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内容写作课:写一篇真材实料的网路爆红好文章

知识内容写作课:写一篇真材实料的网路爆红好文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写作技巧
  • 内容创作
  • 网络写作
  • 爆款文章
  • 知识管理
  • 自媒体
  • 文案写作
  • 流量密码
  • 写作变现
  • 内容营销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第一本为「专业者」、「知识品牌」量身打造的社群经营、内容行销专书!
让全台最大知识社群「泛科学」总编辑,教你如何打造具有社群影响力的个人知识品牌?如何普及你的专业内容?如何让社群为你的专业知识疯狂按赞?
 
各领域专家达人一致推荐:
SmartM世纪智库创办人 许景泰
大人学共同创办人 姚诗豪(Bryan)
BFA简报小聚 共同发起人 林大班
上台的技术/千万讲师的50堂说话课作者 王永福
热血消防员、TEDxTaipei超人气讲者  蔡宗翰
泛科知识共同创版人 徐挺燿
旅饭旅行长 工头坚
 
一,这本书要给谁看?
科学家、医师、老师、心理学家、学术研究者,以及各种知识与技能专家们,想要在网路上撰写知识科普文章,想要在社群中建立知识品牌的人。
 
二,你可以从这本书学到什么方法?
爆红知识写作9宫格
5个最高按赞度写作主题
10种热门文章套路
6个让文章更有魅力的口诀
3个可以传播内容的关键角色
6种为专业内容造势的行销手法
3种最有魅力的知识风格路线
3种最有影响力知识品牌类型
5个唿唤忠诚部落铁粉方法
 
三,这本书有何不同?
这不是一本单纯的社群行销或文案写作书,而是针对「个人知识品牌」提供一套你可以一步一步跟着操作,具体可能的知识行销策略。
 
并且本书由全台最大科学知识社群:「泛科学」总编辑郑国威撰写,将泛科学多年打造知识文章、知识品牌的经验与方法,集结成书,以实际的例证,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
 
你不需要是专职作者,你也不用担心自己不会行销,因为本书用逻辑严谨的分析方法,将知识内容创作、经营与行销的经验,整理成各种有系统、有步骤、有流程的「可操作策略」,让你具体好上手。
 
 
四,本书为什么要推广知识内容写作?
身为一个专业者,你平常埋首研究自己的知识、技术,你有非常强大的内容可以分享,甚至可以用来改变社会,可以翻转错误的谣言。但是,你却不知道如何把硬知识写成受欢迎的知识文章?如何架构一篇可以爆红的科普内容?如何行销一篇优质的知识创作?
 
你可能看了很多网路文章写作技巧,但如何跟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
你可能看了很多爆红文案技巧,但哪些才真正适合知识品牌使用?
你可能读了很多社群行销书籍,但有没有真正知识行销的有效流程?
 
如果你有上述这样的疑惑,那么本书就是为你量身打造,从知识写作出发,为知识品牌设计,为专业者提供一条可以更快发挥知识影响力的道路。
 
因为我们希望,这个网路社群时代,是一个好知识、真专业可以发声的时代!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郑国威
泛科学总编辑、共同创办人。
台湾最大科学知识社群:泛科学 http://pansci.asia/

虽然小时候超想成为科学家,却一转眼成了文字职人。
虽然是标准文科生,却想不开创办了科学网站,而且还很成功。
虽然不想当老师,却不小心开了科普知识写作课程,而且还很受欢迎。
虽然斜槓/零工盛行、人工智慧来势汹汹、碎片化学习让人焦虑,专业价值岌岌可危,却更相信知识经济的未来。

国立中正大学电讯传播学硕士,现为泛科知识公司知识长,台湾数位文化协会理事。全球之声 Global Voices 中文版发起人、PanSci 泛科学、Punchline 娱乐重击、PanX 泛科技、NPOst 公益交流站等多元垂直网站共同创办人暨总编辑。

图书目录

 
第‧零‧章:为什么你的专业知识没人看?
0-0 专业者需要修炼个人品牌的理由
 
第‧一‧章:知识写作九宫格
1-1 结合专业知识与爆红元素的写作九宫格
1-2 热点
1-3 运用热点的两个注意事项
1-4 场景
1-5 谁?
1-6 为什么?
1-7 怎么做?
1-8 结果与展望
1-9 感受
1-10 参考资料与图片影音
 
第‧二‧章:让知识更受欢迎的五种文类
2-0 不是作家也能套用的热门写作题目
 
第‧三‧章:如何让硬知识变 In 知识?
3-1 人的大脑喜欢什么样的内容?
3-2 如何创造亲近性元素?
3-3 如何创造新奇性元素?
3-4 创造亲近的三个 R,制造新奇的三个 W
 
第‧四‧章:爆红知识文章的十个案例套路
4-1 热点与历史背后的知识
4-2 空想科学
4-3 破解与翻案
4-4 一般名人
4-5 专业名人
4-6 生活必需:食衣住行
4-7 社会争议的知识
4-8 有感创新
4-9 性爱剖析
4-10 针对科学/专业
 
第‧五‧章:如何精准推广内容,建立品牌认同?
5-1 帮你传播内容的三个关键角色
5-2 善用回馈来行销造势
5-3 适合专业者行销造势的两个特殊套路
 
第‧六‧章:建立个人知识品牌的方法
6-1 打造知识品牌的三个阶段
6-2 品牌个性与风格路线的三种选择
6-3 个人知识品牌的三种最有影响力角色
6-4 如何建立知识品牌的社群?
6-5 如何唿唤出你的知识部落?
 
结语 清官要比贪官更奸!

图书序言

「为什么要开始知识写作?」泛科学总编辑 郑国威

我替很多书写过推荐序,这是头一回帮自己的书写序。既然接下来整本书都是我想要跟大家讲的事情,请容许我任性地在这篇序里,先讲点别的。

2018年3月14日,史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 博士结束了他在地球表面的旅途,再次成为了星辰。那天上午,我正在东海大学应用物理学系演讲,谈我如何从一个超有好奇心的科学少年变成一个厌弃科学的文科生,又如何从这样一个文科生变成台湾最大科学知识网站的创办者与总编辑。中午演讲完,我跟多位物理学教授一起到校外餐厅吃午餐,才坐定没多久,我们就同时收到霍金辞世的消息,觉得好不真实。

虽然我不在办公室,泛科学的编辑部在主编雅淇领导下立刻启动相关应对措施,毕竟这是时事热点,更是科学名人热点(关于「热点」,会在本书中详细介绍),是泛科学读者最在意的议题。下午,我回顾着泛科学介绍过的霍金,既感动又惆怅。他自从23岁诊断出ALS之后,即使不能转头也从不低头,除了持续理论物理研究与教学外,更孜孜不倦将自身知识转化为科普书籍,写下史上销量最好的科普书《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破千万册的销量让他能无后顾之忧地继续科研与写作,更一举将他变成当代最知名的科学家代表。他毫无身段地与流行文化圈合作,在《辛普森家庭》、《生活大爆炸》、《银河飞龙》中以本人身份客串。他的故事被拍成电影《爱的万物论》,成为票房破1.2亿美元的大作,饰演他的艾迪·瑞德曼更得到第87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

他对人工智慧可能带来的危机示警,与伊隆·马斯克与多位人工智慧专家发表公开信,唿吁对人工智慧即将带来的社会冲击进行更多研究。他对探索外星高等生命亦有保留,尽管他仍旧参与了突破摄星 (Breakthrough Starshot) 计画,此计画预计发射上千奈米太空舰队,前往距离太阳41.3兆公里的半人马座阿尔法星。他知道自己生命有限,要让更多未来世代依旧对宇宙向往,只靠他这位科学界的超级明星当然不够,于是他创办「霍金科学传播奖」(Stephen Hawking Medal for Science Communication),借由将自身的名气与个人品牌借出去,来鼓励更多人参与传播科学。因为他知道,若要让自己拥有的天文物理专业知识传得更远、深入人心,他的疾病跟轮椅从不是最大的阻碍,真正的挑战是得先替每颗被压抑的好奇心装上火箭推进器。

当天下午,我透过电话接受了电台採访,一股脑地讲了10分钟。随后,我有感而发地在脸书上留下这句话:

「与其说霍金用生命做科学,不如説他用生命做科普。」

看到这里,你或许以为我想说的是「看这本书,学会知识写作,你也能像霍金一样有影响力」之类的。当然,没那么简单,但我想说:虽然斜槓/零工盛行、人工智慧来势汹汹、碎片化学习让人焦虑,专业认同岌岌可危,但我却更相信知识传播的价值。专业知识从未如此精细分工、从未如此容易被误解、但我们也从未拥有如此好的机会,能够靠自己的知识,靠着自媒体操作,缔造过往唯有大企业、大媒体、大人物才能达到的成就。我相信这本书将能够提供有志于与大众对话的你更有效率、更正确地达到你的目标。对专业人士来说如此,对像我一样的跨领域学习者更如此。

泛科学网站成立至今七年,谢谢过去七年来曾协助过我、以及仍在持续跟我共同努力的同事;谢谢数百位教授跟各领域专家;谢谢从我开「用科普写作打造个人品牌课」起就立刻报名支持的同学;谢谢泛科学脸书专页上40万按赞支持的脸友、Youtube上8万多位订阅者、每月100万不重复的网站读者。若没有这段与各位同行的历程,就沈淀不出、精萃不了、昇华不成这本书。

泛科学网站的 1.5 亿浏览量,当然还是比不上霍金博士,但想到我们正在跟随霍金博士前行,岂不就是最大的乐趣吗?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名《知識內容寫作課:寫一篇真材實料的網路爆紅好文章》,一聽就讓我有種「啊,終於有人懂我了」的感覺!我常常在想,為什麼有些文章,你一看就知道作者下了功夫,而且寫得條理分明,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完,甚至還會主動分享?而有些文章,雖然主題不錯,但讀起來就是乾巴巴的,讓人提不起勁。這本書的出現,對我來說就像是在迷霧中看到了一束光。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會怎麼去拆解「爆紅」這件事,它背後有沒有什麼可循的模式?除了要有「料」,又該怎麼把這個「料」包裝得讓人一看就想咬一口,而且吃下去還覺得意猶未盡?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套紮實的寫作方法論,讓我不再只是憑感覺在寫,而是能有系統、有策略地去打造每一篇內容,讓我的文字不再只是文字,而是能真正產生影響力的「子彈」。

评分

這本《知識內容寫作課》的出現,簡直像是為我這種在內容寫作的迷霧中摸索的人指引了一盞明燈。我一直在思考,網路上那麼多文章,為什麼有些就那麼吸引人,讓人看了停不下來,而有些卻乏人問津?這本書的書名就直接點出了我心中的痛點:「真材實料」和「爆紅」。我認為,內容的價值絕對是根本,但如何將這些價值用最有效的方式傳達出去,卻是一門學問。我特別期待書中能探討如何將複雜的知識,用淺顯易懂、引人入勝的方式呈現,讓讀者在輕鬆閱讀的同時,也能獲得真正的收穫。畢竟,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寫不出好文章,不是因為沒有料,而是因為不知道怎麼「講」出好料。我希望透過這本書,能讓我學習到更多關於結構、節奏、遣詞用字的技巧,讓我的文章不僅有深度,更能有力量,觸動人心,甚至激發讀者的行動。

评分

坦白说,我一開始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腦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是:「網紅文章?聽起來有點膚淺。」不過,身為一個在這個資訊爆炸時代裡,努力想讓自己的想法被看見的內容創作者,我還是被「真材實料」和「爆紅」這幾個關鍵字吸引了。畢竟,誰不想讓自己的內容產生一點影響力呢?更何況,網路上的「爆紅」有時候真的需要一些技巧和方法,而不是單純的運氣。我對書中會不會揭示一些我從未想過的寫作「潛規則」充滿了好奇,例如,要怎麼在眾多資訊中脫穎而出?什麼樣的起頭最能抓住讀者的眼球?又或者,如何在文章的結構上設計「驚喜」,讓讀者一路追讀到最後?我個人比較不喜歡那種只講一些空泛概念的書,希望這本《知識內容寫作課》能夠提供更具體、可操作的建議,讓我能學以致用,寫出讓讀者覺得「哇,原來是這樣!」的文章。

评分

拿到這本《知識內容寫作課》,我還沒仔細翻閱,但光看作者的簡介和這書名,就讓我對網路文章的寫作有了全新的想像。我一直覺得,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寫作不再只是單純的文字排列組合,而是如何在這個嘈雜的環境中,用一種「對」的方式,把「對」的內容傳達給「對」的人。書名中的「爆紅」固然吸引人,但我更在意的是「真材實料」這四個字,這代表著內容的價值和深度,而不是流於表面的譁眾取寵。我希望這本書能教我如何找到文章的「黃金比例」,也就是在兼具深度和吸引力的同時,找到一個讓讀者願意投入時間的切入點。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分析那些成功的網路文章,從中提煉出可以複製的寫作模式,並且指導我們如何在自己的內容中應用。畢竟,光有想法,卻不知道如何將它以最精煉、最有力的形式表達出來,那也只是一個空談。

评分

收到!这就为您用台湾读者的口吻,写出五段风格迥异、详尽且不包含书籍具体内容的图书评价。 这本《知识内容写作课》实在太对我的胃口了!身为一个常常被网络上那些「看标题就想滑走」的文章弄得一肚子火的人,我一直很想知道,到底要怎么才能写出既有深度又不枯燥,还能让人忍不住一直读下去的文章?这书就像是一本武功秘籍,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其中的奥秘,光是看书名和作者的背景,就让我充满了期待。我尤其好奇,作者会如何拆解那些「爆红」文章的结构,是靠什么魔法让读者一口气读完,甚至还意犹未尽?网路上充斥着大量的资讯,但真正能抓住人心的好文章却像是凤毛麟角。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套紮实的工具,让我摆脱「打高空」、「空有理论」的写作模式,真正写出有内容、有温度、能引起共鸣的作品。毕竟,光是会写字是不够的,要写出能产生影响力的文字,那才是真正的挑战。我迫不及待想从书里找到我的写作新方向,告别那些读者看了开头就跑路的窘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