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医师,要怎样鼓励病人信任你?
答案可能简单到就只是视线交会。
有太多医师的眼睛什么都看,就是不看病人。
——何瑞光(Dr. Herbert Ho Ping Kong),本书作者
《医学的艺术》重新审视「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原则,
是何瑞光医师长达五十年的医师生涯精采回顾。
书里也收纳了十多名病人的深刻访谈,
以及十六位医师对于医学艺术、医学教育的深刻想法。
虽然医疗科技日新月异,但是何瑞光医师仍主张,
医师必须在他们广博的知识库里,增添一些人情味,
必须重新修炼沟通、细看、倾听、碰触的艺术,
提供给病人更人性化和整体观的照护。
名人推荐 何医师以出色的医疗叙事风格,
将病人的故事与格言、文学典故及譬喻交织在一起,
阐明这些艺术为何是有效的医疗实务的基本要素……
本书其中一个目的,在于促使医学生、实习医师、以及有抱负的医师,
看透自身专业的意义……关键的挑战就在于不只能看到疾病,
还要看到影响个人的身体不适,
发展出以信任与尊敬为基础的关系,令病医双方都感觉满意。
这不只是一本为医学社群撰写的书,
一般消费者,也就是健康照护体系的使用者,同样能从何医师所分析的个案,
以及他对科技与「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紧密相关的看法当中,
拾取许多洞见。
——卫嘉莲(Catharine Whiteside),多伦多大学医学院院长
何医师一再叮咛「同理心」,问清楚病史,做好身体诊查,
要比安排病人接受各种实验室检查来得重要……
他一再强调:关心病人、替病人着想,
耐心的对每一位看过你的病人尽心尽力,
而不要赶着看下一位病人。
这本书看完以后,不觉令人感慨时下名医充斥,
但还有多少是与何医师一般的良医?
期待这本书可以使台湾的医界与社会了解,医疗可以是如此的「人性化」。
——赖其万,和信治癌中心医院医学教育讲座教授兼神经内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