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犹豫,因为我对生态学和经济学都不是非常专业。我担心内容会太艰涩难懂,会充满各种术语,读起来会很吃力。毕竟,我们平常生活在台湾,最关心的还是生活上的点点滴滴,很少有机会去深入研究这些宏观的议题。但是,这本书的副标题「结合生态学和经济学,为不断遭到破坏的环境,做出一点改变」,又让我觉得很有希望。我希望这本书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论文,而是能够用比较浅显易懂的方式,把复杂的概念解释清楚。最好能有一些生动的故事,或是贴近台湾在地情况的案例,让我能更容易理解经济发展和环境破坏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是不是可以谈谈台湾的某个产业,是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或是,有没有一些我们台湾的小镇、社区,已经开始实践更友善环境的发展模式,并且取得了成功?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跳脱出「经济发展必然牺牲环境」的刻板印象,看到两者可以和谐共存的可能性。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让我们普通读者也能参与改变的方法,那我会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就真的无与伦比了。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很关心台湾的环境问题,但常常感到力不从心,不知道该从何着手。每次看到新闻中关于环境破坏的报导,心里都很沉重。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为不断遭到破坏的环境,做出一点改变」,这句话让我看到了希望。我非常好奇,这本书会提出哪些具体的、可行的改变方法?是政策层面的建议,还是我们普通民众可以身体力行的行动?例如,在消费习惯上,有没有什么可以调整的?在参与社会议题时,有没有什么更有效的方式?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让我觉得「我也做得到」的建议,而不是那些遥不可及的口号。如果能有台湾在地的小型成功案例分享,那就更棒了!比如,某个社区如何成功地推动绿色能源,或是某个农场如何实践有机耕作,并且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双赢。这本书的结合生态学和经济学,让我觉得它提供的解决方案会更加全面和科学。我期待它能帮助我理解,经济发展和环境保育并非绝对的零和游戏,而是存在着可以共同发展的可能性。这本书会不会让我对台湾的未来,重新燃起一些乐观的期待呢?
评分读到这本书的标题「GDP又不能吃」,我脑海中立刻浮现了台湾许多令人忧心的画面。从过去大规模的工业开发,到近年来的观光热潮,我们似乎总是在追求“成长”,却很少停下来思考,我们付出了什么代价?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填补了我心中长久以来的疑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为何过度依赖GDP增长,可能对我们台湾的环境和长远发展造成负面影响。是否可以举例说明,在台湾的某些地区,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对山林、河流、海洋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书中对于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结合,让我充满了期待。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例如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等,运用到经济活动的分析中?又或者,是如何透过经济学的工具,来评估环境的价值,并将环境成本纳入经济决策的考量?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批判,更能提供建设性的思考,例如,如何发展“绿色经济”,如何推动循环经济,如何让我们的企业和政府,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肩负起对环境的责任。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让台湾社会大众,甚至决策者都能受到启发和触动的观点,那它将是我们这个时代非常重要的著作。
评分这本书的论点「GDP又不能吃」,直接戳中了台湾很多人的心声。我们都知道,GDP高不代表生活就一定好。我常常和朋友们讨论,为什么有时候媒体上报导的经济数据很好,但我们却觉得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也越来越糟糕?感觉我们好像被困在一个追求数字的迷思里,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尤其是在台湾,我们依山傍海,拥有非常美丽且珍贵的自然资源,但近年来,各种开发项目,无论是观光、工业,还是住宅,似乎都在蚕食着这些宝贵的资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GDP这个指标本身有什么局限性,它为何不能完全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福祉。它有没有可能误导了我们的决策者,让他们为了追求数字而牺牲了长远的生态利益?我也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运用生态学的视角来审视经济活动的?生态系统本身的价值,我们应该如何去衡量?这本书会提出一些替代性的指标,或者是在现有指标之外,引导我们关注哪些更重要的面向吗?我真的觉得,如果我们的社会能够重新思考经济发展的目标,不再仅仅以GDP为唯一导向,而是更重视环境的可持续性和居民的实际福祉,那对台湾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一开始就抓住了我的眼球。「GDP又不能吃」?这句话太有道理了!我从小在台湾长大,看着周围的海岸线慢慢消失,山林开发越来越严重,心里面总是觉得怪怪的。教科书上讲的经济成长、GDP数字节节高升,但好像跟我们实际的生活品质,跟我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却越来越没有关联。有时候看到新闻里又哪个地方因为开发造成了环境灾难,或是某个物种因为栖息地破坏而濒临绝种,就觉得很无奈。这本书的出现,似乎点醒了我,原来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可能本身就存在着根本性的问题。作者结合生态学和经济学,这听起来就好有深度!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具体的、台湾可以参考的例子,解释为什么我们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并且提出一些实际的解决方案,让我们在追求经济的同时,也能保护好这片土地。尤其是在我们台湾这个小岛上,地狭人稠,环境资源的承载力有限,如何找到一个可持续的平衡点,我觉得是非常关键的议题,我真的很期待能从这本书里得到一些启发,找到一些可以行动的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