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网路上的各式各样的「从地图看○○」?
那你更不该错过把这门艺术玩到极致的先锋《偏见地图》。
——中文版独家收录英文版没有的隐藏版地图共十八幅——
在「地球是圆的」变成天文学正解之前,地图勾勒的不只是现实中的相对位置,更反映出精神上的理想世界,例如耶路撒冷必须位在世界中心,又例如依照基督教地形学,世界应该长得像圣体柜。科学勘测当然好处多多,可是把玩地球仪或许有助于记忆各国方位,却绝对看不出它们抛给彼此的是媚眼还是白眼。2009年一月,一场外交风暴刺激了杨科・茨维可夫的玩心,他大笔一挥,以图代文分析欧洲情势,成为新时代里点评国王新衣的屁孩,《偏见地图》先在网路引发全球乡民疯传、带动各国媒体热议,随后集结出书,售出多国语言版权,德国《明镜週刊》形容,这是在被译为百余种语言的欧美知名漫画《阿斯泰利克斯历险记》之后,首次有人用这么有趣的方式,点破国族偏见。
❖「梅毒」一词出现之前,义大利人和日耳曼人叫它「法国病」,法国人称它「义大利病」,荷兰人说这是「西班牙病」,鄂图曼土耳其人直接叫它「基督徒病」。这揪~竟是什么原因?
❖对自认有脑袋的美国人来说,让代代相传的王室当国家元首离谱至极,就算国家元首只具象征意义也一样。对于自认会思考的欧洲人来说,选举投票不用有照片的身份证明,是要怎么证明你的身份?!
❖在十六世纪的欧洲,婚姻算盘打得精不精,足以影响帝国扩张或分裂。当权贵族由于不想跟下里巴人分享权力,开始近亲通婚,严重程度可从某国王的嚣张头衔看出端倪……(请翻阅本书第五十页——)
❖公认的欧洲头号猪哥凭什么拿下三次义大利总理大位?五年后的欧洲,会是什么样子?……
❖维京人捕完独角鲸,就把独角鲸的长牙卖给欧洲贵族,诓称是独角兽的角,连达文西都是埋单的二楞子之一,还精辟阐述怎么捕抓这种珍兽。
❖穆斯林以天价拿黑胡椒当春药贩售多年之后,推销西方基督徒客户一款终极药王——木乃伊。欧洲人怕马铃薯有毒,花了两百年才把它摆进菜单,至于木乃伊却是一吃就蔚为风潮!
❖瑞士最重要的发明是咕咕钟?错!是Helvetica这组字体,它的设计哲学是净化现代设计,剔除所有不必要的细节,其狂热程度足以让所有自杀炸弹客汗颜。
❖魁北克那边受洗的美洲原住民虽有了新欢耶稣,却不愿在守斋时抛弃旧爱「河狸肉」,教会进退维谷之下决定以「改写分类学」的方式创造双赢——把河狸归类为鱼类。
❖很多人以为,哥伦布时代的人相信地球是平的,而哥伦布得费尽唇舌说服他们——根本没这回事。这种搞笑想法在人类史上是后来才出现的。
名人推荐 焦元溥/音乐作家
陈信聪/公视《有话好说》节目主持人
林美香/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
阿泼/《忧郁的边界》作者
沈旭晖/香港中文大学国际关系学者
沈清楷/「哲学星期五」创办人
推荐记录 ▌在《阿斯泰利克斯历险记》之后,从来没有人用这么有趣的方式点破国族偏见。——德国《明镜週刊》
▌这不是一本「地图集」,也不那么认真与你较劲「偏见」。不论作者如何处处机锋,甚至藏着些微讽刺,我们都能感受到他说故事的真挚──从自身家庭故事与经验开始,为读者展开的一大幅世界史。在这些历史经验与叙事中,他轻巧地点评,或拨开你我的自以为是,边界/国界在他的笔下被玩弄,于是像哈哈镜一般,成为变体的「偏见地图」。我以为先坦然面对无知,才是认识世界的最佳取径。——阿泼,《忧郁的边界》作者
▌欧洲曾是西方文明的滥觞之地,在今天亦是不同宗教、文化与社会经济元素汇集的万花筒。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社群在这片土地上交流、碰撞,产生偏见是在所难免;但若能不为偏见本身所局限,转而探求种种成见背后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掌故,我们更有机会认识一个丰富多彩的欧洲。本书中各幅「偏见地图」在互联网早已备受追捧,今次地图作者以轻松诙谐的语调,述说种种偏见背后的故事,为读者认识欧洲风情,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体验。——沈旭晖,香港中文大学国际事务研究中心联席主任
▌哎呀,台湾的偏见地图也很精彩啊!像是住天龙国的都是有钱的笨蛋,三重跟艋舺的名产是八嘎冏,台中最大的餐饮集团是庆记,桃园以南就是中南部,原住民人人都是歌手,小时不读书长大当记者……。偏见就是这回事,用偏颇资讯错误印象来理解这世界。这是本有趣的奇书。很实在,很荒谬,很好笑,然后你会发现,其实外国人也没什么国际观…..。——陈信聪,公视《有话好说》节目主持人
▌当偏见化为地图,它就无所遁形!——林美香,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
▌老少咸宜的绝佳地理课本。——法国《电视全览》(Télérama)
▌他对成见的嘲讽既令人发噱,又有助于文化理解。——《时代週报》(Die Ze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