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正从一个旧的社会形态,进入一个新的社会文明。
旧文明的思想观念与游戏规则,已经难以支撑新文明的发展需求了。
新的智业文明方向意义重大,
因为人类文明的进程,在智业文明时代迎来了质变的历史时刻,
没有这个方向,科技进步的一切成果,就可能会成为毁灭人类自身的武器。
没有这个方向,我们就可能会纵情于声色犬马、沉迷于游戏娱乐而走向堕落与衰亡。
当前最迫切的是要追本溯源,找回圣人「所以作法」与「所以言」的根据,
汲取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营养,形成与时代相适应的新价值与规范体系,
从而扭转旧的体系已经瓦解,但新的规范还没有建立的混乱局面。
新的文明唿唤新的思想,需要理论创新。
它无法用旧观念按图索骥,却需要以新思维点石成金。
它不能只是头疼医头式的零敲碎打,而必须先在追本溯源后做通盘考虑。
在这些方面,中华文化显然得天独厚,当然责无旁贷。
▍围炉是一项新的社会实践,它主要有两个目标 一、为人类一切思想与知见的碎片提供一个集中、去重、提炼、整合的平台。
在交流与碰撞的过程中,把握不变的根本,确立变化的机制,探索人类的方向,凝聚思想的共识。
二、推动优秀的思想成果付诸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完善。
本书分为三卷、六篇共十九章。卷一《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包括两篇八章,总结中华文化的根本,探寻万变不变的依据,归纳人生基本知见。卷二《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分三篇八章,结合智业文明的时代要求,讨论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根本性影响的根本目标、基本制度与运行体系问题。卷三《智业文明的社会实践》一篇三章,探讨向智业文明平稳过渡的实践模式。需要指出的是,本书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学术着作,只是净定的心在当下观照的纪录。站在围炉的角度,这也只是一些思想的碎片。因此,它不必是最终的结论,却愿意做「引玉」的那块「砖」。如果能够促进大众对人类发展方向与模式的探求与实践,从而使人类社会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便契合了这本书的初心。
▍以「围炉」作为智业社会知见体系的代名词 「炉」象征知见及其平台,「围」代表形成知见的过程与机制。正确的知见,就像炉火一样,给人能量让人温暖。围炉就是既从这里取得温暖与能量,又向其中贡献薪材,让炉火更加旺盛,能量更加充足。
「炉」这个字,与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三家都有密切的联系。道家讲究炼丹,需要有炼丹炉,炉是道家修行的工具。佛教燃香供佛,需要使用香炉,这也是佛家的修行工具。佛教的成语「红炉片雪」,还用「炉」来比喻智慧。一个人开辟新的事业天地,叫另起炉灶;一个人的技艺或境界达到上乘,叫炉火纯青。炉与人们建立功业与增长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炉也是芸芸众生的基本生活工具,凡有家庭,莫不有炉。而人生在世,莫不有知见,莫不以知见而安身立命,二者何其相似。
「围」这个字,有三层含义。(一)它体现参与;围是动词,说明这是一种活动。同时,一个人不能成围,它需要大众的广泛参与。在围炉的平台上,我们把自己的智慧贡献出来,我们就是老师;我们又从别人那里汲取智慧,我们便也是学生。(二)它体现平等;圆周上的任何一个点,都与圆心等距离。(三)它蕴含圆满之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看世界的角度,所以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局部。但是如果我们围坐成一个圆圈,把每个人看到的风景汇聚在一起,我们就会有一个完整而圆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