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不为

老子不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跨越两千年的轨迹,老子向世人捎来他的信息,也带来令人震撼的真相,
  抛下过往学习的《道德经》老子思想,你将开启知晓「道」的新旅程。


  古今中外有许多人认为,老子思想提倡「无为」、「不争」的消极作为,但在两千多年后的现今,老子与着名UFO研究专家吕尚传讯时竟表示,他已被世人误解两千年了?!原因则出在通行本《道德经》错误甚多,曲解老子原意!

  如今,借由与吕尚的传讯,老子重新向世人解析他当年留下的五千字文章,并还原其行文顺序,以「德」、「做人」、「做事」、「道」、「圣人」、「治邦」、「军事」等七种主题进行说明。从浅谈个人修习处世的「德」,至评论宇宙天下奉行的「道」,我们终能理解老子致力提倡的万物哲理。

  ‧老子各篇章顺序还原,先谈「德」再论「道」,掌握老子思想脉络。
  ‧逐字逐句解析意涵,并与通行本《道德经》对照,两者差异一目了然。
  ‧还原文字避讳、断句错误及被省略的语助词,一本读懂老子核心思想!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吕尚


  本名吕应钟。一九四八年生。国际着名整合开创大师。

  一九七五年起,翻译及出版飞碟外星人、天文与宇宙科学、生死学、宗教科学等相关书籍达七十多部,有「台湾飞碟研究教父」之美称。二○○○年,于南华大学任教期间罹患癌症,遂积极深研自然医学整合疗法,获得康复,出版书籍十二部,提倡「灵心身合医学」,陆续发表三十六篇论文,并获得加拿大第二届中医药文化节授予「自然医学创新理论科学家奖」。

  现任中华老子思想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超心理学会理事长、台湾全我中心(灵心身健康教育机构)主持教授、美国全我学院院长、世界华人UFO联合会副理事长兼UFO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人体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学思领域:核工、量子、天文学、生死学、超心理学、宗教科学、灵心身合医学、宇宙生命学。

  更多资讯请参考作者网站:etLv.me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还原古版本
文/吕尚


  《老子》原本是一篇没有分章节、篇名,一气呵成作的作品,整篇约五千多字,为当时诸子百家共仰的着作。可惜老子原文古本已逸散二千多年。

  到了三国时期,魏玄学家王弼(西元二二六至二四九年)写了一本《道德经注》,遂成为留传后世的唯一版本,通称为「通行本《道德经》」。

  然而,王弼的年代距离老子约八百余年,《道德经注》真实性多寡,历代也有不少学者质疑是否忠于老子原文。清《四库全书》曾提:「此本(指收录在《四库全书》内的王弼注本)即从张氏(明万历张之象)《三经晋注》中录出,亦不免于讹脱,……后有政和乙未晁说之跋,称文字多谬误。……考陈振孙《书录解题》尚称不分道经、德经……安知其他无妄加窜定者乎?」

  「晁说之跋」,用白话文解释是:「王弼《道德经注》二卷,真是得了老子之学吗?呜唿,学其难哉!王弼知道自己注的『佳兵者,不祥之器,至于战胜,以丧礼处之』并非老子的话。『乃不知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也是古本所没有的。……他的文字则多谬误,近乎有不可读的,令人惋惜呀!」

  北京大学楼宇烈教授说:「《道德经》一书在其流传过程中不断有后人增删、意改,而在其传抄、刊印过程中又时有衍夺错植等发生,从而形成了《道德经》一书极其复杂的版本问题。」

  也有研究学者认为汉代独尊儒家之后,把众多秦以前的夏商周上古华夏文明的「根文化」抛弃,同时也抛弃了黄老文化,《老子》五千言文字也被大量篡改与编修,影响了之后二千年对老子的认识。

  可见现今流传的通行本《道德经》在历史流传过程中,不断有后人增删、编改,又在传抄、刊印过程中时常误植文字,至王弼着书时,则按照他自己的玄学理念进行颠倒、段落错综与文字篡改,不但把〈道篇〉搬到前面,更抽掉基础部分,把基础和结果颠倒,只剩下难懂的哲学思想。也因此,通行本《道德经》与古本老子思想不尽相同、差异不小,已是当今学术界有目共睹的事实。

  所幸自一九七○年代开始,《老子》陆续出土多种更古老的版本,使老子真本文字得以还原,回归老子本意,方对得起老子!这也是天意!

  一九七三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大批文物,抄写年代约在战国末期至汉初的二、三十年间。其中发现两本老子,现今学者分别称为甲本、乙本。甲本文字介于小篆、隶书,把〈德篇〉放在〈道篇〉之前,文字没有避讳汉高祖刘邦的「邦」字,可证年代应在刘邦即位之前的秦代或战国末年抄录,距今最少二二六○年。

  乙本文字为隶书,将「邦」改为「国」以避讳文字,但仍然使用「盈」和「恆」两字,没有避讳汉文帝刘恆的名字。因此年代应在汉高祖刘邦即位之后,汉惠帝即位之前,距今大约二一七○年。此版本将〈道篇〉放在前,〈德篇〉放在后。

  一九九三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竹简老子,比马王堆帛书本又早了一百多年。经学者整理,年代约在战国中期(西元前三百年),距今约二三○○年。可证郭店楚简老子为最早的版本,也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但它是摘抄本,有不少残缺处,字数只有今本的三分之一,幸好可以与马王堆帛书甲本相互对照。

  二○一三年,北京大学收藏西汉简本,此本于二○○九年初受理捐赠收藏,现存竹简二二一枚,五千三百余字,残缺仅六十余字,是迄今保存最完整的老子古本,也是继马王堆汉墓帛书甲本、乙本及郭店楚墓竹简老子之后,出土的第四个简帛老子古本。此版本分为七十七章,保存完整的篇章结构,与传世的八十一章不同,也供学者深入探讨分章问题。

  此版本的两枚竹简背面写有「老子上经」和「老子下经」篇题,是老子书名在出土简帛中的首次发现。它把〈德篇〉置于前,〈道篇〉置于后,此顺序也与世界上最早的老子诠释书《韩非子说老》的顺序相吻合。

  秦《吕氏春秋注》将老子作品称为《上至经》,汉初称为《老子》,汉景帝尊为《道德经》,唐高宗尊为《上经》,到了唐玄宗尊为《道德真经》。

  新出土的帛书本与竹简本在时间上都比王弼本更接近老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依照大陆学者罗勤先生所说,「越是接近原书时代所刊刻之版本,由于其翻刻的次数较少,错疏也少,因而所翻刻之书的保真越可靠。在今天看来,唐写宋椠本就更有了很高的版本价值。」以及考古学专家高明先生所言,「近古必存真,因而较多地保存《老子》原来的面貌。」这些古本的出土几乎完全弥补了通行本的缺失,也彻底还原老子思想的原貌。

  如今,经过数十多年光阴,海内外许多学者参照并深入研究后,证实现今通行本《道德经》谬误极多,使老子原来的思想体系遭到后世扭曲、严重破坏,已是不争的事实。老子思想经过后人的篡改,让人一谈老子就自然想到无为、不争、消极、避世等,使得推广积极行为的人认为老子学说无法推崇,不为大众接受,年轻人也不读了,也别提推广了。

  但是,从二千多年前的楚简与帛书版本老子,可以看出老子五千字把整个宇宙天地万物与人的规律和真相表述出来,是非常积极明确、论理极有系统、用字严谨有力的学说。因此,本书的出版实在有二十一世纪的意义。

  最近几年,越来越多「多重时空」及「多次元高灵信息」书籍出版,网路上也充满此类信息,这是有新时代意义的,地球人必须要重新省视以前物质化的科学观、宇宙观、生命观、存在观是否正确。从我个人四十年来的体悟及宇宙高智慧生命传递给我的信息,让我非常清楚人类何去何从。但是直到今天,我还没有将这些相关信息整理公布,因为内容太震撼了,可以说会颠覆当今人类对生命起源、宇宙认知、宗教真相、气候变迁真相、阴谋集团控制人心,以及地球未来走向的看法,不仅兹事体大,更会有更意想不到的发展,所以我不敢整理成书出版。

  目前只有透过一中心出版,将宇宙高灵传讯的若干信息出版成书,里面富含许多宇宙信息。这些书籍就让「看得懂的人」好好体悟,看不懂的人当做科幻小说来看也可以。

  总之,「星际无边,一切来自你的心」,这句也是宇宙高智慧体曾为我的书命名的。希望能带给读者一些深入的思考!

图书试读

论道.第一章
 
***
 
老子原文:
 
有状昆成,先天地生。
 
寂呵寥呵!独立而不垓,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也,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
 
中有四大,人居其一。
 
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通行本《道德经》: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老子:做人第一要务是要让自己成为有「德」之人,所以我的五千言不是一开始就讲「道」,这是后世儒家篡改文字之后,为了配合朝廷独尊儒家之政策,把第二篇谈道的文章搬到前面,编成《道德经》,或称《道德真经》,这根本不是我的原意。前面谈完个人的德性、做人做事之后,才来谈论宇宙大道,但也不是现在通行本一开始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不是很突兀吗?什么是道?我都没有谈,就立即「可道」。
 
吕尚:正是,翻开《道德经》就看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非常奇怪的。我认为被编为第二十五章的应该放在前面才对,也就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才是介绍「道」,必须由此开始才对。
 
老子:很正确。正是如此。
 
吕尚:然后才是:「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尤其是最后四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经典呀。
 
老子:哈哈,吕尚呀,这一章错得离谱了,全是断句错误所致。
 
吕尚:经典句子也错了吗?这非常严重。请您老细说。
 
老子:你想想,在宇宙形成之初,有「物」吗?
 
吕尚:没有,现代天文学都认定初始是能量状态。不知多少亿年以后形成原子、分子,后来才聚而形成物。
 
老子:所以我原文是「有状昆成」非「有物混成」,我定义「物」是已经成长为有名相的东西,才叫物。我写「有状昆成,先天地生」,是描述在天地形成之前的一种状态。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