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文版独家授权
他是波兰人?法国人?还是美国人?
他其实是一个犹太知识分子,一个自由的灵魂
我希望中文读者会想要对我书中的人物感兴趣
进而找出他们自己从奇特到普遍的历史
叙述生动,思辨深刻,一本精彩绝伦的书,一段不可思议的人生旅程
我们以为自己来自某个地方,其实我们来自某个时代
2015年,当近东的难民大举涌向欧洲大门时,为了不要接待他们,我们听到了和当初反对作者父亲那些人相同的论据。
他,华沙一个租马场老板的儿子,1916年为了逃避俄罗斯军队的征召而逃离波兰,1933年为了逃避纳粹而逃离德国,1940年为了逃避法国宪警而离开巴黎:一个在希特勒与贝当的世纪中,被沙皇亲信追捕的生命。
父亲想成为美国人,但事与愿违。儿子,在46岁时发现在法律的眼中他还是个无国籍者,为了「做一个好的法国人」而做的所有努力——ENA(国家行政学院)、法国荣誉军团勋章、地方当选人、总理朱佩的顾问——在更新身分证面对布洛涅比扬古的警察时,却全部破功,致使他选择成为双重国籍者法国人和美国人。
索尔孟(Guy Sorman)以自嘲犀利的手法讲述二个大陆的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片段;要从内部描述这二个讲求普遍主义的国家的不同之处,最美国的法国人与最法国的美国人不就是最好的安排?这个世界「浮夸的笨蛋」式的伟人肖像不禁让读者为之莞尔。
出版逾三十本着作,翻译语言从日本到拉丁美洲,从韩国到俄罗斯,身兼《观点》Le Point 、《世界报》Le Monde及许多外国报纸专栏作家的索尔孟,是经常和右派及左派思想相反的自由灵魂。
在这本自传体的书中,我并没有鉅细靡遗地描写我的生活,而是从我的经验中举出几个在我弱小的生命中,得以和伟大的历史有所交集的几段事件:希望这个做法能够以新的和熟悉的角度,说明我那个时期几个快乐与悲惨的事件。而我之所以描述我是如何变成一个美国公民,又还保留法国籍的过程,是为了说明(假如可能的话)美国的普遍诱惑力,以及古老的欧洲和新世界还有哪些不同。因此我希望中文读者会想要对我的人物感兴趣,进而找出他们自己从奇特到普遍的历史。——索尔孟
名人推荐 卜大中‧苹果日报总主笔
吴志中‧外交部次长
郑重推荐
索尔孟是法国和美国的公共知识分子,也是「文艺复兴人」。他以渊博的整体知识和对古典自由主义的信仰当作准绳,月旦人物,臧否时事,在犀利中看见敦厚,在严峻中感受温暖。无论他对世事如何通达透彻,但他还是甩脱不了作为犹太人在认同方面的迷惘与焦虑。这本书里面藏有好多人的身影。有托克维尔、雷蒙.阿宏、熊彼得、以撒.柏林、雷根、柴契尔等当代大儒和政治领袖。整本书分两个主题,一是鉅细靡遗地讲述他和妻子、家人遭遇到的犹太身分认同困扰;另一部份是对客观事务、理念和政策的针砭。其中犹太的身分认同最精彩,也最荒谬,只有流浪数千年,散佈各大洲,永远的局外人,才能体会那种边缘、离散和他者的感受。索尔孟说:「我们以为自己来自某个地方,其实我们来自某个时代。」——卜大中
索尔孟教授以身为一位从波兰逃难到法国的犹太人后裔,在本书探讨他本身对法国与美国这两个世界重要国家与文明之观察与看法。索尔孟自认为是一个最「美国化」的法国人与最「法国化」的美国人!索尔孟没有掩饰其对美国制度的欣赏,在书里直接引用在归化仪式里美国法官对新移民的勉励:「为成就美国之伟大与多元文化奉献心力……不要放弃你的文化、你的风俗习惯、你的信仰,并且从接待国得到好处!」。美国与法国确实是人类追求民主、自由、人权,两个重要的灯塔。美国的独立宣言与法国大革命时的人权宣言,均是人类历史的重要资产。——吴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