能够有效处理不确定性的组织决策系统。 第二章:认知偏差与群体决策质量 决策的质量往往受制于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本章系统性地剖析了常见的认知偏差(如锚定效应、确认偏误、可得性启发)在董事会和高层管理团队中的具体表现。通过引入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解释了这些偏差如何系统性地扭曲风险评估和机会识别。随后,本书提出了“决策审计”和“对抗性思维训练”等工具,旨在通过结构化的流程设计,强制性地引入异质观点,降低群体思维(Groupthink)的风险,从而提升复杂决策的稳健性。 第三章:数据驱动的量化决策模型 在数据爆炸的时代,如何将海量信息转化为可操作的战略洞察是关键。本章详细介绍了现代决策支持系统(DSS)的应用,包括蒙特卡洛模拟在风险情景分析中的应用,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在市场需求预测和供应链优化中的角色。本书强调,量化模型并非万能,必须与定性判断相结合。重点讨论了“模型风险”——即模型假设的脆弱性和参数设定的主观性——以及如何建立模型透明度和可解释性(Explainable AI, XAI)来维持管理层的信任。 第二部分:公司治理的结构性设计与效能评估 本部分将研究的焦点从“做正确的决策”转向“确保正确的流程和监督机制”。 第四章:董事会的构成、角色与有效性 本章深入分析了现代董事会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地位。讨论了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的比例与作用、以及“专业交叉性”(Skill Matrix)在构建高效董事会中的重要性。特别关注了非执行董事在监督高管薪酬、战略审查以及危机管理中的关键角色。本书提出了衡量董事会有效性的多维度指标,超越了传统的合规性检查,侧重于董事会对长期价值创造的贡献度。 第五章:高管薪酬、激励与代理问题的新视角 代理理论是公司治理的基石,但其在实践中面临新的挑战。本章探讨了在短期市场压力与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ESG)之间,如何设计既能激励高管又能保护股东利益的薪酬结构。重点分析了“气候风险披露”对高管薪酬挂钩的影响,以及“双重股东结构”(Dual-Class Structure)下创始人控制权对激励机制的扭曲效应。提出了基于长期业绩指标(LTI)和透明度提升的薪酬改革建议。 第六章: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与可持续治理 当前治理趋势已超越传统的股东至上原则。本章探讨了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Stakeholder Capitalism)的内涵,分析了企业如何平衡股东、员工、客户、社区及环境的需求。详细阐述了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如何从边缘的合规要求转变为核心的战略风险和价值驱动力。本书提供了评估企业社会责任投入产出比(SROI)的框架,并讨论了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如何确保ESG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可比性。 第三部分:监管环境、合规文化与危机应对 本部分关注外部环境约束与组织内部的道德基础。 第七章:全球监管趋同与市场差异化应对 本章梳理了国际上主要的金融监管框架(如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欧盟的《市场滥用条例》、以及各国的数据保护法)。重点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处理全球合规性时,如何应对不同司法管辖区之间的冲突和差异。本书强调,合规不应被视为成本中心,而应被视为构建竞争优势的内在要素。 第八章:合规文化与道德领导力的构建 再完善的制度也需要坚实的文化基础来支撑。本章探讨了“道德领导力”在自上而下传递合规信息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有毒文化”如何催生重大欺诈和违规行为。提出了建立“吹哨人保护机制”和“组织学习系统”的具体路径,旨在将违规事件转化为组织学习和流程强化的机会,而非仅仅是惩罚的事件。 第九章:重大风险识别与危机沟通策略 企业战略的脆弱性往往在危机中暴露无遗。本章侧重于对“黑天鹅事件”和系统性风险的预先识别。系统阐述了从风险矩阵建立到压力测试的完整流程。在危机发生后,本章详细分析了危机沟通的黄金法则,特别是如何通过快速、透明和共情的沟通策略,管理公众舆论,挽救企业信誉,确保业务的持续运营。 总结与展望 本书最后总结了高效决策与稳健治理的相互作用机制,指出未来的企业领导力将越来越依赖于对复杂系统(Complex Systems)的理解和驾驭能力。本书呼吁,在技术快速迭代的时代,组织必须保持动态适应性,将学习、伦理和战略洞察深度融合,才能在不确定的未来中保持领先地位。

著者信息

主编、作者简介

谢哲胜


  现 职
  .中正大学法律学系教授
  .台湾法学基金会董事长

  学 历
  .美国威斯康新大学法学博士

  经 历
  .证券柜台买卖中心上柜审议委员
  .内政部不动产登记法(草案)研订小组委员
  .法务部民法物权编、信託法研修专案小组委员
  .台湾财产法暨经济法研究协会理事长

作者简介(以发表顺序排列)

周伯翰


  现 职
  .高雄大学财经法律学系专任副教授

  学 历
  .美国威斯康新州立大学麦迪逊总校区法学博士(S.J.D.)

  经 历
  .高雄大学财经法律学系主任
  .消基会南区分会委员
  .台湾财产法暨经济法研究协会理事
  .高雄大学财经法研究中心主任

许兆庆

  现 职
  .众博法律事务所主持律师
  .台湾医疗卫生研究协会理事长
  .台湾法学基金会董事兼争端解决研究中心主任

  学 历
  .中正大学法学博士
  .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LL.M.)

  经 历
  .台湾嘉义地方法院法官
  .中正大学、台北大学、东海大学兼任助理教授
  .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杜克大学访问学者
  .考试院律师高考命题委员
  .行政院军事冤案委员会委员
  .司法院刑事诉讼法研修委员会委员
  .中华民国律师公会全国联合会刑事程序委员会主任委员

邱若晔

  现 职
  .众博法律事务所律师

  学 历
  .辅仁大学法学硕士
  .东吴大学法学士

  经 历
  .第一银行法务处
  .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法务科

周振锋

  现 职
  .中正大学法律学系副教授

  学 历
  .美国伊利诺大学法学博士(J.S.D.)

  经 历
  .国际通商法律事务所律师
  .政治大学法学院兼任副教授
  .考试院命题、阅卷委员

王芳

  现 职
  .中国专利代理人

  学 历
  .中正大学法律所博士生
  .加拿大蒙特娄大学免疫肿瘤研究所理学硕士
  .北京师范大学细胞增殖调控重点实验室理学硕士

  经 历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有限公司专利师

江朝圣

  现 职
  .东海大学法律学系专任副教授

  学 历
  .台北大学法学博士

  经 历
  .东海大学法律学系专任助理教授
  .东海大学国际贸易学系专任助理教授
  .建业法律事务所律师
 

图书目录

序 文/谢哲胜
作者简介
引用说明

第一章 绪 论/谢哲胜/1

第二章 对于董事责任之影响/周伯翰

 第一节 引 言/4
 第二节 美国相关法制的分析/4
  壹、相关重要判决/5
  贰、相关重要规范/11
  参、小 结/19
 第三节 台湾相关法制的分析/19
  壹、相关重要判决/19
  贰、相关重要规范/22
  参、小 结/23
 第四节 结 语/24

第三章 于企业併购中适用的可行性/许兆庆、邱若晔
 第一节 引 言/28
 第二节 商业判断原则/28
  壹、忠实义务(fiduciary duty)/28
  贰、违反忠实义务的审查标准/29
  参、商业判断原则/30
 第三节 企业併购适用商业判断原则/34
  壹、企业併购的动机/34
  贰、企业併购法第5条的沿革与意义/34
  参、特别委员会的角色/37
 第四节 非合意併购的运用/39
  壹、非合意併购/39
  贰、非合意併购的方式/40
  参、防御措施的决定权/42
  肆、常见的防御措施/43
  伍、美国德拉瓦州相关判决/46
  陆、美国德拉瓦州判决对于企业併购所揭示的意义/49
 第五节 结 语/49

第四章 于刑事案件中适用的可行性
 第一节 于我国刑事案件中适用的发展趋势/周振锋/51
  壹、引 言/52
  贰、我国实务案件趋势/58
  参、国内学说见解整理与分析/65
  肆、商业判断原则于刑事责任适用的必要性探讨/68
  伍、结 语/75
 第二节 于刑事侦审程序的运用/许兆庆/77
  壹、引 言/78
  贰、商业判断原则概述/78
  参、商业判断原则于刑事案件运用的肯否意见/81
  肆、商业判断原则背后精神与刑事政策的交错/86
  伍、结 语/90

第五章 于企业经营组织选择中适用的可行性/王 芳
 第一节 引 言/92
 第二节 商业判断原则概说/96
  壹、商业判断原则的起源与概念/96
  贰、美国关于商业判断原则的运用/102
 第三节 台湾关于商业判断原则及相关的判决/109
  壹、否定说/110
  贰、肯定说/110
  参、小 结/112
 第四节 美国关于企业经营组织适用于商业判断原则的判决/113
  壹、企业经营组织概说/113
  贰、美国企业经营组织适用于商业判断原则的判决/118
 第五节 立法实践的方向/124
  壹、商业判断原则的适用/124
  贰、商业判断原则在企业经营组织选择的适用/124
 第六节 结 语/125

第六章 于银行授信案件中适用的可行性/江朝圣
 第一节 引 言/128
 第二节 董事之注意义务与商业判断原则/129
  壹、董事注意义务的内涵/129
  贰、商业判断原则的适用/132
 第三节 银行负责人的注意义务标准/133
  壹、联邦最高法院1891年Briggs v. Spaulding判决/133
  贰、1989年金融机构改革、复兴与实施法/134
  参、联邦最高法院1997年Atherton v. FDIC判决/135
 第四节 商业判断原则是否适于银行授信的讨论/136
  壹、案例讨论/137
  贰、法院对于银行予以差别待遇的原因分析/141
 第五节 我国法银行授信适用商业判断原则的案例讨论/143
  壹、万泰银行案/144
  贰、中华商银案/146
  参、我国司法判决简评/147
 第六节 结 语/148

第七章 结 论/谢哲胜…/149

索 引/153
 

图书序言



  企业经营者的决策空间,关系着企业的竞争力与企业的永续发展,近年来在企业经营者被追究民刑事责任的诉讼上,企业经营者常提出商业判断原则作为抗辩,赞成採纳此原则的主要理由是可以鼓励企业经营者勇于任事,以利企业经营,反对採纳此原则的主要理由是可能让企业经营者免除或减轻其对公司与股东应负的责任,而损及股东的权益,相关法律争议受到各界关切。本会因而于2017年6月24日举办「商业判断原则法律与政策研讨会」,从理论与实务探讨商业判断原则,希望有助于我国商业判断原则法制内容的具体化并釐清相关争议。为使国人对商业判断原则相关法制有更深入且通盘的了解,并能够促使将来的解释适用更趋于完善,本会觉得有必要出版「商业判断原则法律与政策」专书,而有本书的出版。

  本书的完成,必须感谢其他作者们的辛勤写作和配合进度,第一章绪论和第七章结论由本人撰写,其他各章则由各作者自行完成,仅代表各作者个人见解,读者引註时,恳请特别註明。对本书的批评指教,本人都乐于接受,但对于个别作者见解的疑问或批评,则个别作者就比本人更适合回答或回应。

  面对全球化竞争,台湾的企业法制必须与时俱进,商业判断原则採纳与否及其内涵,直接影响企业经营者决策的胆识,从而影响企业竞争力,希望借由本书的探讨,能够促进我国採纳商业判断原则并明确其内涵,在鼓励企业经营者勇于任事之余,也不致于因而免除或减轻其对公司与股东应负的责任。商业判断原则法制牵涉的议题很多,本书的论述当然也未必完全周延,但应该是对于相关争议研究最为透彻的专书。作者们虽殚精竭虑,仍然有许多疏漏不周延之处,敬请各界先进们指正。

谢哲胜
谨序于台湾法学基金会
2017年9月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读起来,感觉就像是跟一位经验丰富的资深律师促膝长谈。作者的文笔非常流畅,即使是对于法律专业知识不甚熟悉的人,也能轻松理解其中的概念。它没有像许多学术著作那样,堆砌大量的法律术语和理论,而是以一个个实际的案例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讲解商业判断原则。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利益冲突”的讨论,他指出,董事的利益冲突并非绝对禁止,而是需要进行充分的揭露和独立的审查。这种观点对于我们台湾的企业文化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毕竟,在许多家族企业中,董事之间存在亲属关系或经济关联的情况非常普遍。这本书也提醒我们,商业判断原则并非万能的,它并不能为所有错误的决策提供保护。如果董事的决策明显违反法律法规,或者存在恶意、欺诈等行为,那么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兼具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佳作,对于所有关心公司治理的人士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

读完这本关于商业判断原则的书,我不得不说,它填补了台湾法律界一个相当重要的空白。长期以来,我们对于公司治理的讨论,往往停留在董事的忠实义务、善良管理员义务等抽象概念,却鲜少深入探讨当董事基于商业考量做出决策时,如何获得法律上的保护。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美国学说上的“商业判断原则”引入台湾,并结合了我们自身的法律体系和实践经验,进行了一番细致的分析。作者对于这个原则的适用范围、举证责任、以及可能面临的例外情况,都提出了相当深入的见解。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强调了信息充分性、决策过程的合理性,以及与公司利益的关联性,这些都是董事在做出决策时必须注意的关键点。对于长期关注公司法议题的律师或企业法务而言,这本书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工具书。它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商业判断原则的内涵,更能指导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如何为董事提供更有效的法律建议,从而提升公司治理的质量。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台湾公司法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安排相当清晰,从商业判断原则的基本概念、适用条件、到可能的抗辩理由,都有条不紊地进行讲解。作者对于台湾现行公司法中,与商业判断原则相关的规定,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分析,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我尤其赞赏作者对于“董事的注意义务”的讨论,他指出,董事的注意义务并非仅仅要求董事具备一般的商业知识和经验,而是要求董事在做出决策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并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这种观点对于我们台湾的企业文化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毕竟,在许多企业中,董事往往缺乏专业的商业知识和经验,容易做出错误的决策。这本书也提醒我们,商业判断原则并非绝对的,它仍然需要受到其他法律法规的制约。如果董事的决策违反了法律法规,或者侵犯了其他人的权益,那么仍然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本书对于想要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的企业,以及想要了解商业判断原则的法律从业者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

坦白说,一开始我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是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毕竟,商业判断原则这个概念,在台湾一直以来都比较陌生。我担心这本书会过于理论化,或者过于偏重美国学说,而忽略了台湾的实际情况。但读完之后,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照搬美国学说,而是结合了台湾的法律体系和实践经验,进行了一番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他对于商业判断原则的适用范围、举证责任、以及可能面临的例外情况,都提出了相当独到的见解。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合理性”的定义,他认为,合理性并非要求董事做出最完美的决策,而是要求董事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经过审慎的思考和判断,做出符合公司利益的决策。这种观点对于我们台湾的企业文化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本书的缺点可能在于,对于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不够深入,但总体而言,它仍然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佳作。

评分

这本书读下来,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我对公司治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过去,我一直认为,董事的责任就是尽最大努力为股东创造利益,而对于董事在做出决策时所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却缺乏足够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商业判断原则的存在,是为了保护那些基于商业考量,但最终导致公司遭受损失的董事。它并不是要为董事的错误决策提供庇护,而是要鼓励董事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进取。作者对于商业判断原则的适用范围、举证责任、以及可能面临的例外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诚信原则”的强调,他指出,董事在做出决策时,必须以诚信为本,不得为了个人利益而损害公司利益。这本书也提醒我们,商业判断原则并非万能的,它仍然需要受到其他法律法规的制约。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佳作,对于所有关心公司治理的人士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